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气腹压力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马迅;杨立财;哈菁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气腹, 血流动力学, 老年人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气腹压力对老人及年轻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0例 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其中40例19~47岁(Y组),40例64~77岁(L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同一全凭静脉麻醉方法,气腹压力设置为12mmHg。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动力学监测仪,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Drager麻醉机进行呼吸参数监测。分别记录气腹前5min(T0)、气腹后10min(T1)、气腹后30min(T2)、放气后10min(T3)的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Ppeak)、潮气量(VT)的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T1、T2时两组MAP、SVR、PETCO2、Ppeak均显著升高(P<0.01),CI均明显下降(P<0.01),T3时两组MAP、CI、SVR、HR、PETCO2、Ppeak恢复到T0时;T1、T2时L组 HR明显快于,CI明显低于,MAP、SVR、PETCO2、Ppeak明显高于 Y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同样的气腹压力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明显,因此有必要在术中检测其血流动力学以提高安全性。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7天后血肿体积为(20.1410.08);治疗14天后,血肿体积为(12.038.1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疾病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问题与管理对策

    依据医院在疾病治疗中抗生素的相关管理问题,本文针对大多医院在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且对其不合理的使用现状和主要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强调加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必要性。其首要任务则是对抗生素的应用和管理提出合理有效的基本对策,以达到使院方药剂管理人员能够正确认识抗生素应用和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的目的。

    作者:龙加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选择。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18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4例产妇中,134例行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达73.88%,无子宫疤痕破裂情况出现,试产失败35例,改行急诊剖宫产。50例产妇行择期剖宫产,手术指征均为社会与个人因素。结论:目前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主要是手术方式,风险较高,所以提倡引导分娩,主要是为了保证分娩的安全性。

    作者:李荔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80例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采用经典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应用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通过分组护理,观察组的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舒适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有效提升护理舒适度以及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细节管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102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1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画着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采用细节管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秀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留置针在农用旋耕机刺伤抢救及转诊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农用旋耕机刺伤致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抢救及转诊过程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旋耕机损伤不同部位开放性骨折患者16例,利用对比法观察静脉留置针在机械性损伤伴休克及躁动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穿刺部位、针头脱出等情况。结果:在应用静脉留置针8例患者中,均未有药液渗漏、针头脱出,途中固定稳妥,患者顺利转诊到医院救治。结论:静脉留置针在急救机械性损伤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适合院外急救及途中转诊的患者。

    作者:杨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复杂性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复杂性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牙体缺失患者,按照患者的心理状况、身体状况和口腔等,选择不同类型复杂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体250件,经3~4年的随访,通过电话方式嘱咐患者有问题随时复诊,记录患者局部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复杂性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为97.2%,不满意度为2.8%。结论:按照患者不同的牙列缺损情况,合理选择修复体,可取得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的中医临床体质类型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与中医临床体质类型相关性,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收集小儿湿疹110例、荨麻疹70例、丘疹性荨麻疹110例,获取年龄、性别、中医体质等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湿疹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荨麻疹多见于1~3岁小儿,丘疹性荨麻疹12岁以下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男性比重高于女性;所有患儿肺热阳盛42.41%、痰湿腻滞33.45%,阴虚燥红18.62%,气虚倦怠4.48%,阴虚迟冷1.03%,丘疹性荨麻疹肺热阳盛率44.55%高于湿疹36.36%,荨麻疹痰湿腻滞27.14%率低于湿疹36.36%、荨麻疹2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热阳盛型患者年龄集中在0-6月、19-24个月,痰湿腻滞分布较均匀,阴虚燥热集中在0-6月;0-6个月、19-14个月肺热阳盛率高于痰湿腻滞、阴虚燥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发生与年龄、中医体质有关,疾病的发生又可能体质形成有关;出生6个月内是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高发时期,多见湿疹;6-24个月,是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高发时期,至24个达到高峰,可能与儿童活动能力增强有关;24个月后发生率持续下降,多见获得刺激源后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应加强教育干预;患儿6个月内多见肺热阳盛,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质会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变化与变态反应性片皮肤病发生有关。

