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凌莉

关键词:护理,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 老年疾病,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5%(30/40)。实验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使老年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为广泛。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方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的治疗效果探讨。方法:选取62例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伴随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再进行无创机械的通气治疗,观察并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呼吸和心率以及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临床的疗效全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有效率分别是80.6%和44.3%,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通气治疗后 pH和动脉氧分压(PaO2)以及动脉二氧化碳(PaCO2)分压,呼吸和心率等等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5,在治疗48小时以后通气观察组的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比对照组效果好。P<0.05。结论:经过口鼻面罩的无创通气对治疗老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有疗效,对提高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的分压以及纠正 pH疗效肯定并实用简单,在早期应用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作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贺宇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原发性的高血压当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原发性的高血压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使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洪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胃肠手术后切口感染分析及防护措施

    目的:分析并探讨老年胃肠手术之后切口感染的主控因素以及防护的措施,为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普通外科在2013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40例接受胃肠手术并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观察组,并选取40例接受胃肠手术但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出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引发接受胃肠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和患者的自身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手术的时间等具有直接影响。结论:切口感染是患有胃肠疾病患者在手术之后常见的并发症,与患者的免疫力情况及患者自身体质等相关,在今后对胃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要提升对于感染因素的管理,合理控制老年患者的血糖,加强手术过程中的无菌化操作,大程度降低老年胃肠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郑建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并发症的预防作用,为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针对我院2013年8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饮食以及给药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包括给予人性化关怀等等。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患者满意度、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治疗配合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治疗配合情况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后并发症预防作用明显,患者满意度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中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王明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的预防浅谈

    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目前属于丙类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溃疡或疱疹和皮疹,在手、足、臀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只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患者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作者:华春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实际效果,为临床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4年08月我院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病例100例,按硬币法分组,50例对照组应用宫腔填塞治疗,50例实验组病例行子宫动脉及骼内动脉结扎手术,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大出血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止血有效率、子宫切除率分别为(42.56±3.66)min、(988.52±200.62)ml、(9.23±3.21)d、96.0%、4.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及骼内动脉结扎手术治疗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元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12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总共128例者,中医辨证为风热证病人。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静脉注射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注射病毒唑注射液。结果:对评估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统计结果。疗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有效率是98.4%对照组是89.1%,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有效率是98.4%对照组是95.3%卡方检验结果P小于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差异。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用药物病毒唑。

    作者:汤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有33例康复出院,5例死亡,其中4例患者是由于双侧高度气胸合并纵隔气肿,进而引发心肺功能衰竭,终死亡,1例患者是由于重度肺部感染而终导致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且临床体征极易被忽视,所以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胸腔闭式引流、胸穿抽气等,是极为关键的。

    作者:施树标;岳锐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精神卫生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验

    历经漫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终于经十一届人大29次会议通过,它的每一条每一款都值得我们从事精神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认真领会,并很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但从2013年5月1日该法正式实施已经1年零6个月,但从现实的工作中分析,存在一些问题。一、《精神卫生法》明确了“非自愿住院的原则”,以取代了原来的“自知力”标准,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医疗机构应当准许出院。诊断结论,病情评比表明,就诊者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并且有“已经发生过危害他人安全行为或有危害他人安全危险的”,应当实施住院治疗。但在实际工作中,作为无自知力的精神障碍患者,他所表现的“自愿”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和可操作性。一年半来,我院共收治各类精神障碍420人次,除了院外患者发生危害他人安全行为或有危害他人安全危险的,由监护人签署住院协议书收住院治疗,其它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无论从门诊到病房的医生,要求患者本人签署自愿住院协议书,从实际情况看不到8%,这其中有神经症及物质依赖的患者,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有17人签署了“自愿住院”协议书,2人住院不超过2天,5人住院不超过1周,其余10人监护人执意需继续住院治疗,但这部分患者无理要求多,不好管理,给病房带来了秩序的混乱。另外,这部分没有得到好转的精神障碍患者,一旦在院外,发生各种危险性行为,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这部分患者均签署了自动出院协议书),但在法律上有多大的可靠性,不得而知。

