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价值

王正云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 喜炎平注射液, 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极具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Rn 阴性患者产生抗-C,抗-e 1例

    患者,男,68岁,尿毒症晚期,血型为 O 型,RnD 阳性,2012年-2014年7月输血5次,共输血1200ml,O 型 RnD 阴性血。

    作者:全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与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所接收2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试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呋喃唑酮)。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但对比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1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8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需要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通过常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运动功能也有较好改善;但观察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与运动功能的改善状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越,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恢复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开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皮肤瘙痒临床治疗综合分析

    目的:探究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临床治疗手段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9例尿毒症伴有皮肤瘙痒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瘙痒得分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瘙痒分数和 PTH 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能够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

    作者:石炳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95例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入我院消化科的9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8.9%,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止血快,可作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药,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作者:何亚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在 ICU 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在 ICU 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 ICU 病房中实施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上的护理情况,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 ICU 病房中的护理方法。结果:在临床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 ICU 病房中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能够较好的帮助患者取得相应的护理效果。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在 ICU 病房中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在临床上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鸟-胞内复合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3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鸟-胞内复合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认真做好用药指导、皮肤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同时密切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不间断随访17个月,3位患者好转出院且病情稳定。

    作者:任朱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以我院名中医工作室宋开夏名老中医多年的经验方(中药方剂加味补阳还五汤)的方法进行治疗。等到一个疗程之后,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可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7%,两者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患者中都未出现不良的反应。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治疗脑血栓能够有效防治脑血栓的形成,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使用以及推广。

    作者:赵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门诊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了解门诊医患交流和沟通中的情况和问题,以便改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阐明医患沟通的意义,理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作者:赖德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氧气雾化联合机械辅助排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联合机械辅助排痰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肺炎的价值。方法: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肺炎的方法,即常规翻身、雾化吸入及抗感染等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机械辅助排痰机排痰,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效果要明显,疗效更好(P <0.05)。结论:氧气雾化联合机械辅助排痰优于人工叩击排痰,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所收治的14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1%(67/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指导广泛推广。

    作者:马骄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12-2013年张掖市手足口病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张掖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和流行特征以及发病趋势,为我市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对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2012--2013年张掖市疾控中心检测手足口轻型疑似病例120例,确认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84例,发病高峰位于每年6-8月份;男女性别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其中又以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大;地域分布以甘州区和民乐县发病率高,其次是山丹县;检出的病原体主要是 EV71、COXA16及其它 EV;但两年间型别有交替流行趋势,2012年以 COXA16占优势,2013年以 EV71占优势。结论:2012-2013年张掖市发生的手足口病发病季节明显;地域分布有差异;发病以5岁儿童为主;主要病原体有 EV71、COXA16及其它 EV。

    作者:王冬玲;于爱红;李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8例感冒发热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小儿速效感冒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复方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病症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流涕、、咳嗽、扁桃体肿大以及咽部红肿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4.5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给药方便、起效迅速、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症的理想药物,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孟秀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道德困境对实习护生影响程度的研究现状

    有研究表明,道德困境已成为影响护理界的严重问题,正确认识并有效应对道德困境成为当今护理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实习护生是未来护理行业的推进者,慢慢会成为护理第一线的坚实力量,然而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同样遭受着道德困境的困扰,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同时对身心健康也产生了不利影响[1]。由于国内对实习护生道德困境的研究甚少,所以本文就道德困境对实习护生的影响程度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跟分析,从而为临床工作跟教学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减轻道德困境对实习护生的影响跟困扰,为实习护生今后更好地从事护理这一行业打下坚实的基楚。

    作者:王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步长脑心通胶囊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脑梗塞的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90例,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脉络宁联合口服复方丹参片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将第二组作为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射脉络宁联合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和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高达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在脑梗塞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病情,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金祥;刘文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GLP-1受体激活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概述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 -1)受体激活剂的临床作用,展望该类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的研发进展和应用前景。通过查找检阅国内、国外文献及资料,对相关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GLP -1类药物治疗糖尿病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热点,随着循证证据的积累和临床应用的开展,此类药物将为n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作者:张志刚;冯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足的病人采用深度系统护理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糖尿病足患者24例,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常规组应用常规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合理的控制血糖和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进行系统的足部护理,并给予病情指导。结果:治疗组12例患者,11例痊愈出院,1例转往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深度系统护理后,对痊愈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翟敬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个性化呼吸道护理在高龄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对高龄开胸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实施开胸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依照患者的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呼吸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支气管胸膜瘘发病率以及房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房颤开始发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个性化呼吸道护理在高龄开胸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成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性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护理及其人性化护理干预途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以来收治的6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2例,康复及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6.93±7.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4.21±7.5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9751,P =0.0001<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及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怀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8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奥扎格雷纳联合血塞通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未见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塞可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张银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