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地区335例原发性血脂异常者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余敏英;黄李平;梁莉;张子涵

关键词:广西地区, 血脂异常, 中医体质, 调查报告
摘要: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密切相关,并已被列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1-2].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和心理压力的加大,血脂异常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寻找出安全、可靠、有效的防治方法非常重要.近年来,以王琦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中医体质学说,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并分析疾病与体质的关系,从而指导疾病的防治[3].因此本课题开展此研究,欲找出原发性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个体化防治血脂异常探索新的防治思路提供客观依据,为治未病提供有益的探索.笔者对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广西地区335例原发性血脂异常者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发现广西地区原发性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有密切关联,且与性别年龄相关,现报告如下.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表现之一,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08年6月~2010年10月对收治的40例肝硬化腹水的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采用了良好的护理措施,特别是加强情志及饮食方面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房菊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肺腺癌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中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各32例,治疗组采用益肺败毒汤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纽采用吉非替尼治疗.结果:活疗组有效率(CR+PR)为28.13%、(CR +PR +SD)为90.6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腺癌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四明;谢辉;蒋益兰;李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98例

    舌咽、舌下及迷走神经麻痹时出现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由于其神经核位于“延髓”,故称延髓麻痹或球麻痹.假性延髓麻痹,病变在延髓以上脑轴的不同平面上,以脑血管病多见,临床上常使用鼻饲治疗.笔者采用常规输液结合针刺治疗本病98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单用常规输液治疗的98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体质与证候的关系

    体质,有身体素质、形体质量、个体特质等多种含义.体,指身体、形体、个体;质,指素质、质量、性质.在中医体质学说中,体质的概念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证候,是指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病理概括.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辨证,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临床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证候,为论治提供依据的思维过程,即确定属于何证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将周围环境、正气强弱、疾病特点加以综合考虑的诊断方法.以王琦为组长的“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973计划)课题组根据量表设计的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编制出《中医体质量表》,初步形成了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亚量表构成的、六十个条目、以自填为主的标准化量表[2].从此,九种体质及体质学说基本确立.

    作者:文秀华;张亮;文秀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平阳降压方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40例总结

    目的:观察平阳降压方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疗效、血压、血清抵抗素的变化,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0 05);且治疗组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 05);同时治疗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阳降压方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明显.

    作者:肖长江;宁阳根;刘昭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痛泻要方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一组肠道功能障碍综合征,在罗马Ⅲ诊断标准中,一般认为诊断上需排除生化或组织结构异常对症状的解释1.笔者自2010年6月~2011年8月采用痛泻要方颗粒治疗IBS-D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燚霈;朱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承气汤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的应用体会

    笔者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采用大承气汤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12h的患者50例,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用肥皂水清洁洗肠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将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按人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8 ~69岁,平均55岁;病程30天~5年,平均360天;胆囊结石42例,胆囊息肉8例.对照组50例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25 ~ 72岁,平均58岁;病程10天~8年,平均340天;胆囊结石40例,胆囊息肉10例.

    作者:欧阳敦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药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的应用体会

    翼状胬肉是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膜样增生而侵犯角膜的一种常见眼病,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角膜鼻颞两侧均可发生,鼻侧多见.笔者于2007年1月~ 2011年6月采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且术后予行气活血、祛瘀之中药进行治疗,对防止翼状胬肉复发有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加味四逆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30例总结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四逆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拜新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53.3%);治疗组在降低血糖、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四逆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型)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丽兰;伊娜;李慧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加味抵当汤治疗糖尿病肾病31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因其病情常呈进行性发展,终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并合理干预,病情即可很好控制,甚至逆转[1].近年来笔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拟加味抵当汤治疗DN31例,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的2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谋军;彭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糖尿病足患病率也趋向增多.本病患者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性疼痛,严重者皮肤破溃、干枯、变黑,甚至出现足部坏疽而导致截肢致残.糖尿病足属中医“消渴”、“脱疽”范畴,其特点为病程长、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要截肢,给患者身心上带来极大痛苦.近10余年来,我院多科配合,共同开展对本病的诊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龚勇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李熊飞治疗绿风内障经验

