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绘芳
目的:对高龄开胸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实施开胸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依照患者的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呼吸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支气管胸膜瘘发病率以及房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房颤开始发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个性化呼吸道护理在高龄开胸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成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在影像诊断工作中比较少见,临床症状表现为一侧肢体的不自主舞蹈样运动,其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回顾我院2例诊治经过并复习文献,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治。
作者:张希军;李敬三;赵剑明;王建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慢性湿疹变异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湿疹变异性皮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维 A 酸乳膏治疗,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38例显效,总效率达到100%,明显优于对照组18例显效,3例无效以及92.5%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湿疹变异性皮炎的治疗,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5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50例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及费用、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质量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临床护理途径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减少患儿的住院花费,患儿及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有助于患儿的身体康复,值得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张艳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幽门螺旋杆菌在邢台市某银行职工健康体检人群的感染分布情况。方法:取我院体检中心2015年4月邢台市某银行职工健康体检者782例,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采用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782例健康体检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总感染率为19.1%,随着年龄的增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增高,且男女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银行职工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较高,并且与性别和年龄有关,因此在此人群中开展幽门螺旋杆菌普查有利于阳性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对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出血病理以及产科因素,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产科子宫出血的患者60例,经过相关检查后,确诊为产科子宫出血,并已经采用了子宫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寻找出现子宫出血的原因。结果:在对产科子宫出血病理的研究中,出现宫缩乏力的患者有10例,胎盘因素的患者有27例,子宫切口感染的患者有8例,其他因素的患者有15例;60例患者中出血量为500-1500mL 的患者有4例,占8%,出血量为1500-2500mL 的患者有14例,占23%,出血量为2500-3000mL 的患者有28例,占46%,出血量为3500mL 以上的患者有14例,占23%。在子宫切除的影响因素中,胎盘因素是影响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占53%。通过对子宫切除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可知如果产次越多,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会越高,也就是进行子宫切除的发生率越高。子宫切除的影响因素有剖宫产史、前置胎盘、宫缩乏力、胎盘早剥、胎盘植入等,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产科子宫出血病理以及产科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明确影响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从而大大降低孕妇的发病率,确保孕妇的生命安全,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作者:吴伟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脑梗塞的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90例,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脉络宁联合口服复方丹参片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将第二组作为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射脉络宁联合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和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高达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在脑梗塞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病情,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金祥;刘文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流行性疾病,而骨质疏松症与2型糖尿病是否有必然关系尚存在争议,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受多种因素影响,与高血糖、胰岛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肥胖、饮食、运动密切相关外,还与骨代谢的调节因素及骨矿物质代谢有关。
作者:江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推拿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推拿治疗,76例患者中,有62例患者得到治愈,临床的治疗有效率为81.58%;另有8例患者显效,显效率为10.53%,有6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7.89%,不存在治疗无效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100%。结论:对踝关节扭伤患者进行推拿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方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石乐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依靠数字化平台,不断地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我国社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患者看医生交付费用时,采用"一卡通"制度,这样不仅使病人看病更加方便而且对医生的考核及对医院的成本计算更加高效。我国社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经营决策能力,未来将会有更好的发展,本文就社区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改革和发展策略进行简略叙述。
作者:盛云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结合急诊科管理的工作实际,从管理制度、诊疗水平和自身职能三个视角,分析了急诊管理中的实践困境,并提出了优化急诊管理的策略。一是要加强急诊管理制度的供给建设;二是要加强急诊专业化学习平台的建设;三是要加强急诊团队的文化建设。
作者:石美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在急诊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伤口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然后采取孟和全环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并在术后回访中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产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经过12~24个月的随访,120例患者中有行单纯外固定支架治疗的105例患者得以痊愈,并符合骨性愈合标准,平均愈合时间为28.5周,15例患者在外固定支架治疗6个月后拆除支架,然后经过钢板内固定和自体髂骨植骨手术后得以痊愈,并符合骨性愈合标准,平均愈合时间为38.5周,骨折愈合率为87.5%,有5例患者出现了针孔松动和感染,且没有出现畸形愈合、二次断裂以及继发性骨髓炎等不良情况。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急诊严重开放性胫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促进患者骨折尽快恢复到愈合标准,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在 ICU 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 ICU 病房中实施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上的护理情况,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 ICU 病房中的护理方法。结果:在临床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 ICU 病房中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能够较好的帮助患者取得相应的护理效果。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在 ICU 病房中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在临床上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外科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观察组患者中,91例疼痛完全缓解,8例疼痛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9%;100例对照组中,72例疼痛完全缓解,7例疼痛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79%。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效果非常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曹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院手卫生为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手卫生质量是各类感染控制及预防的重中之重。当前,医院手卫生质量管理面临很多问题,制约质量提高及管理水平提高,需予以持续改进。本文主要研究医院手卫生质量管理出现的几点问题,总结持续改进有效性措施。
作者:董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原因,并探究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右半结肠癌术后吻合口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率为100.00%,对照组为78.26%,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内镜技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文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张掖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和流行特征以及发病趋势,为我市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对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2012--2013年张掖市疾控中心检测手足口轻型疑似病例120例,确认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84例,发病高峰位于每年6-8月份;男女性别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其中又以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大;地域分布以甘州区和民乐县发病率高,其次是山丹县;检出的病原体主要是 EV71、COXA16及其它 EV;但两年间型别有交替流行趋势,2012年以 COXA16占优势,2013年以 EV71占优势。结论:2012-2013年张掖市发生的手足口病发病季节明显;地域分布有差异;发病以5岁儿童为主;主要病原体有 EV71、COXA16及其它 EV。
作者:王冬玲;于爱红;李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消栓肠溶胶囊联合加兰他敏在血管性痴呆治疗方面的疗效观察。方法:我们将7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将消栓肠溶胶囊联合加兰他敏设为治疗组,加兰他敏设为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通过治疗前后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的评分变化,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MMSE、HDS 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ADL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消栓肠溶联合加兰他敏治疗后,MMSE、HDS、ADL 评分要优于单纯用加兰他敏治疗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栓肠溶胶囊联合加兰他敏治疗血管性痴呆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
作者:王斌;李颖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针对青年血透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与多名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方法,针对这一群体确立相应护理对策,达到提高病人透析效果,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详细掌握每位患者具体情况,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正确引导病人认识该类疾病,排除心理负担,做好健康教育。特殊患者制订不同的护理策略等。结果:该群体患者透析效果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通过调查观察多名青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实际心理反应,制定出心理护理的应对之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加了回归社会的信心,减轻了患者自身和家庭压力。
作者:李梦怡;戴述洋;张涵;冯香莲;焦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