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蓉
目的:研究和探讨单纯阿昔洛韦静滴与阿昔洛韦静滴加 LED 红光局部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单纯阿昔洛韦静滴治疗),观察组(42例,阿昔洛韦静滴加LED 红光局部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阿昔洛韦静滴加LED 红光局部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芹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比较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月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部分性癫痫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n =100)和托吡酯组(n =100)。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托吡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0%和21.0%,卡马西平组分别为80.0%和42.0%,与卡马西平组相比,托吡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 均<0.05)。结论:托吡酯治疗部分性癫痫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卡马西平,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军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5例临床资料,与同期采用骨瓣开颅清除术25例比较。结果:25例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得到明显恢复14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采用骨瓣开颅清除术25例中得到明显恢复11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优于骨瓣开颅清除术。
作者:张少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单用他汀类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LVADD、TC、HR 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 /A 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0%,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比较两组间数据,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美托洛尔与他汀类药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可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内分泌类疾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第二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的分析和比较,挂插足患者在病房管理、患者管理等各方面的质量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6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3.18%,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促进内分泌护理工作的完善。
作者:靳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降低腹部手术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腹部手术治疗患者120例,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与1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护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缪巧红;梁亚贵;王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肺结核是目前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的范畴。当人的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就会被传染上,从而患上结核病,所以我们要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合理的饮食是我们维持身体健康状态的基础。肺结核患者则更需要注意饮食的搭配,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3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54随机分成三组各40例。A 组进行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B 组为活跃期硬膜外分娩镇痛,C 组为未镇痛自然分娩。分析三组不同时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以及母婴的影响。结果:A 组接入镇痛泵的临床效果优于其他两组为(1.6±0.5)分;宫颈口扩张的速度快为(4.1±0.7)min;活跃期的时间短为(127.9±62.1)min。结论:采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加快了宫颈口扩张的速度,缩短了活跃期的时间。
作者:祁雪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治疗产后出血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住我院的82例阴道分娩足月的妊娠产妇均分为2组,一种常规组应用缩宫素,一组研究组应用米索前列醇。常规组的产妇,分娩后给予静脉推注缩宫素,研究组的产妇在胎儿分娩后应用米索前列醇400ug 口服或塞入肛门。观察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两组进行比较。结果:2组观察比较,研究组较常规组2组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口服及肛门塞入的出血量低于应用缩宫素的常规组,差异有明显的比较。用于治疗产后出血有着明显的效果。结论:米索前列醇在对于治疗产后出血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且费用低,用药安全、方便。
作者:刘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析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有计划生育手术者25例,其中负压吸宫术者15例,宫内放置节育器者7例,有输卵管结扎术者3例,有计划生育手术史患者出现异位妊娠的几率为71.43%,而无计划生育手术史患者出现异位妊娠的几率为29.67%,二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导致异位妊娠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上在行计划生育手术时,应该严格掌握手术指证,并加强健康教育,从而有效降低异位妊娠率。
作者:彭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析 PDCA 循环的病案管理流程规范化。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患者的病案,其中31例手术患者病案,20例危重患者病案,整理分析质量问题,并利用 PDCA 循环进行比较。结果:PDCA 循环实施前的返修率是18%,实施后是3%,差异性显著(P <0.05)。实施前,80例甲类,占80%,14例乙类,占14%,6例丙类,占6%,实施后,98例甲类,占98%,1例乙类,占1%,1例丙类,占1%,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基于 PDCA 循环的病案管理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病案管理的质量,促使病案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发展,及时发现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有效措施,为医务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者:李佳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0年以来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儿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通过认真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区皮肤护理、术后Ⅰ、Ⅱ期护理、扩张器埋植区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加以保护,防止外伤。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扩张局部皮瓣时做好相应护理工作,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结果:本组40例患儿经治疗和相应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69个扩张器中外露和漏水各1例,无皮瓣坏死病例,皮肤功能恢复良好,外观、弹性、色泽俱佳。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非常的护理满意度为92.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叶道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患者尿潴留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骨科手术7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情况及膀胱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Ⅰ级15例(38.46%),Ⅱ级20例(51.28%),Ⅲ级4例(10.26%),尿潴留情况发生4例(10.26%);对照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为Ⅰ级9例(23.08%),Ⅱ级19例(48.72%),尿潴留情况发生11例(28.2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患者尿潴留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尿潴留情况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膀胱功能,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荣瑾;郭开今;李洪伟;张小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 COPD 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n =40)与观察组(n =40),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血气指标评价:干预护理前两组患者(PaO2及PaCO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护理后观察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干预后 FEV1及 FEV1/FVC 水平评价: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 FEV1及 FEV1/FVC 水平指标显著干预前(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观察组干预后FEV1及 FEV1/FVC 水平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护理前后学期指标,同时还可有效提升干预后 FEV1及 FEV1/FVC 水平,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祁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白癜风患者的门诊康复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白癜风病患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干预护理工作。结果:病患的健康知掌握情况有明显提高,其负性情绪得到缓解,通过调查能够看出,有38例病患对服务感到满意。满意率达到了95%。这在根本上说明了对病患使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对病患使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病患的不良情绪加以纠正,并将病患配合治疗的意愿加以提升,加强病患的治疗信心,令其保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疾病。
作者:史亚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心内科介入手术的不断发展下,病人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接受度也不断提高,再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是通过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室造影,右心导管,以及心内电生理等检查对疑似冠心病明确的诊断,自我院对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至今,接受该手术患者的增长速度年均在30%左右[1],从2013年01月到2014年06月,我院接受冠脉介入检查,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68例。
作者:胡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比芬太尼和阿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20例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入院前后分为组1和组2,分别采用阿芬太尼及芬太尼进行麻醉,记录7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和心率(HR)值。结果:两组患者在诱导后血压及心率都有所下降,但在强烈刺激下,组2的反应较明显,血流动力学波动较组1明显增大。组2血流动力学较组1更平稳。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阿芬太尼比芬太尼有效性及安全性更高。
作者:牛会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院儿科门诊主要负责门诊出生1月至13岁以下患儿的临时输液工作和病情观察工作,每年冬季高峰期每日平均输液量160人次,由于门诊输液患儿较多,年龄小,病情复杂,用药广等因素,因此病情突变也比较多,使我们在病情变化观察上也增加了难度,现将在护理工作中处理病情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雍惠丽;段兆香;俞翠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引流腹水的护理。方法:对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腹水。结果:置管成功率100%,除1例自动出院外,其余的拔管后预后良好,无并发症。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腹水能减轻身心痛苦,使生活质量极大提高,同时节省了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文花;陈琴仙;任珠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