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咏
当前,心血管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心内科医师所熟知,但关于非心血管药物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影响的报道却较为少见。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非心血管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促使临床医师加大对非心血管药物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影响的关注力度,从而在用药中使其影响尽量小化。
作者:朱绍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带教护生教学质量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制定实习计划,坚持岗前培训尤为重要,对当前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做认真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护生工作中的积极性与自律性有所改观,带教老师自身的素质跟带教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与临床护理质量随着提高。结论:明确针对实习过程中,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计划,改进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提高了护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陆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提出的医院感染评审标准,可对医院现行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做出全面的评价,并提供相应的改进途径与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总结分析我院内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现状,探讨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JCI标准的要求,寻求符合JCI标准的CSSD管理新举措,促进我院消毒供应中心JCI标准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重症监护措施。方法:对医院内科5年来收治的67例重症哮喘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合理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67例患者,65例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治愈好转率97.01%;2例死亡,死亡率2.99%。结论:通过重症监护及病情观察,及时准确评估病情,在积极抢救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正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固定治疗的胫骨、股骨、肱骨三大长管骨骨折80例进行分析,其中带髓内钉固定组40例,钢板内固定组40例。对两组术前情况、术中创伤、术后骨愈时间、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作比较分析。结果:带锁髓内钉组术后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钢板内固定组。结论:带锁髓内钉法稳定性高,疗效更好。
作者:田元高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二次胆道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二次胆道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显效8例,占32%,有效16例,占64%,无效1例,占4%,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25例,显效5例,占20%,有效14例,占56%,无效6例,占24%,治疗总有效率为76%,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肝胆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二次胆道手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志刚;陈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疗学习困难儿童的更好更快途径。方法:对多媒体技术在学习困难治疗中观察及分析。结果:对不同类型的正常智力的学习困难儿童效果均显著。结论:多媒体技术在学习困难儿童治疗是一个便捷、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薛建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治疗及管理情况,探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有效的社区治疗管理办法及有效的社区健康干预措施。方法:对选自辖区建立健康档案的155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治疗及慢性病管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定期随访,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指导,提高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经社区治疗管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有所改善,干预后的血压控制率明显提升,同时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有所提高。结论:采取社区治疗管理措施如广泛的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于控制高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兰圣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妊高征先兆子痫发展的干预效果。方法:对30例妊高征先兆子痫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实行总结。结果:三十位妊高征先兆子痫患者无一人发生子痫。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进行整体护理对妊高征先兆子痫的病人阻断发展为子痫的效果非常满意。
作者:范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降钙素原指导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26例于降钙素原指导下行抗感染治疗,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副作用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降钙素原指导感染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可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有效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且能明显降低副作用,因此,降钙素原指导治疗法也值得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5月我院门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200例,治疗组100例,给予孟鲁司特钠10 mg,每日1次及氯雷他啶1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对照组100例,给予咳必清25mg,每日3次,及氯雷他啶治疗1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疗程均为10 d。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根据咳嗽症状积分进行评分[1],观察两组治疗后10 d评分的改善率,评估疗效。结果:治疗10 d后评分的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啶可明显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症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盛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5例高年患者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过程及术后有效护理措施和护理心得。方法:先行股静脉穿刺,放置7 FA 鞘管,送入导管电极,心电监护,见起搏钉后固定电极并连接起搏器,X-Ray确定放置位置。术后密切监测心率、心律、起搏情况,做好心理、穿刺口和饮食护理,同时给予活动指导预防电极移位脱落。结果:25老年危重患者均成功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体会高龄患者一般存血管硬化、血管弹性差,植入临时起搏器后需卧床休息,易引起栓塞事件,尤以肺栓塞多见,因此尽量缩短临时起搏器植入时间,有利于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同时,重视患者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并给与有效的心理支持等护理措施,以保证手术的成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正义;栾容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使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及体会。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15日到2014年5月15日之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随机选取40例为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而剩余的40人则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来衡量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结果:使用临床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无论是在手术效果、手术时间还是手术后的恢复情况都明显要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在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及手术后的恢复方面都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和使用过的价值。
作者:沈振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急诊抢救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抽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本院经急诊抢救后处理后的11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特点进行统计。结果: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116患儿中,3岁以下患儿是各种疾病较易发生的年龄段,且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类型中,过敏(13.8%)、新生儿窒息(16.4%)、高热惊厥(20.7%)以及中毒(11.2%)的组成比高。结论:3岁以下患儿是各种疾病较易发生的年龄段,预防措施应该从各方面综合进行,包括临床用药、对家属的健康教育等等,增强对小儿的监护,减少疾病发生率。
作者:那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外固定器在对四肢骨折进行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临床中采用外固定器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结束之后的回访中,所有患者的恢复情况均符合治愈的标准,无一例患者出现骨折部位二次错位或者畸形的情况。结论:临床中运用外固定器的方式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固定效果相对较好,为今后创伤的处理提供便利条件,显著提高了骨折愈合的几率。
作者:秦凯;朱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归纳临床特点。结果:高龄老年心力衰竭心功能多为 IV级,随着年龄的增加,典型临床表现减少,非典型症状咳痰、精神障碍等增多,多伴有肺、肾合并症。结论:高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在早期治疗中,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护脏器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张云珊;田伟盟;钱海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策略,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我院收入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而个体化的护理方式,分析总结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痊愈出院者43例,对照组仅37例,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全面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王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弧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治疗组组的患者给与胰岛素联合二甲双弧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则给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弧治疗,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表征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两个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含量和餐后2h血糖含量经检测,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治疗组的5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5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结论:两个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显著。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弧治疗的治疗组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恢复效果明显优于采用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弧治疗的患者,由此可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弧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本文通过对典型病例的的护理体会,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优缺点。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远优于常规治疗。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转变了传统换药和引流方式,和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