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启渊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病人重要的合并症之一。肾脏所有的结构,从肾小球、肾血管、肾小管直至肾间质,可以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和临床意义,包括与代谢异常有关的肾小球硬化症,细动脉性肾硬化症、以及感染性的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但其中只有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故又称为“糖尿病性肾病”。自从胰岛索应用以来,糖尿病人的急性合并症有所下降,糖尿病病人寿命延长,但糖尿病人的慢性合并症逐渐增多,病程在10~20年的病人,无论年龄多大,约有50%发生临床肾脏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往往是进行性发展直到肾功能衰竭。本文就 DN的早期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作一探讨。
作者:王月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受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及妊娠躯体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孕妇的精神关怀,利用孕妇学校等多种渠道普及有关妊娠、分娩常识,减轻孕妇对分娩的紧张、恐惧心情,完善自我保健。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对孕妇产前、产时、产后进行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产褥期抑郁症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搜集整理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56例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在进行了去骨瓣减压的手术之后出现脑膨出的患者有41例,占患者总数的比例为73.2%,根据研究发现在手术之前受到广泛的脑挫裂伤以及弥漫性脑肿胀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新的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灶扩大以及脑积水合大面积脑梗死等症状并进一步造成患者颅内出现感染是导致患者在术后发生脑膨出症状的主要原因。患者术后出现脑膨比率和其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Spearman=0.990,双侧P=0.000)。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在进行了去骨瓣减压术之后发生脑膨出的比率较高,为了减少此类症状的出现要求医务人员在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时对各项手术指征进行严格的把关,并对术后容易出现的各类颅高压的并发症进行及时的防治。
作者:周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于我院诊治的32例乳腺癌患者在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当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的费用和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等。结果: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明显比一般护理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明显增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当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少,说明临床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执湖仙;杨亦颖;冯彬;黄睿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了临床手术治疗肱骨中下1/3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有关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肱骨中下1/3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患者,分为手术组(30例)和非手术组(10例),治疗方法分别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经验。结果:在临床治疗中,40例患者中接受内固定手术或中转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36例,约占总人数的90%。结论:临床治疗肱骨中下1/3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患者时,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应注意宜尽早对患者进行手术。
作者:彭学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通过全方位多组合的集束化护理来预防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和坠床。跌倒和坠床是老年患者经常发生的意外事件,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后不仅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能力,增加患者及家庭的痛苦和负担,更成为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
作者:戴彬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从理论学习向临床工作转变的一个关键阶段,是对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的过程。临床带教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部分,其质量体现了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方妍;周晓娟;方储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讨论护理管理对于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跌倒的效果,以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50例住院患者发生意外跌倒事件的原因,采取一系列的细节护理管理,观察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细节护理管理措施,护士的风险意识明显增强,无一例患者发生跌倒。结论:将护理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可显著降低其意外跌倒的发生率,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采取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09年5月-2013年4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有腹部开放性外伤的病人一共有69例,对69例病人采取腹腔穿刺手术结合常规手术治疗,对手术治疗效果、手术以后相关并发症以及伤口恢复给予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本文一共69例病人,其中治愈一共有43例,占总体的62.31%;好转一共有26例,占总体的37.68%,临床总体有效率为100%。病人伤口恢复情况良好,手术以后出现切口感染一共有1例,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采取腹腔穿刺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发生相关并发症的机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啟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儿童保健工作非常重要,现阶段我国社区中儿童保健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但是计划免疫却相对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计划免疫的实施带动其它儿童保健服务项目的发展,使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效率以及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得到相应的提升。
作者:吕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药品质量标准是政府管理药品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医药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为公众健康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科学监管服务。把好药品质量关,药品标准更应具有科学性、统一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就我们在基层药品检测中的一些问题供参考:1提高部分药品质量标准的可控性药品的基本属性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药品标准分为药典和其它国家标准,加快完善药品质量标准,提高药品质量标准的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陈旧、单一、专属性不强的药品质量标准已经不能完全控制药品质量和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如表1缺泛自身定性或定量的质量控制指标,只是对制剂原则的规定,药品内在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给患者用药缺泛心理安全保障。
作者:舒娟;杨胜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气腹压力对老人及年轻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0例 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其中40例19~47岁(Y组),40例64~77岁(L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同一全凭静脉麻醉方法,气腹压力设置为12mmHg。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动力学监测仪,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Drager麻醉机进行呼吸参数监测。分别记录气腹前5min(T0)、气腹后10min(T1)、气腹后30min(T2)、放气后10min(T3)的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Ppeak)、潮气量(VT)的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T1、T2时两组MAP、SVR、PETCO2、Ppeak均显著升高(P<0.01),CI均明显下降(P<0.01),T3时两组MAP、CI、SVR、HR、PETCO2、Ppeak恢复到T0时;T1、T2时L组 HR明显快于,CI明显低于,MAP、SVR、PETCO2、Ppeak明显高于 Y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同样的气腹压力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明显,因此有必要在术中检测其血流动力学以提高安全性。
作者:马迅;杨立财;哈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6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较开腹手术效果更佳,安全性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吴国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要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本院选取8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综合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等,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以及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措施,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两组患者临床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2.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0.0%、7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方式治疗效果明显,疗效迅速,能够有效的清除幽门螺杆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作者:尤忠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病因素及防治体会。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间接受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356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术后吻合口的愈合情况。结果:356例患者中,2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14%,其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0.56%。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于手术技术、胸腔内积液感染、吻合口处愈合情况及术中处理方式等均与之关联,提高手术水平、改进吻合方法能够有效预防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张国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难治性痛风患者应用非诺贝特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诊的难治性痛风患者共31例,在饮食指导、降尿酸及清除肾结石等常规治疗的条件下,给予非诺贝特胶囊服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 UA、TG、TC和 SCR等指标水平进行估测。结果:31例患者治疗后,有27例达到理想水平(UA≤360umol/L),治愈率是87.1%。治疗后,除SCR指标外,其 UA、TG与TC水平均要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治疗期间均无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且B超复查提示无肾结石产生。结论:为难治性痛风患者应用非诺贝特治疗有理想的近期疗效,且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郑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前术后抗感染治疗情况。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8日到2014年5月28日之间来我院就诊的11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组探讨,其中55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实验方法,剩余的55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经过治疗后对比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腹痛腹胀情况及治愈率。结果:使用联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的实验组患者治愈率高达95%。结论:急性化脓阑尾炎手术治疗采取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方式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宇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中采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60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护理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首次排胎便时间与日均排黄便次数均不及观察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一项重要的公益卫生服务工作,通过对社区老年人的体检,可以使我们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估。按照国家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和上级机关统一部署,2012年5月始,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常态化和集中体检的工作方式,完成了本社区内共1866名老年人的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为更好的对老年人健康问题开展系统、连续的社区调查、资料收集,我中心领导专门成立了社区全科门诊,集中管理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和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结合体检工作,从中初步总结出了西街社区老年人慢病和生活习惯的相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家庭和电话随访,开展了全科门诊规范化治疗的工作。
作者:张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2月65例恶性肿瘤病人行自体DC-CIK细胞治疗,在整个疗程中给予其心理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安全完成DC-CIK治疗过程,顺利出院。结论:在 DC-CIK细胞疗法治疗期间全程给予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度,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谭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