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洁
目的:针对青年血透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与多名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方法,针对这一群体确立相应护理对策,达到提高病人透析效果,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详细掌握每位患者具体情况,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正确引导病人认识该类疾病,排除心理负担,做好健康教育。特殊患者制订不同的护理策略等。结果:该群体患者透析效果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通过调查观察多名青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实际心理反应,制定出心理护理的应对之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加了回归社会的信心,减轻了患者自身和家庭压力。
作者:李梦怡;戴述洋;张涵;冯香莲;焦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蜂针疗法是由民间蜂蛰治病的经验与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的疗法,中国传统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和针灸理论以及对蜂针液成分和活性的研究,为蜂针疗法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1]。我国在2007年将蜂蛰疗法纳入医疗范畴,但民间非法开展蜂蛰治疗的现象仍有存在,作者通过对一起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蜂针治疗的行政处罚案例分析和讨论,为更好规范蜂针治疗提出建议和对策。
作者:胡惠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安全生产的主要实践者就是人,人对于安全意识的多少,生产安全将会直接被影响。可以说,医务人员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其在日常生过工作生活的过程。在工作者身上发挥积极有用的思想工作,就是将抽象的思想变为触手可及的生产安全活动中,使安全生产在不断地创新中营造出良好的气氛,对其进行重点的思想教育,就是为生产安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作者:吴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情况,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三种临床常用输液进行配伍,并对配伍液的含量变化、外观性状及 pH 变化等进行观察。结果: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10%果糖注射液配伍后,pH 值显著降低,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显著降低,并且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配伍后溶液的外观会逐渐变浑浊;而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其外观、物理性状、pH 值以及含量等等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有着良好的配伍稳定性,可以配合使用。
作者:尚喜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期间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相同时间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黄霞;王月华;周国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实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取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老年性白内障常规护理加优质护理,从入院到出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实验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减少;患者满意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高龄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住院天数及费用。
作者:罗江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干预方式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糖尿病患者214例,将其按抽签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0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6个月后遵医行为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遵医行为优良率相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遵医行为优良率无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规范管理及遵医行为,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保持在较平稳状态,对延缓患者病情发展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千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通过高压氧针对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资料23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2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5例,对照组115例,观察组患者通过高压氧和药物共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通过药物治疗,按照卒中量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进行评分比较,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卒中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塞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高压氧与药物结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仅使用药物治疗,可以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广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的中期引产方式的选择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霍州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孕周为16~27周、因母体因素或胎儿异常原因行引产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米非司酮联合水囊组40例,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组40例,对比其产程、产后出血量、引产成功率。结果: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米非米非司酮联合水囊组孕妇引产时间明显短于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组引产的成功率为98.15%,米非司酮联合水囊组引产的成功率为88.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水囊或依沙吖啶引产均适用于瘢痕子宫妊娠的中期引产,在某些情况下,水囊引产也是可以应用的相对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但需要进行严密监测。
作者:师仰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女,59岁。主因发现左前臂肿物6个月收入院。查体:左前臂背侧中段可见一大小约105cm 大小肿物,肤色正常、表面无静脉怒张,边界模糊,活动性差,质硬,无压痛,皮温正常(如图1)。左肘关节、腕关节及左手各指感觉运动可。
作者:姚书格;张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纤维桩核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8例患者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牙体大面积缺损178颗患牙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与患牙颗数均相等。对照组患者89颗患牙采用常规的金属铸造桩核冠进行修复,修复,观察组共89颗患牙采用纤维桩核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修复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为94.3%,对照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为80.9%,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于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患者,相对比常规的金属铸造桩核修复方法,纤维桩核能够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商建平;张华;毛文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70)和研究组(n =70),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同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42%,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效果良好,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陈金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针刺后溪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168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推拿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针刺后溪穴配合运动进行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结束后,两组在疗效(X2=7.69,P <0.05)、疼痛指数(t =5.92,P <0.05)上差异显著,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针刺后溪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临床疗效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为提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降压降血糖药物治疗,并加强饮食控制及运用运动疗法。观察分析治疗前后血压、血糖变化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压、血糖较治疗前降低显著 P <0.05具有显著差异性。出现头痛、皮疹以及腹痛不良反应的患者7例,所有患者未出现血管异常及严重低血糖症状,不良反应患者所占比例为10.3%。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往往给患者正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采取针对性方法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降压、降血糖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卢培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在所有心血管类疾病中,急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涉及到人体心脏,血管循环系统,是一种常见病。相对于慢性心血管病来说急性心血管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患者发病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很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院通过对10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治疗方案、后期护理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应对与治疗急性心血管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天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低体温预防护理对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低体温预防护理,治疗完成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低体温发生率和手术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为6.67%,明显小于对照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及对手术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低体温预防护理,能预防患者体温低情况的出现且效果明显,此外,此方法还能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值得医学上的深入研究和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梁春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几种方法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各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中 C 型臂机透视次数、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差异不显著(P >0.05);术后并发症,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3种方法对治疗胫骨远端骨折都较为有效。经皮锁定钛板适合治疗局部软组织条件较好特别是比较复杂的的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架适合治疗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胫骨远端骨折;踝关节平面5cm 以上的 A 型骨折或者是伴有局部软组织损伤者适合用交锁髓内钉。
作者:沈林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接收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体检测血压与体检前对高血压病史的调查,联合血脂体检结果,对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血压正常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高血压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P<0.05)。结论:血脂异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血压发病率,因而认为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呈相关性,应引起重视。
作者:张淑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农业使用广泛,用量大的杀虫剂,对人体毒性极大。一旦中毒量大,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麻痹,脑水肿,胆碱酯酶活力一般在30%以下。近段时间我科收治有机磷农药中度患者5例,其中误服和主动口服共3例,喷杀农药时有机磷粘在皮肤上中毒2例(原因是皮肤出汗及毛孔扩张,加上有机磷农药多为脂溶性,所以容易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进入体内)。根据5例患者的病例特点,采取针对性急救措施,在治疗护理原发病延缓休克及肺水肿和呼吸衰竭的同时,采用血液净化配合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向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病例来源为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78例慢阻肺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基础组患者以基础模式进行护理,协同组患者以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但协同组显著优于基础组(P <0.05)。干预后,协同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预后,效果确切,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郭倩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