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灿
目的:探讨儿童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3月份至2015年4月份8例在我院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出现出血儿童案例资料,护理中通过多种措施可及时及早的发现出血并协助医师处理术后出血的情况,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果:8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止血、救治成功。结论:引起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患儿本身因素有关,而且与手术过程中的技术因素、术后护理等密切相关。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大程度的降低儿童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状况的发生。
作者:李丹丹;闫果珍;杨小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期间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相同时间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黄霞;王月华;周国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76例,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9例、显效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2.5%;研究组痊愈13例、有效12例、显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以缓解哮喘症状,提高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许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早期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探索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在降低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合并症方面的意义。方法:根据2012年退休职工免费体检的结果,从在本中心管辖的花山湾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高血压慢性病档案并接受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慢性病病人中,选出目前没有其他系统的并发症,肝肾功能均正常,年龄在55到64岁之间的高血压病人102人,这102位病人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然后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2人,对照组50人。除了对这102位高血压患者常规进行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以外,实验组的52名患者,由社区责任医生为他们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教,知识内容包括全国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导致糖尿病的诱因和病因,如何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并定期为他们免费复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观察三年,每年对这102名患者进行系统体检一次,对照三年的体检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和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52名高血压患者中,发生糖尿病合并症的有1人,存在糖耐量异常的有6人,血糖控制良好的有45人,对照组50名高血压患者中,有5人发展成糖尿病,12人存在糖耐量异常,血糖控制良好的33人。两组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早期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南静;杨凌;杨娟;闫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唇、腭侧联合入路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34例牙槽突裂患者采用唇、腭侧联合入路自体髂骨松质骨移植修复,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供骨区及植骨区伤口愈合良好,无裂开;术后无发热、肿胀、疼痛等不适。术后6月复诊拍摄 CT 片示裂隙区域植入骨成功率83%(28例)。结论:围手术期高质量的临床护理配合对保证牙槽突裂植骨手术的成功,促进唇腭裂的序列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展欣;陶丽丽;鲁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以来收治的6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2例,康复及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6.93±7.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4.21±7.5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9751,P =0.0001<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及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怀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干预方式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糖尿病患者214例,将其按抽签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0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6个月后遵医行为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遵医行为优良率相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遵医行为优良率无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规范管理及遵医行为,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保持在较平稳状态,对延缓患者病情发展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千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及费用、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质量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临床护理途径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减少患儿的住院花费,患儿及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有助于患儿的身体康复,值得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张艳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抢救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急诊抢救的危重患者26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全程无缝护理方式,再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急诊抢救的危重患者260例未行全程护理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5.77%、护理满意率为97.3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抢救危重患者给予全程护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朱张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安全生产的主要实践者就是人,人对于安全意识的多少,生产安全将会直接被影响。可以说,医务人员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其在日常生过工作生活的过程。在工作者身上发挥积极有用的思想工作,就是将抽象的思想变为触手可及的生产安全活动中,使安全生产在不断地创新中营造出良好的气氛,对其进行重点的思想教育,就是为生产安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作者:吴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延续护理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间我院62例高血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均为31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降压治疗。常规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等护理,研究组在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除生理功能和躯体痛疼外,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应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确保高血压护理效果的延续性,强化护理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畅特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在所有心血管类疾病中,急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涉及到人体心脏,血管循环系统,是一种常见病。相对于慢性心血管病来说急性心血管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患者发病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很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院通过对10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治疗方案、后期护理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应对与治疗急性心血管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天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使用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巴德补片,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在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对比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5.08±1.45)min 和(3.66±0.76)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0.91±1.67)min 和(5.16±0.07)d(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并发症例数和复发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泰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部的护理人员参与品管圈活动,制定活动内容,提高护理质量。结果:品管圈活动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00%,活动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门诊输液室护士素质、输液质量、业务技术和岗位职责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有显著提高(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健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展开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我校各年级高职女性护生600人,对其予以症状自评表及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与全国青年组常模进行对比。结果:高职护生的症状自评表评分比全国青年组常模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了焦虑因子外,高职护生的其他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与症状自评表的各因子分及总均分呈明显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与症状自评表的各因子分以及总均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高职护生应对技巧进行指导。
作者:魏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进行探讨,为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神经外科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分析护理工作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采取针对性预防对策,可减少危险因素,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根据患者及医院实际,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做好护理工作危险因素的预防,可大大提高护理工作水平与质量,为患者疾病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黎银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血栓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临床药物结合护理措施治疗。结果:70例患者中,痊愈60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结论:对脑血栓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科学规范的基础护理、心理等护理治疗,能够促进脑血栓病人的病情转归,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赵丽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以甲硝唑栓剂为治疗药物,观察组在予以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栓剂的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他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表层细胞百分比、阴道清洁度和阴道 pH 值的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增加子宫内膜厚度、表层细胞百分比,提高阴道清洁度,改善阴道 pH 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海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院前急救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日常院前急救、突发公共事件急救及大型群体性活动现场急救等;随着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这势必对院前急救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我本人从事院前急救工作十五年余,深彻体会到若能称职院前急救,就要热爱急救工作,具有高尚的品德,并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强健的体魄和快速的应急能力,以及熟练的业务技能。急救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情、关心、体贴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作者:吴颜;吴美;邵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特点。方法:总结68例进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康复训练指导及对关节功能的评估。结果:由于术前准备充分,治疗护理得当,该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出院,提高了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结论:术前严格按操作程序准备,细致的术后护理有助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然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