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体会

唐洪英

关键词:中药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原发性的高血压当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原发性的高血压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使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治疗四肢良性骨肿瘤手术后骨缺损效果

    目的:分析自体骨结合同种异体移植治疗四肢良性骨肿瘤手术后骨缺损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66例四肢良性骨肿瘤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采取同种异体移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自体骨进行移植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66,67%,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96%,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采取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植骨手术进行治疗,在确保骨质构造的情况下,对患病部位实施病灶切除操作,既可以保留骨质结构,同时又能起到消毒灭菌的效果,提高手术治疗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少平;杨光勇;潘继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农村35-64岁女性宫颈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农村(35-64岁女性宫颈癌的结果。方法:选取某农村35-64岁女性21000名,对其行免费常规妇科检查及宫颈脱落细胞检查,以此分析女性宫颈癌结果。结果:21000人经宫颈刮片巴氏染色报告Ⅱ级以上妇女192例,全部行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的91例,行宫颈活检,病检报告炎症52例,癌前病变及可疑浸润癌39例,其中CINII子宫全切术后确诊宫颈早期浸润癌1例,共计宫颈癌3例,其中宫颈癌占参加宫颈癌检查人数的0.014%,占宫颈刮片巴氏染色报告Ⅱ级以上妇女人数的1.6%。癌前病变及可疑浸润癌占参加检查人数的0.19%。结论:在农村35-64岁女性期间开展两癌筛查,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

    作者:王显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0例的临床原因分析

    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将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将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都出现右下腹疼痛情况,误诊后通过病理分析、手术等方法确诊,其中,共计卵巢囊肿患者5例,肠穿孔患者6例,胆结石胆囊穿孔患者4例,异位妊娠患者1例,急性输卵管炎患者1例,胃穿孔患者3例。所有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医护人员应结合病人的性别、年龄、病史等给予患者正规的检查,防止出现误诊问题。

    作者:袁新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从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110例,随即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使用厄贝沙坦治疗,而对照组则使用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经过8周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无统计学意义;疗效上,两组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情况都有好转,但是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73%(51例),而对照组统计之后总有效率只有81.82%(45例),两者有明显差异,两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统计可以知道,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这的推广使用。

    作者:申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提高小儿科静脉输液质量的护理管理策略

    小儿科静脉输液质量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临床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的护理管理实验,来验证良好的护理工作对于提升家长满意度以及患儿的恢复状况的影响,并通过相关的研究来优化临床小儿科静脉输液的护理管理工作。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采用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选取10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n=50)与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尿潴留2例,对照组腹股沟疼痛2例,尿潴留6例,切口感染5例,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4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股沟疝采用 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降低并发症率和复发率,大程度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兴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然分娩会阴无保护接生临床运用探讨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会阴无保护法接生的临床运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7月400例经阴道分娩的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无保护组200名于宫口开全胎头着冠后,助产士指导产妇宫缩间歇期屏气和宫缩时吹气,胎儿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传统组200例采用传统接生方法进行接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软产道裂伤程度。结果:无保护组200例产妇中会阴无裂伤、I度、II度、III度分别为55、102、32、0例,会阴侧切11例。传统组中会阴无裂伤、I度、II度、III度分别为12、16、40、0例,会阴侧切132例。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分娩初产妇会阴完整率及 I度裂伤率均显著高于传统组。II度裂伤率及侧切率显著低于传统组。两种会阴裂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会阴无保护法接生可提高会阴完整率,明显降低会阴侧切率,自然就减少会阴切口感染及抗生素的使用,减少产妇分娩后缝针痛苦,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后恢复,提高了经阴道分娩率,值得推广。

