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培献
目的:探讨手术室洗手护士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护士手术配合的质量。方法:利用视频和图片对本科室5年内的护士进行教学。结果:通过这种教学法后,洗手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和手术配合能力较之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 <0.5)。临床医生总体评价好,同事之间满意度提高,自身收获较大。结论:运用这种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使医护协同发展,手术配合默契。
作者:陈雅;应丽娜;刘丹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mino ketones pentanoic acid kinetics of light therapy,ALA -PDT)联合 CO2激光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中的50例宫颈尖锐湿疣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 ALA -PDT 结合 CO2激光治疗,对照组只采用 CO2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88%,对照组治愈率为32%,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观察复发率,治疗组未复发率为80%,对照组未复发率为40%。结论:光动力联合 CO2治疗宫颈尖锐湿疣有良好效果,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姚燕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脑梗塞的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90例,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脉络宁联合口服复方丹参片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将第二组作为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射脉络宁联合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和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高达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在脑梗塞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病情,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金祥;刘文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的管理方法,有效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方法:对68例开胸手术患者术前常规进行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室环境管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深呼吸训练、有效咳嗽、胸部叩击、雾化吸入等措施以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8例患者中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他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肺部并发症。结论:加强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可以有效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体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高俊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了解门诊医患交流和沟通中的情况和问题,以便改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阐明医患沟通的意义,理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作者:赖德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极具推广价值。
作者:王正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安全用药的提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资料中,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多的是抗微生物药品及中药制剂;给药途径中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多的是静脉注射给药途径。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工作,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尤其是抗微生物药品及中药制剂的安全性。
作者:魏雪;王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基因有关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食、多饮和消瘦,实验室检查为血糖高于正常水平和尿糖呈阳性。目前对糖尿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主要在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三方面。这些是降低糖尿病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传播情况以及对其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我国近几年的病毒性乙肝记录的相关记载进行研究,分析乙型肝炎病给人健康造成的威胁,国家的支持及帮助,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以及针对其采取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疫苗注射及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乙肝的发生概率。结论: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规范卫生部门的工作,推广疫苗的接种,加强人民群众的安全预防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乙肝的发病率。
作者:于英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血栓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临床药物结合护理措施治疗。结果:70例患者中,痊愈60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结论:对脑血栓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科学规范的基础护理、心理等护理治疗,能够促进脑血栓病人的病情转归,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赵丽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进行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消化内镜下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同时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心护理,随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而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甲肾上腺素和云南白药治疗,比较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化内镜对于治疗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具有很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志峰;陈星;王琴琴;马瑞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自然分娩成功,患者都没有出现子宫破裂的情况,新生儿的 Apgar 评分均大于6分,再次进行阴道分娩率为40%;其中新生儿小的有2600g,大的为3800g,患者孕期短的为38周,长的为42周。结论:对于有过瘢痕子宫的孕妇而言,再次妊娠的时候不能随意扩大剖宫产的指征,进行妊娠的时候应首先明确其阴道试产禁忌症以及适应症,对孕妇的产程进行严密的观察,以确保试产的安全,从而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提供合理的分娩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毒蕈中毒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和护理。方法:对10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催吐洗胃、解毒、保肝、保肾、血流灌注、血液透析及综合治疗,可减少对器官功能的衰竭发生,提高抢救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焦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索拉菲尼对肝癌晚期患者血清肝癌标志物动态变化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收治的102例肝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所有的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1例患者,观察组51例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开展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采用与对照组患者相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索拉菲尼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良反应、缺氧诱导因子、骨桥蛋白水平、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同时对照组患者缺氧诱导因子、骨桥蛋白水平、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索拉菲尼应用到肝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各种肝癌标志物。
作者:贺旭辉;陈勐;彭晋修;李建新;黄培;景晔;孙宇;王友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300例行阑尾手术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阑尾手术,实验组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主要从手术平均时长、住院时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开腹阑尾手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更理想,患者手术平均时长、住院时长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P <0.05)。结论: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够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提升安全系数,同时有利于降低患者创伤面积,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英俊;黄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 ICU 护士术前访视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42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入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42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入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病房和手术室术前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Icu 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结果:两组患者要求提前经口进食,要求家属陪同,不能有效咳嗽,躁动,吐管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差异性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结论:ICU 护士实施术前访视能有效提高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遵医行为。
作者:窦露群;王君;李梦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针刺后溪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168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推拿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针刺后溪穴配合运动进行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结束后,两组在疗效(X2=7.69,P <0.05)、疼痛指数(t =5.92,P <0.05)上差异显著,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针刺后溪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临床疗效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行业和相关检验技术的发展,为临床医学检验提供了更高的便利,有效的提高了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但是在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其检验质量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本文将会对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从临床医学检验前、中、后对其检验质量进行控制,从而为患者的后期治疗及康复提供良好的借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椿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接收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体检测血压与体检前对高血压病史的调查,联合血脂体检结果,对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血压正常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高血压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P<0.05)。结论:血脂异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血压发病率,因而认为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呈相关性,应引起重视。
作者:张淑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食管癌在三维适形放疗中联合应用注射用艾迪注射液增敏和降低放疗副反应作用。方法:7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单放组),2Gy/次,5次/W,总剂量64Gy,6.4周完成;另一组在三维适形放疗的同时加用艾迪注射液(综合组)50ml 加入5%GS 500毫升缓慢静脉滴注,放疗期间同步使用,每日一次,每周五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长期疗效(随访一年 CR +PR)分别为72.2%和47.2%,经统计学处理后两组比较 P <0.05,有统计学差异;血液毒性方面,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出现Ⅰ~Ⅱ度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0.0%、30.4%,两组比较 P <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同时加用艾迪注射液,具有增敏和降低放疗副反应作用。
作者:招翔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