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和常规护理的效果对比研究

施玉云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糖尿病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2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92.00%,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为82.00%,研究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脾破裂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因素分析

    脾破裂是外科临床中常见的急重症,脾破裂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是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非常高,居于所有腹部手术之首[1]。因此,加强对脾破裂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的了解,开展相应处理对策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关钟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婴幼儿中耳炎的喂养护理

    本文通过对婴幼儿中耳炎的系统学习,并结合笔者曾接触的某县级医院实际病例情况加以分析,总结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发现喂养护理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俊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麝香舒活搽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麝香舒活搽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98例患者均给予麝香舒活搽剂治疗,观察给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98例患者治愈58例,有效23例,好转11例,有效率为93%。结论:麝香舒活搽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赵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其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诱发原因以及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一共有124例,对124例病人手术以后相关并发症情况给予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在124例病人当中,肩部和肋部疼痛一共有9例,占总体的7.26%;恶性呕吐一共有5例,占总体的4.03%;脐孔渗液一共有3例,占总体的2.42%;皮下气肿一共有2例,占总体的1.61%。对以上相关并发症采取相对应的治疗以及护理以后,124例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可以使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改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家庭病床的运用探讨

    目的:研究中医适宜技术的在社区家庭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社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家庭病床病人69例,对其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9例居民中,2012年18例居民们选择使用中医治疗,占26.09%,2013年51例居民选择使用中医治疗,占73.91%,可见2013年选择中医治疗的人数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3年对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本组69例家庭病床病人病情发展情况,15例病人痊愈,占21.74%,45例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占65.22%,7例病人病情加重入院治疗,占10.14%,2例病人应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占2.90%。结论:中医适宜技术逐渐在社区家庭病床病人的治疗中得到应用,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还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作者:许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与术前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前术后抗感染治疗情况。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8日到2014年5月28日之间来我院就诊的11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组探讨,其中55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实验方法,剩余的55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经过治疗后对比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腹痛腹胀情况及治愈率。结果:使用联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的实验组患者治愈率高达95%。结论:急性化脓阑尾炎手术治疗采取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方式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宇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要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本院选取8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综合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等,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以及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措施,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两组患者临床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2.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0.0%、7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方式治疗效果明显,疗效迅速,能够有效的清除幽门螺杆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作者:尤忠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原发性的高血压当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原发性的高血压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使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洪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乳腺纤维瘤手术的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及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纤维瘤手术的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及体会。方法:选取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从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Ⅰ期愈合率三个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7.8%,并发症发生率10%,切口Ⅰ期愈合率62.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7%,并发症发生率2.2%,切口Ⅰ期愈合率86.7%。观察组患者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我院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银松;丁洁;刘式娟;李红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0例妇科护理中的风险与对策

    目的:探究妇科护理中的风险和处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妇科住院患者50名,其中子宫肌瘤12人,异位妊娠21人,卵巢囊肿17人。对患者进行护理方面、医疗技术方面、病情恢复情况等方面的询问,记录询问结果。结论:护理的主要风险来源于各个方面,医护人员只有从细节做起,提高责任心并且耐心指导沟通才能够正确处理护理中的风险。

    作者:范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0例的临床原因分析

    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将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将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都出现右下腹疼痛情况,误诊后通过病理分析、手术等方法确诊,其中,共计卵巢囊肿患者5例,肠穿孔患者6例,胆结石胆囊穿孔患者4例,异位妊娠患者1例,急性输卵管炎患者1例,胃穿孔患者3例。所有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医护人员应结合病人的性别、年龄、病史等给予患者正规的检查,防止出现误诊问题。

    作者:袁新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肩难产的预估与处理

    目的:根据我院妇产科的临床经验,浅谈肩难产的预估及处理。方法:对吴忠市妇幼保健院自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165例肩难产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互相交流总结临床经验,能够使肩难产及时解除。总结:早期预估准备及正确处理肩难产可降低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马玲燕;徐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硬化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收的5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又给予了阿德福韦酯片抗病毒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海涛;赵小冉;孙占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一例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护理

    通过对一例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护理,提高护士对此病的认识,认为早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各项生化指标,加强护理评估和干预,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才能避免低钠血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肝肾同源”理论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我国中医中“肝肾同源”理论在我国肝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于2013年2月份-2014年2月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100例,并把这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WitC0.1g,一天3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选择慢肝宁胶囊,一天3次,一次4粒,连续服用三个月。在两组患者的治疗中药物中均不添加抗病毒的药物。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在对慢性肝炎进行治疗中,舌像的颜色依次为红色、暗红以及舌光无苔,在治疗以后,,舌苔逐渐变的更加细腻,并且逐渐消失。并且治疗组复常率ALT与AST分别为50%和25%,对照组分别为22%与25%,在50例治疗组中,痊愈的患者有31例,13例有效,6例无效,50组对照组中,有8例成功痊愈,13例有效,29例无效。结论:我国中医“肝病同源”在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改善,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敦义申;孙占海;黄泽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肺气肿加强优质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肺气肿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气肿病人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病情缓解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的病情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vs70.0%),其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7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肺气肿病人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45例疗效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多种炎性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传统的发生和发张有关。同时,支气管哮喘是世界范围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上升。哮喘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大多数患者可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治疗多是通过口服和静脉给药,我科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45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配合吸入β-受体兴奋剂、糖皮质激素、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气雾剂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20例胎膜早破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并分析胎膜早破对孕妇难产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随机选取我院同时期分娩的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1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孕妇的难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妇中出现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产褥病率、产后出血情况无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对于分娩和新生儿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保证新生儿的健康,降低难产率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积极的预防和处理胎膜早破。

    作者:刘小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思维导图结合PP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评价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思维导图联合PPT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价值。方法:将10级护理本科1班41名同学作为实验组,本科2班43名同学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思维导图结合PPT进行理论教学,具体方法先用 PPT进行讲解,再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结。对照组采取 PPT进行理论教学。每章内容完成后进行单元测试,对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在病理学教学中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将思维导图结合到PPT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周静;曾韬;黄文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内科住院部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84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2例作为实验组,4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服用辛伐他汀40mg和20mg后的1月和3月血脂、ALT、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磷酸激酶(CK)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1月与3月时血脂(TC与 LDL-C)达标率分别为51%与64.7%;对照组1月与3月时血脂(TC与 LDL-C)达标率分别为40.4%与45.3%,从治疗后1月和3月的达标率角度分析来看,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云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