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治疗宫腔粘连的护理措施分析

胡彦萍

关键词:宫腔镜, 球囊导尿管, 宫腔粘连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治疗宫腔粘连的护理措施。方法:统计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3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的治疗情况,阐述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以及心理疏导和出院指导的意义。结果:本组数据中治疗总有效率91.3%,术后3个月67.0%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安全有效,正确实施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在诊治鼻腔鼻窦真菌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镜技术在诊治鼻腔鼻窦真菌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非变态反应性真菌鼻窦炎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行以常规诊治方式;实验组30例患者行以鼻内镜技术进行诊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一年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变态反应性真菌鼻窦炎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鼻内镜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手术过程对患者的伤害,缩短诊治时间,减少预后复发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赵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观察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5%(30/40)。实验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使老年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为广泛。

    作者:凌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漷县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探讨漷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60岁以上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现状,分析干预健康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漷县镇240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随机调查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结果:通过对2400名漷县镇60岁以上老年人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有1017例,患病率是43%,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的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的主要心血管疾病是高血压,发病率高,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在于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进行早期的生活行为干预及用药治疗,通过健康体检及社区诊断来改变高血压的首诊发现方式,早期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进一步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工作,努力提高60岁以上老年居民高血压防治水平。

    作者:张士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肥胖病人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肥胖病人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护理特点,为提高此类患者术后复苏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术后入复苏室的择期全麻病人160例,其中包含肥胖组(F)40例和正常组(N)120例,记录术后复苏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措施及转归。结果:肥胖组(F)术后躁动、缺氧乃至重新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组增加,术后对其进行复苏护理,所有患者均得以清醒且各项体征都恢复正常后送回病房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临床复苏率为100%。结论:肥胖病人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间并发症比正常体重病人并发症发生率高,故此对此类病人应该更加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护理,以此确保复苏护理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肠梗阻手术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析护理工作的质量对肠梗阻手术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地护理措施。结果:42例患者后全部痊愈出院,在护理满意度方面,38例患者表示对我院的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其余4例患者对我院的护理工作表示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100%。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住院时间在6到23天之间,平均时间为(15.2±2.3)天。结论:护理工作的质量对于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应该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为患者进行水以及电解质的补充,同时还需要好患者的肠胃减压护理,留意患者切口处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引流,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肠胃功能并控制病情的变化,争取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言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研究

    探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更年期妇女的影响,文章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到院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女性80例,将病例组按照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两组妇女的更年期综合征情况,结果是观察组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对女性更年期的综合征影响要大于常规健康教育。

    作者:王永雅;范莉芳;周玲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细节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中作用的探讨

    目的:讨论护理管理对于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跌倒的效果,以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50例住院患者发生意外跌倒事件的原因,采取一系列的细节护理管理,观察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细节护理管理措施,护士的风险意识明显增强,无一例患者发生跌倒。结论:将护理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可显著降低其意外跌倒的发生率,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20例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外抽取120例健康体验中心体检居民作为对照组,使用 Lgistic对观察组患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别、饮酒、吸烟、房颤、高血压以及家族史等。对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别、饮酒、吸烟、房颤、高血压、家族史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对于脑梗死患者,提供给健康教育与体检居民健康宣传有实质性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脑梗死患者起到防范危险源的作用。

    作者:李国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肩难产的预估与处理

    目的:根据我院妇产科的临床经验,浅谈肩难产的预估及处理。方法:对吴忠市妇幼保健院自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165例肩难产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互相交流总结临床经验,能够使肩难产及时解除。总结:早期预估准备及正确处理肩难产可降低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马玲燕;徐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2013年1月入住我院的138例经胃镜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的患者D2根治术的治疗方案,给以观察组的患者D2根治术配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的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5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31.8%),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治疗胃癌临床疗效得到大大的提高,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武如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啶治疗感染后咳嗽20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5月我院门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200例,治疗组100例,给予孟鲁司特钠10 mg,每日1次及氯雷他啶1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对照组100例,给予咳必清25mg,每日3次,及氯雷他啶治疗1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疗程均为10 d。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根据咳嗽症状积分进行评分[1],观察两组治疗后10 d评分的改善率,评估疗效。结果:治疗10 d后评分的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啶可明显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症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盛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补肾活血祛痰方联合达因-35治疗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补肾活血祛痰方联合达英-35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高雄激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研究,明确补肾活血祛痰方联合达英-35治疗该病的疗效,探讨其机理,为临床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作者:唐海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加速康复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和分析加速康复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将我院进行了胃大部切除术的9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观察比较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恢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进行加速康复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临床价值较大。

    作者:张雅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护理

    报告1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内容,经过16天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好转出院。

    作者:杨文玲;肖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1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治疗,比较2组孕妇的引产效果、胎盘排出时间、出血量及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胎盘排出时间及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具有疗效显著、成功率高、损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42例下眼袋整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分析下眼袋整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下眼袋整形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以下睑外翻,下睑疤痕显露,眶下区凹陷,下眼睑两侧不对称,血肿,复视,感染及欠矫为常见,其原因多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引起,经处理后全部痊愈。结论:下眼袋整形术后的并发症,大多可针对其病因进行提前预防,大限度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邓传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20例胎膜早破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并分析胎膜早破对孕妇难产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随机选取我院同时期分娩的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1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孕妇的难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妇中出现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产褥病率、产后出血情况无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对于分娩和新生儿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保证新生儿的健康,降低难产率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积极的预防和处理胎膜早破。

    作者:刘小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时期做好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新医改不断深入,医院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档案管理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为切实提高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质量与水平,就必须根据目前医院的发展情况,结合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和手段,加强和规范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更好的满足社会和医院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任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的现状观察

    目的:对当前全市120院前急救与我院院内急救衔接的现状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院内急救队伍中成员的个人水平、工龄,以及120院前急救与我院院内急救的衔接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院内急救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41岁,平均工龄为8年,院内急救人员具有较高水准,但是当前我市120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中存在病例“断链”、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不利于患者的及时治疗。结论:当前我市在120院前急救和我院院内急救的衔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患者的及时治疗和康复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对120院前急救和我院院内急救进行优化和建设,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为患者的有效治疗和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艳君;梁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于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其对于提高乳腺癌护理质量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采用自编量表统计分析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社会行为问题及个人情绪问题。所有实验结果均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社会行为问题及个人情绪问题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睿光;冯彬;执湖仙;杨亦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