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分析基层医院供应室医院感染隐患和管理措施

何艳

关键词:基层医院, 供应室, 医院感染隐患, 管理措施
摘要:研究分析基层医院供应室存在医院感染的隐患,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对策。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有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建筑布局与各项监测、操作规程、感染防范意识、工作人员素质、工作环境等诸多隐患。必须开展综合管理措施,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规范化管理、加强检查力度,有效避免或控制基层医院供应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肥胖病人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肥胖病人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护理特点,为提高此类患者术后复苏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术后入复苏室的择期全麻病人160例,其中包含肥胖组(F)40例和正常组(N)120例,记录术后复苏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措施及转归。结果:肥胖组(F)术后躁动、缺氧乃至重新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组增加,术后对其进行复苏护理,所有患者均得以清醒且各项体征都恢复正常后送回病房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临床复苏率为100%。结论:肥胖病人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间并发症比正常体重病人并发症发生率高,故此对此类病人应该更加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护理,以此确保复苏护理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结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结肠炎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手术疗效和患者康复进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术期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以此为基础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耐受性为优、切口在7d内愈合以及15d内出院的患者所占百分比均小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实施综合、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使手术效果提高,加快患者伤口愈合的速度,并明显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包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阑尾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其中38例患者为对照组,予“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另外40例患者为治疗组,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的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3.1±0.9)天、感染率(0.0%)、住院天数(5.3±1.6)天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5.7±1.9)天、感染率(5.3%)、住院天数(9.2±3.3)天;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感染率、住院天数之间间的差异(P<0.05)。治疗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手术费用之间间的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治疗费用比开腹阑尾切除手术高,但是其术后伤口愈合的时间、住院天数缩短及术后感染率降低。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周立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之间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妊娠(妊娠囊小于10周)孕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首先静推0.1mg芬太尼,之后立即静推总量的丙泊酚,手术需要等待患者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观察组首先静推0.1 mg芬太尼,之后立即静推丙泊酚(总量-60 mg),等待患者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后静滴余量,并进行手术。观察、对比术中两组的丙泊酚用量、呼吸抑制发生率、体动发生率与苏醒时间。结果:对照组手术过程中的丙泊酚用量、呼吸抑制发生率、体动发生率均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与观察组差异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采用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进行麻醉,不仅效果镇痛效果理想,而且能够降低丙泊酚用量,减少术中发生呼吸抑制与体动的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张家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2013年1月入住我院的138例经胃镜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的患者D2根治术的治疗方案,给以观察组的患者D2根治术配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的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5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31.8%),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治疗胃癌临床疗效得到大大的提高,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武如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80例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采用经典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应用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通过分组护理,观察组的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舒适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有效提升护理舒适度以及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见效快、疗程短、费用低、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祥华;缪伟;江红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一2014年1月共36例患者,明确诊断为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在C型臂透视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复位,灌注骨水泥椎体成形,通过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来评估其疗效。结果:本组36例患者,25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7例患者部分缓解,4例患者轻度缓解,术后 X线检查显示椎体高度均有良好恢复。结论:PKP在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满意,适合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1]。

    作者:张郭锐;张恩赦;杨艺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其中糖尿病足和非糖尿病足各50例。将糖尿病足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非糖尿病足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压和血糖的长期控制,并严格控制和治疗慢性并发症,对糖尿病病足的预防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春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腰椎骨折加强术后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腰椎骨折加强术后整体护理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60例腰椎骨折实施加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骨折加强术患者中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瑾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目的:探究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应用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患者的近期疗效,为后期临床化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门诊收入的 LACC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紫杉醇与顺铂进行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与氟尿嘧啶进行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在近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分期骨髓抑制及消化道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应用治疗 LACC的近期疗效显著,可作为后期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曾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综合康复护理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提高乳腺癌术后护理方面,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方法对其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乳腺癌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患者相应对比分析,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基础上实行综合康复护理。结果:从收集的数据上所得,对照组与实验组中乳腺癌术后患者经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护理后,康复效果相互比较来看,实验组中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比较好。所以经过对比分析后证实这两组护士的护理结果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时,从本院科学的实验数据上对比来看,专业的综合康复护理手段能令乳腺癌术后患者更加满意,疗效显著。因此,综合康复护理更加适合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刘式娟;李红玲;杨银松;丁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输血与成分输血探讨

    输血是临床上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在抢救和治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和医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高科技术逐渐向输血领域渗透,在这些技术的推动下,输血医学也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输全血到成分输血,从替补输血发到治疗性输血,从异体输血到自体输血。本文着重对输血与成分输血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析药品质量标准的几个建议

    药品质量标准是政府管理药品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医药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为公众健康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科学监管服务。把好药品质量关,药品标准更应具有科学性、统一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就我们在基层药品检测中的一些问题供参考:1提高部分药品质量标准的可控性药品的基本属性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药品标准分为药典和其它国家标准,加快完善药品质量标准,提高药品质量标准的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陈旧、单一、专属性不强的药品质量标准已经不能完全控制药品质量和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如表1缺泛自身定性或定量的质量控制指标,只是对制剂原则的规定,药品内在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给患者用药缺泛心理安全保障。

    作者:舒娟;杨胜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肠梗阻手术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析护理工作的质量对肠梗阻手术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地护理措施。结果:42例患者后全部痊愈出院,在护理满意度方面,38例患者表示对我院的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其余4例患者对我院的护理工作表示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100%。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住院时间在6到23天之间,平均时间为(15.2±2.3)天。结论:护理工作的质量对于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应该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为患者进行水以及电解质的补充,同时还需要好患者的肠胃减压护理,留意患者切口处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引流,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肠胃功能并控制病情的变化,争取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言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妇科术前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3种肠道准备方法在妇科术前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36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A组)120例,口服甘露醇组120例(B组),口服番泻叶组120例(C组);比较3组患者用药后的肠道清洁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并做好用药前、用药、用药后的护理。结果: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与甘露醇组的清洁效果互相比较无明显的差异,但两组均显著优于番泻叶组,3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甘露醇、番泻叶泻叶用于妇科术前的肠道准备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少璇;谭锦妹;骆绮云;胡仁美;陈必近;龙庆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产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提高妊高征孕妇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妊高征孕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先兆子痫、子痫、难产、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体质量及 Apgar评分。结果:(1)观察组的先兆子痫、子痫、难产、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新生儿体质量为(3.41±0.43)kg,Apgar评分为(9.64±0.7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高征孕妇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患病率,减少剖宫产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提高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老年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了解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8月~2014年06月我院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为(6.32±2.26)分,临床满意度为94.0%,与对照组的(8.23±2.31)分、8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老年患者睡眠质量,改善预后,收获较佳的护患关系,提示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宗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从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110例,随即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使用厄贝沙坦治疗,而对照组则使用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经过8周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无统计学意义;疗效上,两组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情况都有好转,但是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73%(51例),而对照组统计之后总有效率只有81.82%(45例),两者有明显差异,两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统计可以知道,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这的推广使用。

    作者:申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程序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护理程序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白血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化疗,并且进行程序性护理,系统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在患者化疗结束后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在白血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程序,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没有出现化疗药物的外渗,均达到预期目标。结论:运用护理程序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牛光敏;刘艳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