    李熊飞(1912 ~2006年),号渭翁,男,汉族,湖南省衡阳市人,第二批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首批名中医.历任湖南省衡阳市中医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曾任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名誉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青光眼组顾问、湖南省中医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及顾问等.李老医技高超,一生学著颇丰,受国家卫生部委托,校勘中医眼科古籍《秘传眼科龙木论》、《目经大成》,其中“龙木论校勘管见”、“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养生方》注释”,影响较大.所著《银海春秋》,对有史以来的眼科文献作了详尽的论述总结,对眼科的临床经验作了概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用经方疗眼疾常独具慧眼,善用寒凉而不远温热.李熊飞行医七十载,擅长于眼底病、内障病,为无数眼疾患者解除了痛苦.现将李老治疗绿风内障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罗维骁;刘艳;彭清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概况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1].便秘从病因学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其中结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称为功能性便秘(FC).在胃肠动力学的研究中,医学界趋于将其对应于便秘诊治流程,以结肠、直肠的功能状态分为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及两者的混合型便秘[2].STC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道运动功能障碍、肠内容物传输延迟,现将STC的中医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付凯;朱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30例

    胫骨平台骨折是骨及关节面的一种严重膝关节损伤.多由直接暴力造成的高能损伤,常合并膝关节内结构的损伤.因此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笔者自2002 ~ 201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30例,疗效满意,并与用手术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三忠;雷春湘;蒋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还少丹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生物分子交联损伤的研究

    祖国医学对衰老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论述,认为人的生命现象,是以人体脏腑物质功能为基础的反映.人体由盛到衰,主要是肾的盛与衰.还少丹组方中何首乌补肝肾,肉苁蓉补肾阳,熟地补肾阴,兼以人参、山药健脾益气,故该方以补肾壮元阳为主,兼以健脾益气,调节阴阳气血来延缓衰老[1].本文欲观察还少丹水煎液对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交联损伤的影响,为探讨还少丹水煎液延缓衰老的效果和作用机理提供实验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梅;刘群良;谭峰;程莉娟;范婧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楂葛降脂袋泡剂与楂葛浓缩颗粒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影响

    楂葛降脂袋泡剂由山楂、葛根等中药饮片组方而成,原为汤剂,在临床上应用多年,降脂疗效确切.为方便服用,现临床上特改为袋泡剂.中药复方浓缩颗粒剂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剂型,携带方便.为比较两种剂型的临床降脂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进一步比较其有效性,同时为高脂血症患者选择剂型提供一定依据.现笔者将其实验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孟君;余敏;周新蓓;曹永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补脾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总结

    目的:观察补脾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补脾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莫沙比利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P<0.05.结论:补脾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蒋士生;周兵;黄亚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广西地区335例原发性血脂异常者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密切相关,并已被列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1-2].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和心理压力的加大,血脂异常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寻找出安全、可靠、有效的防治方法非常重要.近年来,以王琦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中医体质学说,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并分析疾病与体质的关系,从而指导疾病的防治[3].因此本课题开展此研究,欲找出原发性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个体化防治血脂异常探索新的防治思路提供客观依据,为治未病提供有益的探索.笔者对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广西地区335例原发性血脂异常者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发现广西地区原发性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有密切关联,且与性别年龄相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敏英;黄李平;梁莉;张子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颈椎病的影响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的相应症状和体征.20 ~ 50岁的人群均可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笔者将2008年5月~ 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后明显好转出院的40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即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而观察组则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社区护理干预,从而显著降低了颈椎病的复发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静;杨红;刘健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来曲唑治疗乳腺癌所致不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

    近几年来我国大中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大幅度增长,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曲唑是绝经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一线用药,疗效确切,服用方便.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二醇水平降低,雌激素由外周血内雄激素转化而来,芳香化酶可以催化外周组织如脂肪、肾上腺、肝、骨等组织来源的雄烯二酮、睾酮合成雌酮和雌二醇.来曲唑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此过程进而降低外周血雌激素水平,从而降低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危险性及死亡率.绝经后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需口服5年来曲唑,虽然延长了生命,但由于其血清雌激素持续极低,导致骨的代谢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严重紊乱,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骨关节疼痛甚至骨折、潮热汗出、抑郁烦躁、失眠心悸、头痛眩晕、腹泻、水肿等症状.

    作者:任晓梅;卞卫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