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张家靖

关键词:丙泊酚, 小剂量给药, 人工流产术, 麻醉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之间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妊娠(妊娠囊小于10周)孕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首先静推0.1mg芬太尼,之后立即静推总量的丙泊酚,手术需要等待患者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观察组首先静推0.1 mg芬太尼,之后立即静推丙泊酚(总量-60 mg),等待患者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后静滴余量,并进行手术。观察、对比术中两组的丙泊酚用量、呼吸抑制发生率、体动发生率与苏醒时间。结果:对照组手术过程中的丙泊酚用量、呼吸抑制发生率、体动发生率均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与观察组差异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采用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进行麻醉,不仅效果镇痛效果理想,而且能够降低丙泊酚用量,减少术中发生呼吸抑制与体动的情况,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资料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方法。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其血肿清除率平均为80%以上。结论: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对高血压脑出血愈后恢复、降低死亡及致残率相当重要。

    作者:周配权;邢立举;翟秀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80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患者护理分析要点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患者入院治疗期间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以本院从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的患者为例,对患者的护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颅内压增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0±7d,在治疗期间出现脑疝3例,颅内出血4例,占到患者的16.25%,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病死率为5%。结论:颅脑损伤导致的颅内压增高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通过积极的综合护理,能够减少入院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让患者平稳的渡过危险期,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和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策略研究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策略,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我院收入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而个体化的护理方式,分析总结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痊愈出院者43例,对照组仅37例,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全面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王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保留不同齿状线范围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保留不同齿状线范围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0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保留齿状线范围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A组(完整保留齿状线)、B组(保留齿状线大于等于1/2)、C组(保留齿状线小于1/2),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结果:术后随访一年,C组患者肛门功能优良率明显低于 A、B两组(p<0.05),A、B两组肛门功能优良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尽可能多的保留齿状线可有效改善其排便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应推广应用。

    作者:周凤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患者 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3.9-2014.3期间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的184名患者,收集资料,其中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入ICU的原发病、住院时间、家庭条件、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患者性格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4名患者中,有38例发生了ICU综合症,发生率为20.65%;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多为患病时长、住入ICU的时长、年龄、休息情况、与家人关系是否和睦和是否在出院期间经历同病室病友死亡。结论:重症监护室ICU综合征发病率较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比如重视患者心理护理,注重患者家属的情感支持等,可以有效地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病率。

    作者:荣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54例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76例,占92.7%,而对照组治愈57例,占79.2%,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在护理工作中如何运用沟通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过去的护理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现在患者的需要。现代医学模式中是把病人的健康视为一种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应综合起来。才能避免或减少护理工作中护患之间产生各种矛盾和不和谐。沟通是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实施诊断、护理的重要媒介,所以在与病人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的技巧性。沟通技巧在新的医学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宝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肝肾同源”理论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我国中医中“肝肾同源”理论在我国肝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于2013年2月份-2014年2月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100例,并把这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WitC0.1g,一天3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选择慢肝宁胶囊,一天3次,一次4粒,连续服用三个月。在两组患者的治疗中药物中均不添加抗病毒的药物。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在对慢性肝炎进行治疗中,舌像的颜色依次为红色、暗红以及舌光无苔,在治疗以后,,舌苔逐渐变的更加细腻,并且逐渐消失。并且治疗组复常率ALT与AST分别为50%和25%,对照组分别为22%与25%,在50例治疗组中,痊愈的患者有31例,13例有效,6例无效,50组对照组中,有8例成功痊愈,13例有效,29例无效。结论:我国中医“肝病同源”在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改善,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敦义申;孙占海;黄泽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和常规护理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2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92.00%,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为82.00%,研究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施玉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中医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身体健康状况越加关注,近年来,到中医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数不断增多。在体检过程中,中医体检中心常常对参与体检的人们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对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的认识度。本文对中医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做分析,并探讨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曾华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南丰县2009-2013年糖尿病患病分析

    目的:对南丰县近5年城区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方法:对2009~2013年南丰县城区人口糖尿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南丰县糖尿病患病率自2009年逐年升高(P<0.05),平均增长速度为10.8%;随着年龄增大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升高;BMI≥28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要显著高于BMI<24人群(P<0.05)。结论:南丰县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肥胖和年龄等因素是其高风险因素;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大糖尿病科普知识教育、积极做好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选排查工作、组织高危人群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等措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邱梦君;何人可;涂东祥;马力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50例临床病例报告

    目的:分析和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脑出血患者50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将其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50例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4%。结论: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其具有疗效确切、对机体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对减轻血肿对脑部组织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4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均分配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行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药剂,对照组单行罗哌卡因药剂麻醉。结果:依据 VSA评分机制,观察组患者镇痛有效率为93.00%,对照组镇痛有效率为64.00%。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所用时间为231.54±101.32(min),对照组为397.23±138.94(min),观察组与对照组第一产程的所用时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分娩,安全有效,可有效缩短生产时间,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尹自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2月65例恶性肿瘤病人行自体DC-CIK细胞治疗,在整个疗程中给予其心理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安全完成DC-CIK治疗过程,顺利出院。结论:在 DC-CIK细胞疗法治疗期间全程给予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度,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谭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从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110例,随即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使用厄贝沙坦治疗,而对照组则使用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经过8周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无统计学意义;疗效上,两组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情况都有好转,但是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73%(51例),而对照组统计之后总有效率只有81.82%(45例),两者有明显差异,两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统计可以知道,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这的推广使用。

    作者:申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比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对比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肺癌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肺癌临床治疗方案中,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术创较小,有利于患者恢复,同时较少不良反应,值得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吕明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失败原因研究

    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修复前牙失败的原因,为临床修复前牙提供更好思路。方法:选择我院103例(121牙)前牙修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12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随访发现,121个修复患牙中14个失败,其中修复体折断、脱落5例,修复体变色3例,继发龋2例,牙髓炎2例,根尖周炎1例,牙龈炎1例。结论:通过分析,认为修复操作不规范、适应证选择不当是导致前牙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正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试析疾病控制状况在乡镇卫生院中的体现及应对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乡镇卫生院的疾病控制情况,探讨应对的措施和方法。方法:以2013年笔者下派支援所在的乡镇卫生院的疾病控制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探讨其对疾病控制情况的影响及效果。结果:通过乡镇卫生院的一系列针对性改革完善措施的实施,乡镇卫生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结论:乡镇卫生院受限于其自身的规模和医疗功能,存在组织管理、制度与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应急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疾病的有效控制。从加强管理、树立有效的规范制度、引进医疗人才并加强培训、规范传染病疫情的信息化管理,加强与疾病控制机构的联系等可以实现乡镇卫生院的疾病控制水平的显著提高,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作者:王光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保证护生实习质量。方法:分析护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结果:显著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增强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结论:护生在实习中扎实的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有效防范了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丹;赵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宫腔镜用于慢性宫颈炎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宫腔镜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旨在为提高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44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激光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感染率、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52 min、术中出血量为4.61 ml、创面感染率为2.78%、治疗有效率为95.83%、复发率为8.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宫腔镜治疗慢性宫颈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军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