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荣
目的:对宫腹腔镜联合导丝疏通干预治疗输卵管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回顾和总结我院168例输卵管阻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宫腹腔镜联合导丝疏通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统计学比较分析术前术后输卵管的通畅率。结果:输卵管阻塞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导丝疏通治疗,术后通畅率达到53.52%,明显高于术前输卵管通畅率15.57%。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术后随访1年妊娠率达到22.62%。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导丝疏通对输卵管不孕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闫翠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10年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管残端漏2例,迷走胆管漏1例,胆总管壁烧灼伤发生胆漏2例,肝外胆管损伤1例,1例转院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1例保持原有的腹腔引流管通畅未予手术。8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胆囊管残端合成夹夹闭不全、迷走胆管损伤、胆总管壁烧灼伤及肝总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通畅腹腔引流、ERCP放置鼻胆管或及时再次手术是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患者入院治疗期间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以本院从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的患者为例,对患者的护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颅内压增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0±7d,在治疗期间出现脑疝3例,颅内出血4例,占到患者的16.25%,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病死率为5%。结论:颅脑损伤导致的颅内压增高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通过积极的综合护理,能够减少入院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让患者平稳的渡过危险期,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和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暴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3例暴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例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1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17例患者经过术前护理、营养支持治疗、呼吸系统护理和心理护理等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血糖下降快,恢复至正常的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暴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治疗难度较大的急腹症,在治疗过程中辅以术前护理、营养支持治疗、呼吸系统护理和心理护理等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作者:刘怡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研究探讨了维生素及β-巯基乙醇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培养的影响。加入β-巯基乙醇的采卵液,与不加β-巯基乙醇的采卵液对绵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成熟率明显提高(64.70%和58.34%),孤雌培养的卵裂率却偏低(81.80%和87.57%)。若在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 A、D、E,则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显著提高(P<0.05),孤雌培养的卵裂率也明显提高(91.80%和83.27%),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
作者:梁妍琰;张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研究分析基层医院供应室存在医院感染的隐患,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对策。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有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建筑布局与各项监测、操作规程、感染防范意识、工作人员素质、工作环境等诸多隐患。必须开展综合管理措施,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规范化管理、加强检查力度,有效避免或控制基层医院供应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的胆囊切除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胆结石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2例,将其分为逆行组和顺行组,逆行组由胆囊管开始切除胆囊,逆行组由胆囊底部开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手术后开腹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41±4.80天,明显久于腹腔镜组患者的14.98±1.07天;术后随访结果显示,逆行组患者穿孔率、发热率、置管引流、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79%、12.50%、5.36%、16.07%,明显高于顺行组的:0.00%、3.57%、1.79%、3.57%,在肠粘连差异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9397,P=0.0262)。结论:顺行性胆囊切除较逆行性胆囊切除手术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较传统的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在胆囊切除方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喻贵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胫骨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经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随机抽取来我院骨科就诊治疗的胫骨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的23例患者进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固定治疗的胫骨、股骨、肱骨三大长管骨骨折80例进行分析,其中带髓内钉固定组40例,钢板内固定组40例。对两组术前情况、术中创伤、术后骨愈时间、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作比较分析。结果:带锁髓内钉组术后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钢板内固定组。结论:带锁髓内钉法稳定性高,疗效更好。
作者:田元高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对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体会,为临床对乳腺纤维瘤手术进行围术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于我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3例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实验组63例。在对患者的治疗结束后将与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对结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对入院到手术期间的护理的评价上满意度明显较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高,且前者患者伤口愈合率较后者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围术期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和满意度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患者。
作者:王立翠;顾小丽;王文丽;胡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纳洛酮在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慢阻肺并Ⅱ型呼衰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对原发病给予积极的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维持患者体内酸碱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8 mg+生理盐水10 ml静推,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天,所有患者严密监测其意识状态,呼吸状况,血压以及血气分析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治疗组的动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平均PaCO2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平均PaO2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PaCO2、PaO2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两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无效率也要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问的差异也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能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成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治疗宫腔粘连的护理措施。方法:统计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3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的治疗情况,阐述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以及心理疏导和出院指导的意义。结果:本组数据中治疗总有效率91.3%,术后3个月67.0%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安全有效,正确实施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胡彦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制剂处方优化方法。方法:根据药典对中药类速溶片剂的制备要求进行制备,并设计正交实验探讨制剂中应用辅料的佳配比。结果:根据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制剂处方的要求,与实验结果对比,得到优的辅料配比为A1B1C1(即在药物制剂中加入20%的微晶纤维素,0.2g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和25%的羧甲基淀粉钠时),此时制得速溶片剂的崩解时间为30.1s,休止角为26.5,片剂的硬度为3.6。结论:通过调整辅料之间的配比可以达到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的质量要求。
作者:王晏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见效快、疗程短、费用低、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祥华;缪伟;江红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他们随机平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痊愈率达40%,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仅27%;干预组患者的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的高有效率仅60%。结论:干预组由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护理干预,不管是有效率和痊愈率都高于对照组。因此,护理干预有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
作者:刘宏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与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在满足现今人们对疾病治疗要求的基础上,如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护理服务需求,是广大护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首要而艰巨的任务。据调查研究表明,临床上80%的护患纠纷皆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所致,下面就工作中如何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方面谈谈点体会。
作者:许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产科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其效果及评价。方法:从我科室中选取306名将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只进行传统常规护理,而对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并发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不仅有效降低了产妇的焦虑,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在统计学意义上降低了剖宫产率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熊永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优势。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且需要进行肾囊肿去顶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操作时间、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腹腔镜切除手术与开放式切除术相比,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都要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并发症也明显减少,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也更佳。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相较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疼痛少的优势,在未来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彭帝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酒精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治疗的54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系统性的治疗之后,其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而且患者的腹胀、恶心、乏力、呕吐等症状基本消失,肿大肝脏缩小、黄疸逐渐消退、谷氨酰转移酶迅速下降。结论: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占武;刘海涛;赵小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经十二指肠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8例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以十二指肠镜下胆道金属支架(endoscopic metal biliary endoprothesis,EM-BE)置入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参与本组实验研究的18例患者中,有17例行以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成功,成功率为94.40%,1例未成功是由于患者为十二指肠乳头癌,癌肿过于巨大促使操作空间过小,无法插管,该患者后行以PTCD引流术。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术后一周内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13例,占总比例的72.20%,明显下降4例,占总比例的22.20%,总有效率为94.40%;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个月,支架维持通畅时间平均为(9.60±2.40)个月;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61.10%(11/18)和27.70%(5/18)。除1例患者黄疸指标无下降外,其他17例患者均在住院1W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指标下降,且全身瘙痒感明显减轻,食欲增加。结论: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以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与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此外,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经济性强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杞映华;赵磊;李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