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荣
目的:观察三补丸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5例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三补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4%,对照组为74.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BeAg阴转和HBeAg/HBeAb转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补丸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柏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以了解病情的方法.良好的问诊沟通可以提高诊断效率,减少误诊、漏诊,改善医患关系.主诉是患者就诊时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主诉是问诊的第一步,也是问诊重要的一项内容.获得主诉后,要能够依据疾病的内在关联性,有序地围绕主诉进行客观、系统、规范的问诊,建立一套清晰的问诊思路,把握住疾病的主线,才能辨证准确.
作者:刘建新;梁昊;周小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伤椎置钉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行伤椎置钉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加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行单纯的伤椎置钉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6 ~ 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伤椎高度及Cobb角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植骨融合钉捧内固定术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及Cobb角,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长征;唐成剑;罗俊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参益心汤治疗,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心电图进行临床分析和组间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对照组为6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医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芪参益心汤是治疗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方药.
作者:蔡卓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髂骨瓣移植结合内服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减压、打压植骨结合缝匠肌髂骨瓣植骨术、内服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86例101髋.结果:按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百分评价法,优良率达91.08% (92/101).结论:应用髂骨瓣移植结合内服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坤;肖四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前列解毒汤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湿热瘀阻型证候的慢性前列腺炙患者55例,采用口服前列解毒汤配合琥珀粉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临床治愈18倒,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5.4%;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排尿评分、NIH-CPSI总分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前列解毒汤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倪良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P>0.05;基本痊愈率加显著进步率治疗组为81.7%,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比较以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周萍;彭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指腰椎间盘内部各种病变刺激椎间盘内的疼痛感受器产生的腰痛,以其不伴有根性症状、无神经受压和节段过度活动为临床特点[1].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发病率约为2%,男女无明显差异,好发于30 ~ 50岁年龄段,症状往往反复发作,持续多在6个月以上.从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本病30例,收到较好效果,并与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军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老年人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予天麻钩藤饮治疗,对照组40例子安定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改善入睡和睡眠时间及Leeds睡眠评估问卷结果等方面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两组疗效比较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老年人失眠有较好疗效.
作者:匡锦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湖南医改的创新性探索湖南省医改在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各地、各部门结合湖南及当地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创造了不少新鲜经验,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作者:蔡光先;秦裕辉;宁德斌;谭电波;程博;胡铁骊;杜颖;李晓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7天判断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66.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
作者:王辉;赵占景;陈银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中青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加味温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立普妥片治疗,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0.0%,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G、HDL-C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TC、LDL-C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中青年高脂血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建昊;徐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RV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36眼)和对照组34例(34眼),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76.47%,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取得更好疗效.
作者:谭菊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变性坏死和溃烂.好发于身体受压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如肩胛骨突处、骶尾部、股骨粗隆处、坐骨结节部、足跟、枕部等处.骨科患者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我科通过综合护理预防和治疗压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大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采用中药炮制前后含量比较与中药制剂分析实验相结合、前后成分种类变化研究与中药化学实验相结合、前后药效毒理变化与中药药理实验相结合、前后药剂变化与中药药剂学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改革方式,使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能,又充分节约了资源、节省了实验经费.
作者:易延逵;张璐;刘强;陈神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倒,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50.0%),显效16例(40.0%),好转4例(10.0%);对照组治愈10例(25.0%),显效15例(37.5%),好转9例(22.5%),无效6例(1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比单纯针灸治疗效果好.
作者:吉万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兼治合康复训练预防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早期即接受康复训练和CPM、理疗等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桃红四物汤,拆线后予以中药熏洗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对比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和安全性评定.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6.9%,而对照组为88.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疼痛指数低于时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外兼治合康复训练能有效预防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较单纯康复训练疗效为优.
作者:张俊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2.92%,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作者:孙成安;贺建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1],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等特点.笔者自2008年3月~2012年2月采用内外合治法治疗本病2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8例中,男70例,女148例;年龄7~75岁;病史<1年者112例,1~5年者87例,>5年者19例;中医辨证分型[2]:气血不和型38例,湿热内蕴型72例,瘀血阻络型29例,肝肾不足型43例,肝郁气滞型36例.
作者:林敏;朱倩苇;林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眩晕是包括视觉、本体觉、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组证候,是人的空间定位障碍所致的一种主观错觉,对自身周围的环境、自身位置的判断发生错觉[1].西医病因较多,如感染(迷路炎)、神经炎、缺血、外伤、中毒、梅尼埃病、血管性疾病、脱髓鞘性疾病、肿瘤等[2].中医对眩晕的治疗是基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通过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防止严重并发症,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刘辉;田盈;张晗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