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怀承
蜂针疗法是由民间蜂蛰治病的经验与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的疗法,中国传统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和针灸理论以及对蜂针液成分和活性的研究,为蜂针疗法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1]。我国在2007年将蜂蛰疗法纳入医疗范畴,但民间非法开展蜂蛰治疗的现象仍有存在,作者通过对一起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蜂针治疗的行政处罚案例分析和讨论,为更好规范蜂针治疗提出建议和对策。
作者:胡惠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有利于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当今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环境下,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纠纷能力,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心理应激能力,使护士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
作者:闫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常见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急腹症的救治水平。方法:对本院近几年内收治的急腹症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患者详尽病史分析、全面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以及他科合作会诊,及时确诊,减少误诊,为患者赢得佳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结论:基层医院要提高急腹症救治率,必须重视对患者进行病史综合分析及认真仔细合理的检查,掌握急腹症的救治处理原则,才能减少的误诊、漏诊。
作者:宋进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经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严重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3例确诊为儿童肱骨髁上严重骨折的患者经肘关节外侧做小切口,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随访患者2~4年,依据 Flynn 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51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6.8%。结论:经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严重骨折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荣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论述了眩晕症的病因病机、主证特点、治法及用药,深刻体会到舌象是辨证施治的可靠体征,主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一方,以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熄风止眩。
作者:王逍;李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通过高压氧针对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资料23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2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5例,对照组115例,观察组患者通过高压氧和药物共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通过药物治疗,按照卒中量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进行评分比较,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卒中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塞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高压氧与药物结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仅使用药物治疗,可以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广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谵妄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通常起病急,病情波动明显。术后谵妄是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出现的谵妄,可增加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导致病死率升高[1]。本文就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致病因素和预防治疗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章庆;周述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因盐酸氨溴索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显著效果,因而受到了国内儿科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且运用普遍。鉴于此,文章将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药物机理进行阐述,且对该药在不同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加以综述。
作者:黄伟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7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病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术后病情快速恢复,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无痛人流是目前在人流临床手术中具有普遍适用性。乌兰察布市妇幼保健医院150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证明了其合理性,其中手术临床护理在手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痛人流手术的优势宣传导致对其手术风险和损伤的忽略,需要在临床中加以重视。
作者:邓熠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自然分娩成功,患者都没有出现子宫破裂的情况,新生儿的 Apgar 评分均大于6分,再次进行阴道分娩率为40%;其中新生儿小的有2600g,大的为3800g,患者孕期短的为38周,长的为42周。结论:对于有过瘢痕子宫的孕妇而言,再次妊娠的时候不能随意扩大剖宫产的指征,进行妊娠的时候应首先明确其阴道试产禁忌症以及适应症,对孕妇的产程进行严密的观察,以确保试产的安全,从而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提供合理的分娩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减少药患纠纷在提高患者针对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06月门诊患者90例。利用抽签法对门诊患者进行随机分组。D2组(对照组45例):不给予任何干预;D1组(观察组45例):有效减少药患纠纷;对比两组患者在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针对所有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在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方面,D1组明显高于 D2组门诊患者(P <0.05)。结论:医院门诊药房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将药房服务模式进行有效转变,要求工作人员有效树立良好形象,将自身服务内涵有效提高,成功减少药患纠纷,终显著提高门诊患者针对药房服务满意度。
作者:岳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幽门螺旋杆菌在邢台市某银行职工健康体检人群的感染分布情况。方法:取我院体检中心2015年4月邢台市某银行职工健康体检者782例,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采用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782例健康体检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总感染率为19.1%,随着年龄的增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增高,且男女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银行职工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较高,并且与性别和年龄有关,因此在此人群中开展幽门螺旋杆菌普查有利于阳性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对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开颅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共计28例患者效果良好,总有效率达到93.3%(28/30),相比于对照组26例良好,总有效率86.7%(26/30),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6.43)d,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20±9.3)d,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Rnakin 量表评分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病率方面,两组患者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而言,开颅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两种治疗方法在预防颅内动脉瘤再次出血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邱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80例腹股沟疝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 =50,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对照组(n =30,Bassini 疝修补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科收治的7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切开复位单块钢板内固定)和研究组(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每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交雄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周期性麻痹是一组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麻痹为特征的疾病,与血钾相关,临床分为低血钾型、高血钾型和正常血钾型,临床上经低钾型多见,我国以散发多见,家族性病例少见[1-2],我科近期收治1例家族性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报告如下。
作者:李程;赵蕾;唐伟雄;廖立;刘学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那他霉素点眼联合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治疗顽固性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20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0眼,角膜病灶大于2mm、深达2/3基质,那他霉素点眼2周无好转。患者角膜基质内注射50 u g/0.1 ml 伏立康唑并联合那他霉素4小时一次点眼直至溃疡愈合。该研究主要评估指标为用药3月后佳矫正视力(BSCVA)、治愈时间及疤痕大小。结果:患者中16人治愈,其 BSCVA 为1.69±0.29 logMAR。结论: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联合那他霉素点眼治疗顽固性真菌性角膜炎是有效的。
作者:赵静;陈伟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老年人急性尿路感染病因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并收治的老年急性尿路感染200例患者,总结、统计患者的病症、病因等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选择的200例老年急性尿路感染的患者,其病因主要为糖尿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肾结石、留置导管、长期卧床、使用激素和放化疗等。尿培养结果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大肠杆菌,还有部分为真菌、变形杆菌等。结论:老年人由于生理年龄较大,其免疫功能降低、器官逐渐衰老萎缩、抗病毒的能力降低,致使急性尿路感染成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我们应对该病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患者的尿细菌培养结果与鸟药物敏感结果进行细致分析,针对性使用敏感抗生素,同时,注意保护患者肾功能,能够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特点。方法:总结68例进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康复训练指导及对关节功能的评估。结果:由于术前准备充分,治疗护理得当,该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出院,提高了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结论:术前严格按操作程序准备,细致的术后护理有助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然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