    作者:王洪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年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25例高年患者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过程及术后有效护理措施和护理心得。方法:先行股静脉穿刺,放置7 FA 鞘管,送入导管电极,心电监护,见起搏钉后固定电极并连接起搏器,X-Ray确定放置位置。术后密切监测心率、心律、起搏情况,做好心理、穿刺口和饮食护理,同时给予活动指导预防电极移位脱落。结果:25老年危重患者均成功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体会高龄患者一般存血管硬化、血管弹性差,植入临时起搏器后需卧床休息,易引起栓塞事件,尤以肺栓塞多见,因此尽量缩短临时起搏器植入时间,有利于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同时,重视患者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并给与有效的心理支持等护理措施,以保证手术的成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正义;栾容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例面神经减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显微镜对1例中耳乳突炎患者进行面神经减压术治疗,术后6月,根据临床症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无面瘫,耳鸣、听力障碍,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无死亡和致残发生。结论:显微镜下面神经减压术是治疗中耳乳突炎患者面神经管被破坏后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创伤小,面神经功能可完好保留,远期并发症少。

    作者:冯国泰;伍燕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102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1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画着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采用细节管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秀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二次胆道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二次胆道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显效8例,占32%,有效16例,占64%,无效1例,占4%,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25例,显效5例,占20%,有效14例,占56%,无效6例,占24%,治疗总有效率为76%,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肝胆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二次胆道手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志刚;陈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就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所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34例患者(35足),所采用的螺丝钉和AO跟骨钢板均为钛合金产品,本组患者均行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评分为86.8分,高100分,低49分,优良率79%,其中1例(3%)为差、6例(18%)为可,12例(35.3%)为良,15例(44%)为优。复位失败(>5mm)0足,7足(20%)复位差(3-5mm),18足(51.4%)近解剖复位(台阶<3mm),10足(29%)解剖复位,解剖复位占到80%。本组患者在手术之后有5例(14.7%)出现了伤口问题,其中有2例病情较为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终结果及术后康复锻炼。结论: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较佳,安全可行、简单易行、无副作用、经济实用、术后恢复快,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深入推广应用。

    作者:朱青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活动义齿在牙周病修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牙周病的修复过程中应用活动义齿的效果,以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66例,均为在本科接受治疗的牙周病患者,研究开展的时间段为2012年2月-2013年12月。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6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3例,临床期间采用传统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33例,临床期间采用活动义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牙出血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治疗满意度调查。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松动和倾斜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0.9%,对照组为78.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病的修复治疗中,采用活动义齿方案可显著的降低牙齿松动和倾斜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和广泛应用。

    作者:李健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肿瘤干细胞-真正的致癌元凶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对于多数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可采用化疗、放射疗法及生物免疫治疗等方法来杀死大部分肿瘤细胞,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治愈肿瘤。近年来提出来的肿瘤干细胞学说证明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的元凶,这为根治肿瘤带来了曙光。

    作者:邹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胰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胰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以及相关因素,探讨出该如何防控,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4年7月所收治的80例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合并胰腺感染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未合并胰腺感染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就诊时间、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血淀粉酶、血钙、糖尿病史、低氧血症、胃肠功能以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等指标进行变量分析,进而总结出患者的胰腺疾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 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低氧血症、呼吸机使用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 APACHEⅡ评分、糖尿病史、低氧血症等均易诱发胰腺疾病患者胰腺感染,临床医师应警惕入院患者是否有易感因素存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继发胰腺感染风险。

    作者:殷权炜;陈立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42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用阿斯美和酮替芬等药物进行治疗,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当明确患者的主要症状,慢性咳嗽患者的症在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治疗咳嗽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7.4%,治疗喘息症状的总有效率为67.3%,治疗咳痰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2.1%,治疗咽部发痒的总有效率为96.5%,治疗反流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7.6%。主要有咳嗽、喘息和咳痰等,在使用阿斯美加酮替芬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者:李恩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派丽奥与牙康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派丽奥与牙康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经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LI、GI、PD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检查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周炎患者派丽奥与牙康均可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派丽奥的临床效果较牙康更为显著。

    作者:童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活素治疗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将2009年3月至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给对照组,而观察组则是在使用对照组所采取的基础上,还采用新活素静脉注射,通过对比这两组治疗五天之后的Ⅱ-端脑利钠肽前体、超敏 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结果:通过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的Ⅱ-端脑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水平显著更优,P<0.05显示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将新活素静脉注射进患者的肌体,可以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将心脏病患者的心肌灌注有效改善,因此在临床当中可以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胡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