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振果
目的:分析并研究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所医治慢性泪囊炎患者120例(124眼)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人工鼻泪管,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试验的12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4例患者植入失败,116例有效,有效率为96.67%。通过术后随访发现,溢泪明显消失、泪道畅通110眼,有效率为88.71%;溢泪无改善、泪道不畅通14眼,无效率为11.29%。并发症:早期患者:泪囊处出现积血;晚期:鼻泪管出现堵塞现象,且出现2眼鼻泪管脱落。结论:借助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操作简便、安全、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文朝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当前,心血管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心内科医师所熟知,但关于非心血管药物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影响的报道却较为少见。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非心血管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促使临床医师加大对非心血管药物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影响的关注力度,从而在用药中使其影响尽量小化。
作者:朱绍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结核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1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1例因肺结核死亡;1例自主拒绝完成疗程治疗;1例因各种原因自行停止用药;1例在随访过程中丢失;17例(80.9%)治愈,本治愈率为80.9%。结论:老年人肺结核的症状不典型,且存在多种并发症,因而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治存在较大困难。对此基层医院需要定期组织老年人进行体检,高度重视疑似患有肺结核的老年人,对疑似患者进行连续查痰,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减少肺结核死亡人数。
作者:雷启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妇外科行子宫切除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患者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经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后,10例患者伤口均无渗液溢出,5-10d后有新鲜肉芽生长,10-20d后切口愈合。随访5个月后,10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或复发的情况。结论:对于子宫切除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患者,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及时有效的健康宣教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术后伤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
作者:李树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产后访视在改善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以我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5月-2013年11月接收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产后常规护理组和产后访视干预组两组,每组各25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给予在院时期产后常规护理,产后访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加用产后访视干预。自制健康调查评价表,对两组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产后访视干预组在围生期护理健康调查评价表中的各种维度指标得分都明显比产后常规护理组高,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访视对改善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沈晚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54例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76例,占92.7%,而对照组治愈57例,占79.2%,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外固定器在对四肢骨折进行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临床中采用外固定器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结束之后的回访中,所有患者的恢复情况均符合治愈的标准,无一例患者出现骨折部位二次错位或者畸形的情况。结论:临床中运用外固定器的方式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固定效果相对较好,为今后创伤的处理提供便利条件,显著提高了骨折愈合的几率。
作者:秦凯;朱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保证护生实习质量。方法:分析护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结果:显著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增强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结论:护生在实习中扎实的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有效防范了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丹;赵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瑞芬太尼用于妇科外科短时间手术麻醉维持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择本院于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进行短时间手术的患者6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维持麻醉,再对两组方法应用于妇科外科短时间手术麻醉维持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瑞芬太尼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应用芬太尼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短时间手术麻醉维持中时,具有操作简单、麻醉诱导快、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诸多特点,值得于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冯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产后访视过程中产妇与新生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714名产妇及新生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上门访视的访视对产妇与新生儿存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存在的情况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对714名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后,主要存在母乳喂养、脐带脱离延迟、会阴伤口感染、新生儿黄疸以及新生儿红臀等问题。结论: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能够及时为产妇及家属提供帮助,并提升新生儿生活质量,降低母婴产后发病率,促进母婴身体健康。
作者:江华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社区综合干预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98例,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86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社区综合干预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资料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值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6%),P<0.05。结论:采取社区综合干预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作者:余旭丽;金承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肛周脓肿采取一期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08年5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肛周脓肿的病人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切口引流手术,干预组对病人采取一期根治手术,对干预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干预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周脓肿采取一期根治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使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肛周脓肿的患者行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有47例患者痊愈,有3例患者出现肛瘘,进行二次手术后痊愈。结论: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肛周脓肿,具有成本低、手术次数少、患者痛苦少、不影响肛门功能、不易发生肛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从心理护理、饮食治疗、对症护理、用药护理、休息与活动、病情观察与生活护理、并发症等方面,对慢性肾衰非透析疗法患者的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通过对一例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护理,提高护士对此病的认识,认为早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各项生化指标,加强护理评估和干预,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才能避免低钠血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无痛护理理念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无痛护理理念,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和术后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且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总有效率分别为84.0%和9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痛护理理念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并且还能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杨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辖区内37例慢阻肺患者进行劝导戒烟、合理营养、家庭氧疗、呼吸功能锻炼、心理支持等康复指导,效果分析,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作者:廖云娥;王素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的胆囊切除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胆结石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2例,将其分为逆行组和顺行组,逆行组由胆囊管开始切除胆囊,逆行组由胆囊底部开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手术后开腹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41±4.80天,明显久于腹腔镜组患者的14.98±1.07天;术后随访结果显示,逆行组患者穿孔率、发热率、置管引流、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79%、12.50%、5.36%、16.07%,明显高于顺行组的:0.00%、3.57%、1.79%、3.57%,在肠粘连差异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9397,P=0.0262)。结论:顺行性胆囊切除较逆行性胆囊切除手术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较传统的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在胆囊切除方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喻贵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从普外科使用抗生素探讨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方法,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3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不同时间及方式使用抗生素发生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本组327例手术患者,切口甲级愈合305例(93.27%),平均住院11.5天。22例发生切口感染(6.73%),Ⅰ类切口发生感染3例(1.36%)、Ⅱ类切口6例(2.73%)、Ⅲ类切口13例(5.91%),平均住院16.5天。结论:普外手术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时间,做到合理用药,能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刀仕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院管理是卫生改革发展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本文就医院管理规范化进行探讨,主要从:医院管理规范化的原因;如何进行医院规范化管理;医院管理规范化的成果三方面就行研究,采用文献回顾式方法,对现行医院管理进行分析讨论,以供读者借鉴。
作者:王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