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玲玲;何志球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辨证施治给予汤剂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联合甲硝唑灌肠治疗.治疗28d(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痊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2.3%、46.2%,对照组分别为71.8%、15.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九味羌活汤治疗湿热型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复方九味羌活汤治疗,对照组30例用妈富隆治疗.治疗3个月后再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止血时间、月经规律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控制时间、月经规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九味羌活汤对湿热型子宫异常出血疗效与西药妈富隆相当,但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汤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望诊在四诊中居于首位,尤昭玲教授巧用望眼识巢、人中诊巢、望唇辨膜、望舌识瘤、面色察巢、鱼际观宫、望形巢7种方法观形察色辨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作为妇科疾病辨证施治的依据.
作者:王肖;尤昭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在牵引下予手法调整结合McKenzie疗法对颈椎生理弧度变直、反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颈椎生理弧度变直、反弓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牵引下手法治疗,治疗组加用Mckenzie疗法.对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DR片颈曲测量法(Borden)C值进行比较分析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颈曲C值改善程度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及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 <0.05);两组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差值及治疗3个月与治疗1个月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牵引下手法治疗对颈椎变直、反弓有确切疗效,McKenzie疗法能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并有长远效果.
作者:陈礼彬;李世刚;曾科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92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隔姜艾灸神厥、中脘、足三里(双)、公孙(双)等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1%,与对照组的80.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痛程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梁艳妮;梁秋明;朱石宝;陈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竹叶青蛇是中国十大毒蛇之一,属蛙科螟亚科,管牙类毒蛇,既往人们普遍认为竹叶青蛇毒性较低,被其咬伤不会造成重大伤害,因而容易被轻视.既往研究显示,一条竹叶青蛇的毒量大大低于一个成年人致死量[1],但临床上遇到的病例与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近2年在本市区内发生了3例竹叶青蛇咬伤的病例,在住院期间突然病情恶化而终导致抢救无效死亡,故对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还有多例竹叶青蛇致伤患者出现明显溶血反应而导致病情危重,经过积极治疗病情能顺利康复,现将其中1例报告如下.
作者:喻玲玲;何志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坤泰胶囊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单用甲硝唑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阴道细胞成熟指数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 (P <0.01).两组治疗后阴道细胞成熟指数组间比较,治疗组底层细胞明显减少,表层细胞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底层、表层细胞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坤泰胶囊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李姣;林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小柴胡汤源于《伤寒论》,是张仲景治疗少阳证的主方,有和解少阳枢机、清热调气补虚之功.当代临床上对其应用远远超出了原方的使用范围,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等,近年来在肿瘤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升降散源自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所载的内府仙方,后经清代陈良佐改分量、变服法,更名为陪赈散,再经杨璇于《伤寒温疫条辨》二次改名为升降散[1],之后得以广泛流传.杨氏强调了升降散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将其推为治疗瘟疫的首要方剂,指出“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言状者,此方主之”.
作者:王园园;周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肯定.
作者:张健;李海涛;陈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1].早期识别利于提高社会和非精神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同时需患者及早去精神科就诊,使疾病得到有效治疗,早期康复.现就1例典型临床病案报告如下.
作者:赵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撬拨复位经皮穿针“△”形交叉固定治疗胫(腓)骨下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胫(腓)骨下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配合撬拔复位经皮穿针“△”形交叉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胫(腓)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所需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减少,下地负重时间提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配合撬拔复位经皮穿针“△”形交叉固定治疗胫(腓)骨下端骨折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何乐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银杏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的对策.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医药学期刊中有关银杏资源现状、开发利用情况及科研技术新进展的报道,并予以分析.结果:银杏资源开发中存在原材料利用率低;提取工艺不过关,有效成分低;质量标准不统一;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的残留可能带来毒副作用等问题.结论:积极开展银杏资源的综合保护和合理开发工作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作者:郑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总结刘家义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归纳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为外感寒凉、情志刺激、饮食不节,伤及胃腑,致受纳运化失司,升降失常.辨证治疗,注重整体,脾胃共治,肝胃同调.脾胃虚寒治以温运脾阳、健脾益胃,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脾虚气陷治以健脾补气,方用补中益气汤、理中汤加减;肝失疏泄,肝胃不和,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燥邪伤胃治以养阴益胃,方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气滞血瘀治以行气活血,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蠡沟穴又名交仪穴,首载于《灵枢·经脉》篇:“足厥阴之别,名日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归属于足厥阴肝经,是肝经的络穴,起着沟通肝胆两经的作用.蠡沟是临床常用穴,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现对蠡沟穴命名、定位及功用主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关于命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因此,腧穴各有一定的部位和命名,而且腧穴的名称都有一定的意义,故孙思邈《千金翼方》载:“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作者:马凤君;王彤;卢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诺氟沙星胶囊合黄连素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结肠镜检查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0%,对照组为7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结肠镜检查积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较诺氟沙星胶囊合黄连素治疗效果更好,可资临床医师借鉴.
作者:朱中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研究不断进展,现已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如Fas、FasL、Bcl-2、Bax等,深入发掘因子通路机制对慢性胃炎的病机效应,已成为指导研究与治疗慢性胃炎的重要策略.现以Fas、FasL因子对慢性胃炎的各方面影响为重点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程臣;林寿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各20例.对照1组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对照2组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合葛根芩连汤治疗,3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末及治疗后第8周末IL-6、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第4周末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第8周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美沙拉嗪能使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作者:张理顺;李心茹;鲁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更详细地认识心衰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当代有代表性的中医各家治疗心衰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现综述如下.1 名医经验论述笔者导师关继华认为,心衰主要病机为心肾阳虚;主要病理改变为气虚血瘀;主要临床表现为悸肿咳喘;主要治法是温阳益气、活血利水.结合临床拟定了经验方,以参附汤、芪附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人参黄芪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组成温心汤.
作者:焦全林;关继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当归散对骨折早期局部血管内皮增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建立开放骨折髓内固定动物模型,分当归散组、生理盐水组.两组分别于术后第3、5、7、14、21d相同时间点每组各取6只处死,取股骨全长标本,观察大体标本骨折愈合情况,并在同一条件下摄正侧位X射线片,在无菌操作下快速取下骨折区组织,RT-PCR检测VEGFmRNA的表达.结果:VEGF mRNA在大鼠骨折第3天表达开始增强,当归散组术后第3天VEGF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7、14、21天当归散组表达较对照组强,第7天VEGF表达到峰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折早期当归散促进VEGF表达增强.
作者:张秀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1].临床上常见带下过多,其发病的主要病机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所致.湿邪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主要以除湿止带为主.但是对于带下病病程较久的病例,临床一味采取除湿止带法疗效较差.笔者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病程较久的带下病患者1例,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祁引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