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廖艳萍

关键词:分层次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效果。方法:比较某院实施分层次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操作、理论知识评分及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分层次管理后,护理人员操作、理论知识评分较实施分层次管理前有明显提高(P<0.05),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医院临床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投诉事件发生率,对构建医患和谐关系,促进医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2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导诊护理患者2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1月-2013年1月作为对照组,2013年2月-2014年2月作为研究组,各自1100例患者。研究组开展门诊细节服务管理,而对照组未开展门诊细节服务管理,采取自制门诊导诊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服务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值91.25±5.29分,对照组则为83.64±8.71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门诊导诊护理中的细节服务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余世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胫骨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胫骨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经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随机抽取来我院骨科就诊治疗的胫骨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的23例患者进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骨折合并踝关节损伤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切口妊娠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量、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清宫术出血量、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有效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静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例面神经减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显微镜对1例中耳乳突炎患者进行面神经减压术治疗,术后6月,根据临床症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无面瘫,耳鸣、听力障碍,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无死亡和致残发生。结论:显微镜下面神经减压术是治疗中耳乳突炎患者面神经管被破坏后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创伤小,面神经功能可完好保留,远期并发症少。

    作者:冯国泰;伍燕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分析我院从2012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自门诊及急诊收治的400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与骨质疏松患者的病例资料。病例选择男308例,女92例。年龄均在40~75岁之间。研究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与骨质疏松之间的相关因素。40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40-49岁,50-59岁,60-75岁,分别于同年龄组正常人群比较,骨关节病患者其峰值骨量与骨矿物质含量(线密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本组400例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大,各组峰值骨量和线密度也逐步减低。女性较男性骨量丢失明显,病人就诊也以女性为多。骨关节病组其峰值骨量和线密度均比正常同龄人低。结论:400例确诊为膝关节关节病患者的骨矿物质含量,发现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全身性骨质疏松,推测两者之间可能有某种内在联系,骨质疏松很可能是骨关节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王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健康教育实施的几点技巧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而健康教育的实施技巧,直接影响着病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在实施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技巧,是获得健康教育成效的关键环节。医院开展健康教育也是促进医院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是现代护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使病人较系统地了解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从而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自我保健技能,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春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保证护生实习质量。方法:分析护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结果:显著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增强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结论:护生在实习中扎实的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有效防范了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丹;赵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普外科实习带教中问题式学习法的应用

    普外科是医疗单位单位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一个优秀的普外科医生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逐渐成长,然而,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们来说,还远远不具备这些临床经验,即便他们在学校可能已经掌握了相当大量的医学知识,但是这对于一个普外科医生来说还相差甚远。如何快速高效的让实习生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是需要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解释了问题式学习法的概念,并且分析了现今实习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不足,后提出通过问题式学习法来提高实习生的能力。

    作者:许威;时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刺推拿综合方案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刺推拿综合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可推广应用。

    作者:伍钰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解析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病人重要的合并症之一。肾脏所有的结构,从肾小球、肾血管、肾小管直至肾间质,可以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和临床意义,包括与代谢异常有关的肾小球硬化症,细动脉性肾硬化症、以及感染性的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但其中只有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故又称为“糖尿病性肾病”。自从胰岛索应用以来,糖尿病人的急性合并症有所下降,糖尿病病人寿命延长,但糖尿病人的慢性合并症逐渐增多,病程在10~20年的病人,无论年龄多大,约有50%发生临床肾脏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往往是进行性发展直到肾功能衰竭。本文就 DN的早期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作一探讨。

    作者:王月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论医患纠纷的范畴界定与理论定位

    医疗行为有一定的试验性和人身侵害性,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这种侵害的风险也在加大。所以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自然会产生医患纠纷。在我国,医患纠纷正不断增多,如何正确规范医患关系,平等地保障医患双方的权益,妥善处理医患纠纷,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法律课题。本文探讨了医患纠纷的范畴界定与理论定位。

    作者:夏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并总结对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体会,为临床对乳腺纤维瘤手术进行围术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于我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3例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实验组63例。在对患者的治疗结束后将与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对结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对入院到手术期间的护理的评价上满意度明显较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高,且前者患者伤口愈合率较后者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围术期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和满意度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患者。

    作者:王立翠;顾小丽;王文丽;胡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的研究及护理分析

    目的:对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20例,通过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引起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产生产后抑郁症的因素有身体、生理、心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体特征等的因素。讨论:产生产后抑郁症的因素有很多,不但对产妇本身健康存在不良影响,还会对婴儿的发育、行为、情感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对产后抑郁症进行有效的护理,缓解患者的产后抑郁症至关重要。

    作者:龙海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例奥沙利铂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第三代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奥沙利铂无论是单用药还是联合其他用药等,均表现出高效率性和高安全性[1]。奥沙利铂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而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较为罕见[2],虽然奥沙利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比较罕见,但一旦发生,致死率非常高。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时,需特别注意观察及护理。我科收治的1例结肠癌患者在行 mFOLFOX6方案时,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经积极的抢救及护理,症状全部缓解,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陈晓玲;王明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预防产褥期抑郁症

    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受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及妊娠躯体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孕妇的精神关怀,利用孕妇学校等多种渠道普及有关妊娠、分娩常识,减轻孕妇对分娩的紧张、恐惧心情,完善自我保健。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对孕妇产前、产时、产后进行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产褥期抑郁症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脑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8例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救治和精心护理,好转55倒,死亡3倒。结论:脑出血发病急,病情危重,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良好的护理对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20例胎膜早破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并分析胎膜早破对孕妇难产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随机选取我院同时期分娩的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1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孕妇的难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妇中出现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产褥病率、产后出血情况无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对于分娩和新生儿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保证新生儿的健康,降低难产率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积极的预防和处理胎膜早破。

    作者:刘小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有33例康复出院,5例死亡,其中4例患者是由于双侧高度气胸合并纵隔气肿,进而引发心肺功能衰竭,终死亡,1例患者是由于重度肺部感染而终导致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且临床体征极易被忽视,所以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胸腔闭式引流、胸穿抽气等,是极为关键的。

    作者:施树标;岳锐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防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干预

    目的:研究目前手术室干预护理工作,检验其干预护理方法以及质量。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98例患者,其中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另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49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采用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分组研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63%,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9.2±0.01)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2.1±2.3)分,则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断完善预防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胡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其中糖尿病足和非糖尿病足各50例。将糖尿病足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非糖尿病足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压和血糖的长期控制,并严格控制和治疗慢性并发症,对糖尿病病足的预防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春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