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

赵红蓓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相关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近年来我院2009年4月-2012年11月期间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为医疗器械术前准备不规范、物品清点结果不完善、体位不当及术中护理记录不详实等,通过进行针对性防范措施,有效改善了临床护理质量.结论: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及操作规范,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对于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有着显著的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100例肠结核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100例肠结核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对100例肠结核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对于肠结核的诊断,其症状主要是腹痛、腹泻或便秘、发热、腹部有包块等.抽取腹水进行腺苷酸脱氨酶的检测对于并发腹膜炎的肠结核患者诊断有效,其值大于30 u/L,肠镜检查及组织活检,诊断性治疗在诊断中有效.外科手术治疗31例,内科药物治疗69例,都治愈.结论:肠结核的临床症状为非特异的,肠镜检查与组织活检对此病诊断有重要意义,肠结核诊断也可结合多想方法.内科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吴宗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原因及护理进展

    总结了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的原因,对此护士需要早期干预并采取护理措施,积极预防肩关节半脱位.因此护理人员只有深刻理解脑卒中患者发生肩关节半脱位的主要原因,才能灵活运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率和ADL能力.

    作者:张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盐酸氨溴索用于辅助治疗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和推广价值.方法:针对本院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的94例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实验,将其随即分成两组,全部患者均采取常规性治疗(祛痰、吸氧、镇咳、解痉等治疗)其中观察组47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47人,仅仅采取常规治疗.比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观察并发症情况,将数据进行通过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47人,其中显效有35人,有效11人,无效1人,总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7.8%.对照组47人,其中显效24人,有效16人,无效7人,总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5.1%.两组比对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对于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提高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潘正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34例,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对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的比较分析.结果: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预后优于保守治疗,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需要积极的恢复与综合治理.

    作者:郑纯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论体质辨识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医学理论,具有十分有缘的历史.而我国的中医体质学说则是将中医理论作为主要导向,对于种种体质的生理以及病理特点,进而分析疾病的状态、病变的性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体质辨识在治疗妇科疾病治疗种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体制辨识在中医妇科临床之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氦氖激光外照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化学性静脉炎是静脉化疗引起的常见毒副作用,是由刺激性和腐蚀性化疗药物直接损伤输注的静脉而引起的一种无菌性炎症[1].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改变,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甚至出现溃疡、坏死.我科应用氦氖激光外照治疗化学性静脉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防己与伪品鉴别——性状,显微,薄层层析

    目的:对防己与伪品的鉴别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为其真伪鉴别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通过薄层、性状、理化以及显微等层析法来比较防己与伪品的差异.结果:两者不仅在来源、性状以及显微上有着明显差异,而且两者的有效成分以及功效也趋于不同.结论:在鉴别防己的真伪上,利用性状、显微、理化以及薄层等四种方式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易远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横筋膜加强修补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实验统计来探索研究腹横筋膜加强修补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腹横筋膜前平片腹股沟疝修补术,A组患者实施腹膜前间隙修补的“竞美”补片联合加强腹横筋膜修补;B组为常规的网塞式补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在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和异物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还发现在复发率方面,B组明显比A组多,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在复发率以及疗效方面,腹横筋膜修补术可有效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和内环,该方法不做腹股沟区的广泛解剖,维持了较正常的解剖关系.因此,在平片治疗巨大疝方面有很大的适用范围.

    作者:李晓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讨论研究护理干预对于提高老年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在我院结束治疗并出院的老年肺心病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正常护理,观察组采用一系列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出院5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价,编制生活质量表.结果:通过合理干预,观察组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和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老年肺心病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健康生活质量.

    作者:杨春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开放性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开放性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0位胆囊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治疗组(40)与对照组(40),对照组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采取开放性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结果:手术以后在患者恢复肠胃功能方面,对比两组,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所有患者都康复,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来说,解剖胆囊的三角区如果难度较大,不一定必须要采取胆囊切除术,可以采取开放性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李涛云;郑禄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1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的诊疗措施,提高对该病的防治能力;方法:对5年中我院收治的19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致残、致死率较高.结论: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均可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微血管损害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两者同时存在时其损害更为明显.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敏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护理分析

    目的:了解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接受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术治疗的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功能训练指导等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67例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关节活动及疼痛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的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保证护理质量,尽可能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贵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措施以及具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30例,通过抽签法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均分成B1组(实验组65例)、B2组(对照组65例).针对所有患者全部采取急救措施,B2组:在护理改进前,选择常规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B1组:选择改进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回顾性分析B1组与B2组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资料以及护理资料,对比B1组、B2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B2组中毒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死亡患者6例.B1组中毒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天,没有出现临床死亡的患者.在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死亡例数两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治愈率方面,B1组高于B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选择有效的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方法对其实施急救与护理,中毒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得到了极其显著的提高,成功提高了临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

    心血管疾病是涉及人体循环系统的疾病,人体循环系统是指在人体内主要负责输送血液的器官与组织,如心脏、血管等.根据心血管具体的发病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慢性,二是急性,均与人体动脉硬化相关.因此,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根据病因、发病过程应开展具体的治疗和护理.现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刘艳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分析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由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目前尚存争议,抗Hp感染治疗FD目前仍处于研究探索之中.因此作者对在本院诊断的FD患者110例作了观察.旨在进一步讨论FD与Hp感染的关系.

    作者:吴华;胡岗;周卉;轩书静;文放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进行系统观察与探讨.方法:搜集从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患者,共计60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50例,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三十人,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前提下,给与针对性的关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进行分组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中发证肺部并发症的患者,共计8例.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肺部并发症的仅为2例.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添加针对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手段以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交腿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交腿皮瓣移植是采用健侧小腿胫前或胫后血管作为血管蒂修复患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大64岁,小27岁,平均年龄55岁.均由车祸引起的小腿软组织缺损,创面较大,需进行交腿皮瓣修复.术后经过精心护理,皮瓣存活,四周后断蒂,恢复良好.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与患者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方法及成功病例,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加强饮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许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目的:探究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5年1月-2010年1月本院实施新式剖宫产术分娩孕妇900例临床资料,分析其中74例娩头困难原因及探讨防治措施.结果: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主要有手术切口、麻醉效果以及胎头位置等方面,且新生儿窒息是娩头困难的主要并发症.结论:产科医生应对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着力探寻预防新生患儿窒息死亡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石广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治疗急性盆腔炎60例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急性盆腔炎的佳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对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见观察组患者痊愈1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别,且P<0.05,具有比较意义.结论:使用抗生素辅助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对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凤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前置胎盘孕妇期待疗法中系统化护理与效果观察

    目的:对前置胎盘孕妇期待疗法中系统化护理的应用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住院行期待疗法的前置胎盘孕妇87例,在治疗基础上,将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行系统化护理,并对两组孕妇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在期待疗法之后的妊娠时间、分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孕妇SDS、S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异常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孕妇期待疗法中应用系统化护理措施,可延长孕龄,提高围产儿存活率,保证孕产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莉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