学术投稿

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下的效果评价

白伟;姜玺玲;赵士静

关键词:医疗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下的效果。方法:2012年1-6月采用传统管理方法,2012年7月-12月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对供应室进行管理,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集中式管理模式物品清洁度抽查合格率91.03%、包装合格率72.41%、卫生学检测合格率92.76%,明显优于2012年1-6月的。结论: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优于传统管理方法。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措施探讨

    目的:从普外科使用抗生素探讨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方法,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3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不同时间及方式使用抗生素发生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本组327例手术患者,切口甲级愈合305例(93.27%),平均住院11.5天。22例发生切口感染(6.73%),Ⅰ类切口发生感染3例(1.36%)、Ⅱ类切口6例(2.73%)、Ⅲ类切口13例(5.91%),平均住院16.5天。结论:普外手术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时间,做到合理用药,能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刀仕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儿童保健质量的探讨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儿童保健工作非常重要,现阶段我国社区中儿童保健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但是计划免疫却相对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计划免疫的实施带动其它儿童保健服务项目的发展,使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效率以及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得到相应的提升。

    作者:吕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网络远程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网络远程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价值。比较网络远程教学模式与现场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差别。方法:选择在本院轮转期限为三个月的住院医生,分为院本部组及分院组,院本部组采用每周现场教学模式,分院组通过远程视频同步接受教学,并与院本部组共享数字影像图片资源。分别以考试成绩、报告完成量、自我评估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现场教学模式组与网络远程教学模式组在考试成绩、自我评估方面及报告完成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为(82.32±4.21)、(81.69±4.13),(15.65±1.44)、(15.45±1.32),432份/人、415份/人。结论:在影像诊断住院医师培训中,网络远程教学模式与现场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相当。在无法实现现场教学的地点可适当开展网络远程教学模式。

    作者:张帆;杨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精神卫生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验

    历经漫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终于经十一届人大29次会议通过,它的每一条每一款都值得我们从事精神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认真领会,并很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但从2013年5月1日该法正式实施已经1年零6个月,但从现实的工作中分析,存在一些问题。一、《精神卫生法》明确了“非自愿住院的原则”,以取代了原来的“自知力”标准,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医疗机构应当准许出院。诊断结论,病情评比表明,就诊者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并且有“已经发生过危害他人安全行为或有危害他人安全危险的”,应当实施住院治疗。但在实际工作中,作为无自知力的精神障碍患者,他所表现的“自愿”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和可操作性。一年半来,我院共收治各类精神障碍420人次,除了院外患者发生危害他人安全行为或有危害他人安全危险的,由监护人签署住院协议书收住院治疗,其它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无论从门诊到病房的医生,要求患者本人签署自愿住院协议书,从实际情况看不到8%,这其中有神经症及物质依赖的患者,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有17人签署了“自愿住院”协议书,2人住院不超过2天,5人住院不超过1周,其余10人监护人执意需继续住院治疗,但这部分患者无理要求多,不好管理,给病房带来了秩序的混乱。另外,这部分没有得到好转的精神障碍患者,一旦在院外,发生各种危险性行为,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这部分患者均签署了自动出院协议书),但在法律上有多大的可靠性,不得而知。

    作者:王洪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80例异位妊娠腹腔镜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治疗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5月对80例异位妊娠实施腹腔镜手术,与同期开腹手术80例对比观察。结论: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及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正确的用药护理和加强心理护理,及时处理用药后不良反应,严密观察异位妊娠症状缓解情况,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保留生育功能的理想的选择,能降低再次宫外孕的发生率。