    作者:廖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这段时期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240mg/次,一天三次,6周为一疗程;实验组患者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膝,一周一次,一个疗程包括5次,联合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0.75g/次,一天3次,5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僵硬度及身体功能障碍等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僵硬度等症状均得到了改善,实验组在关节疼痛与活动度的改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在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的疗效,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朱英怀;任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198例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护理重点与难点,以此作为循证医学的基础。方法:对我院收治并应用小儿静脉留置针治疗患儿198例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8例患儿共发生穿刺感染4例、堵塞8例、外渗26例、针头脱出14例、静脉炎6例,合计58例,例次率29.29%;6~24个月患儿外渗发生率33.33%高于<6个月患儿2.20%、>2年患儿12.50%,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60.78%高于>2年患儿37.50%、>2年患儿高于<6个月患儿6.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感染、堵塞、外渗、针头脱出、静脉炎是小儿静脉留置针常见相关不良事件;小儿留置针不良事件影响因素较多,年龄是直观可见的影响因素,6~24个月患儿发生不良事件几率较高。

    作者:吴萍;王会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间行手术的1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进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采取常规鼻外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评定患者恢复情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III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型治愈率明显高于 II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良好效果,该手术后复发率较低,临床分型越轻,其治疗有效率则越高,应尽早给予患者手术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白庆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7天后血肿体积为(20.1410.08);治疗14天后,血肿体积为(12.038.1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9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选取4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其单纯厄贝沙坦治疗,其余44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其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血压水平,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他们随机平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痊愈率达40%,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仅27%;干预组患者的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的高有效率仅60%。结论:干预组由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护理干预,不管是有效率和痊愈率都高于对照组。因此,护理干预有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

    作者:刘宏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观察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5%(30/40)。实验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使老年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为广泛。

    作者:凌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OPD临界呼吸衰竭研究进展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目前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其进展的不可逆性造成患者在发展到呼吸衰竭期再进行治疗已经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早期及时诊断和采取干预治疗的方式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临界呼吸衰竭研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次研究在参照了已有的资料基础上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学彬;代燕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感染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小儿病毒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减少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感染合并白细胞减少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炎琥宁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儿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患儿短,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因病毒感染引发的白细胞减少症患儿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有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促进患儿白细胞恢复,这对改善患儿预后及身体机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学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制鞋厂职业病危害分析及关键环节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了制鞋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存在环节,探讨适用于职业病危害分析与控制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对制鞋厂进行卫生学调查,对其使用的化学品以气质联用法找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生产环境浏定结果计算卫生评价指标和危害程度分级等客现指标,运用HACCP 原理,找出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控制点,提出科学、客观的预防控制技术。结果:该制鞋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正已烷等多种。粉尘包括矽尘、布尘和皮革尘。毒物和粉尘作业符合卫生标准,危害级别为0级,属安全作业;噪声超标的场所占22%,危害级别为Ⅰ级,属轻度危害作业。针对危害情况,从工程防护、个人防护、管理防护三方面提出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实施监控。结论: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用于鞋厂职业病防护基本有效,为预防!控制和监督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文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本文总结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4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情况,阐述了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提出应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全面细致的护理可提高主动脉球囊反搏成功率。4例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好转后出院,

    作者:门国勋;朱汉翠;刘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气腹压力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气腹压力对老人及年轻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0例 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其中40例19~47岁(Y组),40例64~77岁(L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同一全凭静脉麻醉方法,气腹压力设置为12mmHg。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动力学监测仪,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Drager麻醉机进行呼吸参数监测。分别记录气腹前5min(T0)、气腹后10min(T1)、气腹后30min(T2)、放气后10min(T3)的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Ppeak)、潮气量(VT)的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T1、T2时两组MAP、SVR、PETCO2、Ppeak均显著升高(P<0.01),CI均明显下降(P<0.01),T3时两组MAP、CI、SVR、HR、PETCO2、Ppeak恢复到T0时;T1、T2时L组 HR明显快于,CI明显低于,MAP、SVR、PETCO2、Ppeak明显高于 Y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同样的气腹压力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明显,因此有必要在术中检测其血流动力学以提高安全性。

    作者:马迅;杨立财;哈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目的:对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和用药安全进行分析。方法:检查病房和西药房,对其高危药品的管理情况和用药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西药房在管理高危药品和临床用药时存在相关性问题,比如药品摆放管理、警示标签管理等。结论:医院西药房应加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减少或杜绝药品调剂错误现象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张静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