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芬
目的:探讨在手术治疗患者中,采用手术室安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安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纠纷率、差错率均低于对照组;在环境设施、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各项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手术患者而言,手术室中应用安全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纠纷和差错的发生,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因形状似昆虫翅膀而得名,俗称"攀晴"或"胬肉攀晴"[1]。是眼表常见多发病。表现为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高,特别是复发性翼状胬肉再次手术,复发率明显增高,因手术损伤、术后局部炎症可刺激残留胬肉组织成纤维细胞和新生血管增生,致翼状胬肉复发[2]。我们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秦燕;刘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阿奇霉素对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诊的88例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进行临床治疗。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阿奇霉素对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可有效缩短患者各项症状的消失时间,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患者痛苦,同时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相对较低,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故值得在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司亚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 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小切口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髓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髓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即使用 pFNA 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出血量上均比对照组患者即接受 DHS 方法治疗有优势,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患者的低,且各项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 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短切口长度,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肾内科疾病在调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感染,这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而且感染具有双重性,感染严重会导致患者具有生命危险。因此,在对肾病内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对医院内的感染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护,尽可能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发生。
作者:曹玉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是一个国家、城市公民的整体素质和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的重要体现,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关系着人们身体健康与环境的发展状况,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随着执法力度的不断增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是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改进策略。
作者:陈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5例临床资料,与同期采用骨瓣开颅清除术25例比较。结果:25例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得到明显恢复14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采用骨瓣开颅清除术25例中得到明显恢复11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优于骨瓣开颅清除术。
作者:张少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3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复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对照组为6.4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治疗的持续进行,不良反应情况逐渐消失。结论:在治疗胃溃疡上,埃索美拉唑的溃疡愈合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且临床用药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作者:唐焕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1300例体检人群的血糖、血脂检测结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9月期间1300例来院体检人群,调查所有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包括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几项指标。结果:1300例体检人员中血糖异常的有79例,总胆固醇异常的150例,三酰甘油异常的317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的164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的179例。其中3组人员的三酰甘油异常人数多,5组人员的血糖异常人数多,3组人员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固醇、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人数多,与其他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高密度低脂蛋白胆固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会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增高。51岁-60岁人群的血脂异常率非常高。
作者:向小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寻中医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方药。方法:学习历代医家治法,总结自身临床经验。结果:对应临床急性期和慢性期总结出了两个组方较少,疗效较好的方药。结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根据临床分期进行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明显。
作者:廖咸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生薏米汤与维 A 酸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临床效果。方法:脾湿型扁平疣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使用生薏米汤口服,对照组使用0.1%维 A 酸乳膏外涂。结果:经过4周的临床观察,治疗组有效率76.0%,对照组有效率32.0%,两组有效率对照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部分患者出现局部刺激反应,停药或隔日用药后症状消失。结论:生薏米汤治疗脾湿型扁平疣的疗效优于维 A 酸。
作者:乔丹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产妇焦虑和抑郁心理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从我院妇产科收治产后焦虑和抑郁的产妇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对其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功能制的整体护理,给予实验组产妇全程责任制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焦虑和抑郁分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实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在焦虑和抑郁分值方面,实验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有焦虑和抑郁心理疾病的产妇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非常显著,在减少焦虑和抑郁情况发生率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作者:卫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羟甲唑啉滴鼻液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慢性鼻炎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 =45)和观察组(n =45)。对照组给予羟甲唑啉滴鼻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通窍鼻炎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为41.9%,明显低于对照组72.2%的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羟甲唑啉滴鼻液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慢性鼻炎疗效可靠,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雪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新生儿出生后常不能经口喂养,需要一段时间的静脉营养补给和药物治疗以维持其生理需要,因此建立有效、能较长时间使用的静脉通道意义更大。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在射线照相术和镇痛剂的辅助下,可以置入到新生儿体内,并可在体内保留很长的时间,对新生儿患者是非常有利的。
作者:蔡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落的护理效果,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之间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假体脱位发生率均大于观察组,P <0.05。经过及时的处理和手法复位,两组患者均痊愈且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假体脱位是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原因较多,与护理措施也有着密切关联,全面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关节脱位的发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的护理。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对我院诊治的1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在 B 超引导下行人流术,疗效满意,现回顾性分析病例。结果:12例均一次成功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次日在 B超引导下行人流术,术后血 HCG 下降理想,阴道出血少,3~4天后出院;一例因大出血行子宫楔形切除修补术。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疤痕妊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江海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效果。方法:选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2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 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应用于我院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杜妍华;肖颖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动脉瘤夹闭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在颅内动脉夹闭术后对照组进行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和药物治疗。实验组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比较两组不同方法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内脑血管痉挛人数10例。脑梗塞人数5例。有脑积水症状患者6例。对照组组患者内脑血管痉挛人数由20例。脑梗塞人数12例。有脑积水症状患者11例。经住院恢复治疗后,恢复情况比较理想的有45例。对照组恢复较为理想的有32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他并发症发病人数分别为4例,5例。P >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对抑制内脑血管痉挛、治疗脑梗赛,脑积水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再动脉瘤夹闭术后持续应用腰大池引流来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
作者:谭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盐酸多奈哌齐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治疗情况,分析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依照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膜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评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P <0.05)。结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使用盐酸多奈哌齐的治疗效果较佳,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潘高峰;杨影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