    作者:崔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使用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板方法治疗股骨踝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至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期间参与治疗的股骨踝间骨折患者20例,使用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板方法,对股骨和股骨踝进行固定支撑,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患者的膝关节能够良好的活动,优7例,良8例,中2例,差3例,优良率为85%。结论:股骨踝间骨折患者进行股骨远端外侧锁定板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消除膝关节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叶银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免疫磁分离结合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目的:探究免疫磁分离免疫磁分离结合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大肠杆菌 O157∶H7的实验室效价。方法:将我院检验科保存的抗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用胶体金标记为标记抗体,在利用抗大肠杆菌 O157∶H7多克隆抗体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用免疫磁分离分离待测样本后结合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中的大肠杆菌 O157∶H7,观察比较单纯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免疫磁分离处理后再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灵敏度和检出情况。结果:纯培养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单纯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在浓度为7.6×104 CFU/mL 菌液呈弱阳性,表明检测低浓度为7.6×104 CFU/mL。而免疫磁分离结合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浓度为7.6×103 CFU/mL既可检测为阳性。大肠杆菌 O157∶H7培养基中37℃培养5h后,单纯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呈(-);免疫磁分离后再用试纸条检测,结果呈(±)。结论:免疫磁分离结合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大肠杆菌 O157∶H7降低了细菌检出的底限浓度,提高了检出率。

    作者:顾培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基层医院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近几年来,护患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护患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如何有效避免护患纠纷,促进护患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是医院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总结了造成基层医院护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

    作者:冯林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行康复护理与心理护理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康复和心理干预,观察护理成效,探讨乳腺癌根治手术后的护理方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肿瘤科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康复护理。定期随访7-9个月,通过焦虑自评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通过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的生存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表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无差异,经过心理和康复护理后,干预组的心理和功能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伴有重要角色,有利于将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紊乱调整到心理平衡状态,对机体的康复和恢复功能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亦颖;执湖仙;冯彬;杨银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制鞋厂职业病危害分析及关键环节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了制鞋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存在环节,探讨适用于职业病危害分析与控制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对制鞋厂进行卫生学调查,对其使用的化学品以气质联用法找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生产环境浏定结果计算卫生评价指标和危害程度分级等客现指标,运用HACCP 原理,找出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控制点,提出科学、客观的预防控制技术。结果:该制鞋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正已烷等多种。粉尘包括矽尘、布尘和皮革尘。毒物和粉尘作业符合卫生标准,危害级别为0级,属安全作业;噪声超标的场所占22%,危害级别为Ⅰ级,属轻度危害作业。针对危害情况,从工程防护、个人防护、管理防护三方面提出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实施监控。结论: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用于鞋厂职业病防护基本有效,为预防!控制和监督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文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联合MTX治疗异位妊娠

    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对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血β-HCG值在用药5d后开始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的血β-HCG值在用药10d后开始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方式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经济性强等诸多优点,并且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的保守性治疗手段。

    作者:康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于我院诊治的32例乳腺癌患者在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当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的费用和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等。结果: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明显比一般护理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明显增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当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少,说明临床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执湖仙;杨亦颖;冯彬;黄睿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例奥沙利铂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第三代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奥沙利铂无论是单用药还是联合其他用药等,均表现出高效率性和高安全性[1]。奥沙利铂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而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较为罕见[2],虽然奥沙利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比较罕见,但一旦发生,致死率非常高。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时,需特别注意观察及护理。我科收治的1例结肠癌患者在行 mFOLFOX6方案时,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经积极的抢救及护理,症状全部缓解,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陈晓玲;王明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切口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20例骨折患者中,12例发生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率为10%;对12例发生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患者进行检测,在其送检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8株,其中,1例出现双重感染,包括13株革兰阴性菌,占72.2%,革兰阳性菌为5株,占27.7%;手术切口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和手术时间具有直接关系。结论:为降低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医院需加强对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监控力度,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才能积极实现对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作者:戴淑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失败原因研究

    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修复前牙失败的原因,为临床修复前牙提供更好思路。方法:选择我院103例(121牙)前牙修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12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随访发现,121个修复患牙中14个失败,其中修复体折断、脱落5例,修复体变色3例,继发龋2例,牙髓炎2例,根尖周炎1例,牙龈炎1例。结论:通过分析,认为修复操作不规范、适应证选择不当是导致前牙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正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女性心理障碍的自我超越疏导

    心理障碍的自我超越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女性常见的心理障碍有自卑、嫉妒、脆弱、屈于家庭、容易动怒、依赖等。骄傲自己、开阔胸怀、展示魅力、开创事业、调节情绪和增强自信是女性心理障碍自我超越疏导的基本策略。

    作者:高毓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改良法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法开放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不服中药。结果:按照 Heiscocici功能对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克氏针法配合中药治疗,优良率达到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论:对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克氏针内固定并配合中药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昆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