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昀洁
目的:分析研究阿奇霉素对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诊的88例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进行临床治疗。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阿奇霉素对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可有效缩短患者各项症状的消失时间,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患者痛苦,同时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相对较低,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故值得在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司亚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对1例膀胱癌术后造口尿酸结晶的患者,给予全身抗感染、酸化尿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经过7d 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后,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发红,尿液清亮、尿臭味消失。及时的救治,心理干预、全面的健康指导、精心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张雪庆;黄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疗效。方法:78例脑卒中患者依据硬币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药咽刺激、穴位按摩等中医康复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康复护理前,吞咽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存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吞咽能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高于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9%,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中医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鸿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者均使用降糖药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社区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空腹、餐后2h 血糖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疗效显著。
作者:曹美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修复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修复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24h 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疗效确切,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预后较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红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收治的尿毒症脑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肌酐、钾离子和钠离子含量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肌酐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钾离子和钠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斌;冯文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熏洗剂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按照软组织损伤就诊患者单双号的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自制熏洗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软膏外搽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实验组在减少疼痛时间、缓解肿胀与瘀血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洗剂对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方直平;毕荣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1,剖宫产时超过1000 m1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引起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护、及时处理和护理,才能降低其发病率,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贾晓峰;米娜瓦尔·阿不都吾甫尔;黄凤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脂肪肝患者采用中医辩证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取2012年1月1日~2015年1月30日在我院接受中医辩证治疗以及常规西医治疗的两组脂肪肝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都兰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盆炎净颗粒联合抗生素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采用口服盆炎净颗粒和抗生素联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52例、痊愈率80%、显效7例、显效率10.76%、有效3例、有效率4.62%、无效3例、无效率4.62%、总有效率95.38%。结论:盆腔炎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滕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不孕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盆腔炎性不孕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并且对两组盆腔炎患者术后2、4个月的妊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2、4个月的妊娠率为91.4%,其术后4个月的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为5.7%;对照组患者2、4个月的妊娠率为48.6%,其中术后4个月的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为14.2%。两组盆腔炎患者的术后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联合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不孕可行性较常规治疗效果要好。
作者:易泽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36例胃穿孔患者治疗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疗胃穿孔方法,以便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36例胃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治疗,麻醉全身,平躺。首先在腹腔镜下清理腹部消化物和脓液,然后用腹腔镜进行腹部探测,用丝线从伤口两侧向中间进行缝合修补治疗。结果:36例胃穿孔患者,经过医生精心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其中,患者痊愈30例,患者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通过再次检查胃穿孔伤口处完全愈合,胃黏膜和食管下段基本好转并且恢复正常;显效4例,患者病症体征明显好转,再次检查胃穿孔伤口处已经愈合;有效1例,患者病症改善,通过再次检查胃穿孔伤口处开始愈合;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结论:胃穿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胃穿孔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且多发于青壮年。该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早诊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胃穿孔疾病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但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恢复期短,创伤面积小,应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鸿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比芬太尼和阿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20例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入院前后分为组1和组2,分别采用阿芬太尼及芬太尼进行麻醉,记录7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和心率(HR)值。结果:两组患者在诱导后血压及心率都有所下降,但在强烈刺激下,组2的反应较明显,血流动力学波动较组1明显增大。组2血流动力学较组1更平稳。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阿芬太尼比芬太尼有效性及安全性更高。
作者:牛会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是一个国家、城市公民的整体素质和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的重要体现,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关系着人们身体健康与环境的发展状况,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随着执法力度的不断增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是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改进策略。
作者:陈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方法:本研究对2013年妇科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在2014年的工作中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比分析2013年和2014年妇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2014年妇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护理人员和患者两方面因素,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可有效控制护理风险事件。
作者:徐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实施单应用于临床健康教育中的意义。方法:选择400例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口头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实施单对患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健教单对护理健康教育起到督导和协同作用,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强化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朱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产妇焦虑和抑郁心理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从我院妇产科收治产后焦虑和抑郁的产妇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对其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功能制的整体护理,给予实验组产妇全程责任制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焦虑和抑郁分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实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在焦虑和抑郁分值方面,实验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有焦虑和抑郁心理疾病的产妇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非常显著,在减少焦虑和抑郁情况发生率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作者:卫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在外科皮肤缺损及皮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 VSD 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并总结 VSD 护理的相关体会。结果:(1)观察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7.65±1.53)d,平均住院时间为(9.33±1.2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因合并有糖尿病,切口愈合不理想,后经对症治疗于2周后痊愈出院,发生皮肤缺损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中,发生皮肤缺损3例,皮肤感染1例,褥疮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护理中开展 VSD 治疗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可以将创面与细菌隔离,减少创口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治疗与切口愈合效果。
作者:唐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单纯阿昔洛韦静滴与阿昔洛韦静滴加 LED 红光局部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单纯阿昔洛韦静滴治疗),观察组(42例,阿昔洛韦静滴加LED 红光局部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阿昔洛韦静滴加LED 红光局部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芹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植骨融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植骨融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治疗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植骨融合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盛;李德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