    作者:郭彩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和常规护理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2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92.00%,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为82.00%,研究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施玉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69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采取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09年5月-2013年4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有腹部开放性外伤的病人一共有69例,对69例病人采取腹腔穿刺手术结合常规手术治疗,对手术治疗效果、手术以后相关并发症以及伤口恢复给予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本文一共69例病人,其中治愈一共有43例,占总体的62.31%;好转一共有26例,占总体的37.68%,临床总体有效率为100%。病人伤口恢复情况良好,手术以后出现切口感染一共有1例,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采取腹腔穿刺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发生相关并发症的机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啟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发性早产的免疫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胎儿属于半同种异体的一种移植物,植入母体内的同时没有受到母体免疫系统的排斥。其中,免疫耐受发挥了重要作用。早产的主要机制还没有十分明确,既包括生物、物理、内分泌等因素,也包括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与激活。现根据细胞因子平衡、补体系统激活、固有免疫激活、胎儿组织相容性抗原成熟与母体致敏等不同方面对自发性早产的免疫发病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万小丹;王仙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阑尾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其中38例患者为对照组,予“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另外40例患者为治疗组,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的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3.1±0.9)天、感染率(0.0%)、住院天数(5.3±1.6)天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5.7±1.9)天、感染率(5.3%)、住院天数(9.2±3.3)天;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感染率、住院天数之间间的差异(P<0.05)。治疗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手术费用之间间的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治疗费用比开腹阑尾切除手术高,但是其术后伤口愈合的时间、住院天数缩短及术后感染率降低。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周立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OPD临界呼吸衰竭研究进展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目前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其进展的不可逆性造成患者在发展到呼吸衰竭期再进行治疗已经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早期及时诊断和采取干预治疗的方式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临界呼吸衰竭研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次研究在参照了已有的资料基础上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学彬;代燕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内科疾病效果分

    目的:分析兰索拉唑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36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1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严柳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预防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预防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效果。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择200例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之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催产素宫体注射,实验组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回顾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观察对象高危因素影响率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基础上,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有助于其出血量的减少,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疗效评估

    目的:评估高血压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方法: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年后调查显示,对比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数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组在血压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

    作者:周冬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26例新生呼吸道衰竭患儿,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则使用简单的水封瓶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血气结果、有无并发症出现进行对比得出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都存在很明显的差异(P<0.05);相比之下,观察组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出现并发症的的概率低,相对较为安全。

    作者:岳海珍;方平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膀胱癌术后应用吡柔比星改良膀胱灌注的临床护理配合

    目的:探究膀胱癌术后应用吡柔比星改良膀胱灌注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护理配合。方法:依照病患自身条件,对来我院就诊的50例病患使用改良后的改良膀胱灌注方法进行治疗,在关注之后,护士要对病患进行有效护理。结果:在一个治疗周期后,无一例病患出现异常现象。结论:利用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膀胱灌注的治疗效果。可以在根本上减轻病患的痛苦。有效提高膀胱癌的治愈率。将病患的生活质量加以提高。

    作者:范璐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0例口腔颌面部皮瓣移植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皮瓣移植术的护理要点,减少护理并发症,增加病人舒适度。方法:通过回顾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10例口腔颌面部皮瓣的术前术后护理资料,总结出口腔颌面部皮瓣的护理成功经验和教训。结果:10例患者经积极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有效的围手术期对症护理,皮瓣均成活,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皮瓣移植成功与否不仅依靠高超的手术技巧,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若瑜;丁霞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腹股沟疝Ⅰ类手术切口愈合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腹股沟疝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3年1月1号始我收治的84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和术后感染的检测和分析,评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的患者愈合良好,没有患者出现高热、切口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象白细胞的变化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使用抗生素和不使用抗生素的术后体温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分泌物均无菌性生长。讨论:无需对腹股沟疝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不主张术前预防性使用。

    作者:李绍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剖宫产的产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实施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48h泌乳量及其术后活动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48h泌乳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国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脑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8例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救治和精心护理,好转55倒,死亡3倒。结论:脑出血发病急,病情危重,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良好的护理对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一例纵膈肿瘤术后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病人的护理体会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定义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主要、常见的种类为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还包括其他以肺血栓性栓子栓塞为病因的类型,如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异物栓塞和肿瘤栓塞。肺动脉栓塞后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突然呼吸困难、濒死感、发绀、右心衰竭、低血压、肢端湿冷等。

    作者:冯荃;张玲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