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固定器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体会

秦凯;朱丽霞

关键词:外固定器, 四肢骨折, 错位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外固定器在对四肢骨折进行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临床中采用外固定器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结束之后的回访中,所有患者的恢复情况均符合治愈的标准,无一例患者出现骨折部位二次错位或者畸形的情况。结论:临床中运用外固定器的方式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固定效果相对较好,为今后创伤的处理提供便利条件,显著提高了骨折愈合的几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治疗6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腹腔镜治疗6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3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68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主要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蔡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0例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咳嗽改善时间、哮鸣音改善时间、湿罗音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确切,能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同时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疤痕子宫中晚期妊娠引产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针对瘢痕子宫孕妇,对中晚期妊娠引产的具体护理措施加以研究并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瘢痕子宫孕妇6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孕妇分为B1组(观察组30例)与B2组(对照组30例)。B2组:常规护理;B1组:常规护理+精心护理;对比B1组与B2组孕妇完成护理后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B1组孕妇高于B2组孕妇极为显著(P<0.05);在孕妇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评分方面,B1组优于B2组孕妇非常明显(P<0.05);B1组30例孕妇全部成功度过危险期,没有出现子宫破裂的孕妇。结论:针对瘢痕子宫孕妇,在实施中晚期妊娠引产的过程中,对孕妇情况给予密切观察并且配合实施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避免孕妇临床出现子宫破裂的情况。

    作者:李健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带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长管骨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固定治疗的胫骨、股骨、肱骨三大长管骨骨折80例进行分析,其中带髓内钉固定组40例,钢板内固定组40例。对两组术前情况、术中创伤、术后骨愈时间、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作比较分析。结果:带锁髓内钉组术后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钢板内固定组。结论:带锁髓内钉法稳定性高,疗效更好。

    作者:田元高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试分析基层医院供应室医院感染隐患和管理措施

    研究分析基层医院供应室存在医院感染的隐患,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对策。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有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建筑布局与各项监测、操作规程、感染防范意识、工作人员素质、工作环境等诸多隐患。必须开展综合管理措施,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规范化管理、加强检查力度,有效避免或控制基层医院供应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心肌梗塞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塞的临床诊断要点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塞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抗凝等一系列治疗,分析老年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并观察疗效。结果:47例患者中43例治愈后出院,治愈率为91.49%,死亡率为8.51%(4/47),平均住院时间为(31.09±5.29)d。结论:及早对老年心肌梗塞进行准确诊断,并采取溶栓、抗凝等有效治疗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刘兵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收的子宫肌瘤46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3例进行综合护理,对乙组23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甲组并发症少于乙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刍议重庆市武隆县托幼机构现状

    为了贯彻《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与《重庆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全面了解重庆市武隆县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工作现状,武隆县县卫生局、县教委与县食药监局组织的相关人员对全县的托幼机构进行了卫生评价工作,有利于促进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改革。

    作者:冉茂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采用机械通气及氧疗等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治疗方法。结果: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后,本组选取的4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在接受治疗的24小时内,其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接受治疗7天后均可出院。结论: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缓解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抢救成功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丽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黄芪与三七协同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与三七协同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胃溃疡的病因病机选择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联用组、西药组的治愈率分别为53.3%、60.0%、80.0%、40.0%。其中西药组的治愈率低,与其他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黄芪三七联用组的治愈率高,分别与黄芪组、三七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联用组、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0.0%、98.0%、53.3%。其中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低,与其他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黄芪三七联用组的总有效率高,分别与黄芪组、三七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联用组、西药组的Hp清除率分别为74.1%、72.0%、89.3%、57.7%。其中西药组的Hp清除率低,与其他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黄芪三七联用组的 Hp清除率高,分别与黄芪组、三七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际总有效率<预估效应C,联合用药表现为协同作用。在接受治疗期间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联用组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患者的依从性良好。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结论:黄芪与三七联用可以有效地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良好,治愈率、有效率、Hp清除率均高于单药应用组和西药组,并且没有西药的不良反应,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胃溃疡的优选方案。

    作者:张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及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137例手外伤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消肿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愈合时间及疤痕面积。结果: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及重度疼痛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切口愈合等级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手外伤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创伤面愈合,在手外伤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胡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婴幼儿中耳炎的喂养护理

    本文通过对婴幼儿中耳炎的系统学习,并结合笔者曾接触的某县级医院实际病例情况加以分析,总结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发现喂养护理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俊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清肝降脂汤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临床研究

    实验目的:验证和分析清肝降脂汤对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实验方法:选2013年4月2日至2014年3月21日收治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实验组给予清肝降脂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3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体征、症状、肝功能指标以及血脂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后,观察和检测患者的状况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7.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指标改善情况对比分析P<0.05,实验前后结果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各项肝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的改善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论:使用清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肝功能与血脂状况。

    作者:易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肾衰非透析疗法患者的护理

    从心理护理、饮食治疗、对症护理、用药护理、休息与活动、病情观察与生活护理、并发症等方面,对慢性肾衰非透析疗法患者的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科休养区绩效实施

    概述:我院自2010年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我们产科被列为第一批优质护理试点病房。为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和孕产妇满意度,充分体现护士价值,同时我们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要求试行了绩效考核,经过一年的摸索进行了逐步完善。予2012年修改了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制定了系列的考核管理办法,经全体护士讨论调研,护理部根据类别不同的科室制定了相应的绩效考核方案,通过二年的实践,现将我们的系列实施汇报如下。

    作者:张婷婷;蒋玉梅;陈金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中医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身体健康状况越加关注,近年来,到中医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数不断增多。在体检过程中,中医体检中心常常对参与体检的人们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对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的认识度。本文对中医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做分析,并探讨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曾华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右叶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病理类型

    目的:评估与分析右叶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病理类型。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200例右叶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①I型与II型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肝叶切除上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型患者与III型患者在肝叶切除、出血量、残留结石、胆肠吻合、优良率上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IIa型患者与 IIIb型患者在肝叶切除、出血量、并发症、手术时间上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b型患者与IIIc型患者在并发症、出血量、肝叶切除上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病理分型非常合理,且具备科学性,它是一种有效的分型方法。

    作者:胡小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疏散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骨疏散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分别应用自拟中药骨疏散1副/d,2次/d;福善美(阿伦磷酸钠)1次/d.10mg/次。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测评病人生活质量、效果评价为SF-36健康量表,调查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的影响。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结果:自拟中药骨疏散组、福善美组生活质量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p>0.05),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活质量是反映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中药骨疏散、西药阿伦磷酸钠均能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立新;冯秀娟;郭小宝;戴红;雷萍;刘海鹏;石红英;胡利清;朱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职业健康监护规范的实施与管理工作分析

    职业健康监护组织单位包括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等多部门,主要是通过汇集、归纳总结相关健康信息及动态监测疾病发展达到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权利的目的。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环境的日益恶化,职业健康监护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此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规范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就此先分析职业健康监护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探讨职业健康监护规范管理措施。

    作者:陆庆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维生素和β-巯基乙醇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孤雌发育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维生素及β-巯基乙醇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培养的影响。加入β-巯基乙醇的采卵液,与不加β-巯基乙醇的采卵液对绵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成熟率明显提高(64.70%和58.34%),孤雌培养的卵裂率却偏低(81.80%和87.57%)。若在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 A、D、E,则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显著提高(P<0.05),孤雌培养的卵裂率也明显提高(91.80%和83.27%),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

    作者:梁妍琰;张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