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影响临床护生教学质量的原因与对策

陆晓萍

关键词:临床实习护士, 教学质量, 影响原因, 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带教护生教学质量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制定实习计划,坚持岗前培训尤为重要,对当前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做认真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护生工作中的积极性与自律性有所改观,带教老师自身的素质跟带教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与临床护理质量随着提高。结论:明确针对实习过程中,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计划,改进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提高了护生的教学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并总结对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体会,为临床对乳腺纤维瘤手术进行围术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于我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3例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实验组63例。在对患者的治疗结束后将与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对结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对入院到手术期间的护理的评价上满意度明显较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高,且前者患者伤口愈合率较后者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围术期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和满意度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患者。

    作者:王立翠;顾小丽;王文丽;胡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制剂处方优化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制剂处方优化方法。方法:根据药典对中药类速溶片剂的制备要求进行制备,并设计正交实验探讨制剂中应用辅料的佳配比。结果:根据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制剂处方的要求,与实验结果对比,得到优的辅料配比为A1B1C1(即在药物制剂中加入20%的微晶纤维素,0.2g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和25%的羧甲基淀粉钠时),此时制得速溶片剂的崩解时间为30.1s,休止角为26.5,片剂的硬度为3.6。结论:通过调整辅料之间的配比可以达到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的质量要求。

    作者:王晏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洛赛克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脑血管病应激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洛赛克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脑血管病应激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脑血管病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平分两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洛赛克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洛赛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赛克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能有效改善脑血管病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且毒性低,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姚添兴;李丽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资料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方法。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其血肿清除率平均为80%以上。结论: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对高血压脑出血愈后恢复、降低死亡及致残率相当重要。

    作者:周配权;邢立举;翟秀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效果。方法:比较某院实施分层次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操作、理论知识评分及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分层次管理后,护理人员操作、理论知识评分较实施分层次管理前有明显提高(P<0.05),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医院临床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投诉事件发生率,对构建医患和谐关系,促进医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廖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只给于常规治疗。血液净化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模式,治疗量为40ml/kg,治疗持续时间为五到七天,根据病情需要定期更换滤器,根据患者凝血功能检查选用普通肝素抗凝或无肝素滤过。结果: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有70例病情明显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其中实验组为38例,对照组为30例,治疗有效率为分别为90%和7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1例由于合并糖尿病并发严重感染死亡,1例由于其他原因中途放弃治疗。对照组死亡5例,3例病情有所减轻但仍需进行重症监护治疗,2例中途放弃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等均有所下降,血清钙上升,但实验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在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和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使用。

    作者:李超;胡安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弧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治疗组组的患者给与胰岛素联合二甲双弧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则给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弧治疗,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表征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两个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含量和餐后2h血糖含量经检测,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治疗组的5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5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结论:两个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显著。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弧治疗的治疗组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恢复效果明显优于采用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弧治疗的患者,由此可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弧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消毒供应室对腹腔镜器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创伤小、伤害程度低、术后腹腔粘连概率小以及恢复快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手术的治疗和疾病的诊断技术领域。加强腹腔镜器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不仅是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的前提,也是完成腹腔镜手术的重要保证。如何提高腹腔镜器械的使用率,延长腹腔镜器械的使用寿命,成为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

    作者:金妮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尼莫地平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到2013年接收的8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尼莫地平,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视网膜的平均敏感度分别为(16.62±3.04)dB、(16.10±2.34)dB,有3例患者发生进行性视野损害,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2.42±2.36)dB、(10.56±2.47)dB,有10例患者出现进行性视野损害,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具有改善青光眼患者视力的作用,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振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院前急救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急救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院前急救的要求越来越高,迅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维持患者生命,防止继发损伤,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对院前急救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了院前急救护理质量。1存在的问题1.1沟通行为:①院前电话沟通:电话记录不详,没有询问患者的病情、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及患者所在的具体位置和联系电话:可能导致错派专科医师或救护车找不到地点耽误抢救时间,延误抢救危重患者的黄金时间;②现场急救时的沟通:不能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遇到到复杂、严重的病情惊慌失措,与患者交谈不注意掌握语言的语气和节奏;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无预见性,不能及时、准确向家属交待清楚;影响了院前急救的医疗工作质量;③转运途中的沟通:未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潜在的风险并取得理解同意才能转运,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交待搬运患者时的注意事项及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并发症,导致病情变化不能及时抢救:④与院内相关科室的沟通;不能与相关科室沟通及时做好手术或抢救准备,降低了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他们随机平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痊愈率达40%,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仅27%;干预组患者的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的高有效率仅60%。结论:干预组由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护理干预,不管是有效率和痊愈率都高于对照组。因此,护理干预有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

    作者:刘宏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选取72例80眼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36例40眼,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住院时间和视力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7.22%同对照组患者的75.00%相比,P<0.05;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视力状况,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中优质护理措施具有良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视力。

    作者:朱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从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110例,随即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使用厄贝沙坦治疗,而对照组则使用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经过8周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无统计学意义;疗效上,两组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情况都有好转,但是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73%(51例),而对照组统计之后总有效率只有81.82%(45例),两者有明显差异,两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统计可以知道,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这的推广使用。

    作者:申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措施针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选取100例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无疼痛心肌缺血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伴有疼痛心肌缺血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差异。结果:两组不同患者在护理方法下经过治疗后统计发现,有效率92%为观察组老年患者;有效率70%为照组老年患者总,护理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措施针对老年无痛性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可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胡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影响临床护生教学质量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带教护生教学质量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制定实习计划,坚持岗前培训尤为重要,对当前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做认真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护生工作中的积极性与自律性有所改观,带教老师自身的素质跟带教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与临床护理质量随着提高。结论:明确针对实习过程中,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计划,改进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提高了护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陆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2013年1月入住我院的138例经胃镜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的患者D2根治术的治疗方案,给以观察组的患者D2根治术配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的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5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31.8%),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治疗胃癌临床疗效得到大大的提高,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武如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护理

    报告1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内容,经过16天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好转出院。

    作者:杨文玲;肖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个性化分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个性化分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到我院就诊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统计表将所有患者平均分配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行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照吞咽困难分级分别采取分级康复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吞咽功能上都有良好的缓解,而在吞咽功能评价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性化分级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肖永静;任雪璞;杨民;赵晓宇;戎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宁波市婴幼儿超重、肥胖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宁波市婴幼儿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婴幼儿超重、肥胖制定相应有效解决方案。方法:按照分层整群的抽样原则在宁波市抽取月龄为一个月的婴儿1070例,并进行随访,分别在儿童3月龄、6月龄、8月龄和18月龄时进行生长评估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儿童在18月龄时生长评估结果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出生体重(OR=1.00)、固体辅食添加时间(OR=1.23)、父母至少一方肥胖(OR=31.43)、母亲患有妊娠期疾病(OR=36.20)是婴幼儿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预防婴幼儿超重、肥胖应该从妊娠期开始,同时做好产妇和儿童的保健工作,降低婴幼儿超重、肥胖的发生率。

    作者:杨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胃上部癌患者采取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胃上部癌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类型分为全胃组(41例)与近端组(50例),其中全胃组患者采取全胃切除术治疗,而近端组患者采取近端胃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皆随访1年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随访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感染、肺炎、腹腔积液、吻合口瘘、肠梗阻发生率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近端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全胃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胃组随访1年生存率为75.61%(31/41),对照组则为68.00%(34/50),两组随访1年生存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上部癌患者采取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可取得相似的效果,安全性皆较高,为此具体的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处理。

    作者:黄柏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