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内科住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治疗方式和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GQOL-74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惠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急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脱垂、胃下垂等病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导致胃疼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医生在治疗时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鉴于这些,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医治疗胃痛的辩证和治疗.
作者:杜亚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通过对社区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加强人才培养;成立医疗服务小组,重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活动;政府领导重视社区卫生工作;实现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加强社区慢性病防治,是社区公共卫生一项重要工作.结论:社区慢性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朱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护士心理的亚健康状况和影响心理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康奈尔医学指数对护士的亚健康心理状态进行测试.结果:护士中亚健康心理的发生率是36.99%;年龄在32~41岁中的亚健康护士占53.67%,高于任何其他年龄段的护士;急诊科护士中亚健康心理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科室,占50.33%.结论:在护士群体中,心理现状是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护士群体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和教育.
作者:张洪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对术前焦虑及术后身体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124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记术后身体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肠道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并有效促进其术后身体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曾金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析改良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实施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止血,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血红蛋白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同时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鼻咽癌是一种血管依赖性肿瘤.MRI动态增强扫描可非创伤性地评价肿瘤的微血管生成,对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重要的提示意义.鼻咽癌是一种放疗敏感的肿瘤,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鼻咽癌的治疗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1],它能够大限度地将放射剂量集中在靶区内以杀灭肿瘤细胞,并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放射,从而提高放射治疗的增益比.
作者:雷鹰;金风;陈亚东;郭晓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并肝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2例肝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2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分组给予依折麦布治疗,观察两组肌毒性、肝毒性以及血脂变化.结果:在治疗后的第四周和第八周检查两组肝功能均未升高,治疗八周后LDL-C明显下降,混合型高脂血症组的TG与血TC下降尤为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无需经P450酶细胞色素代谢,单纯使用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并肝损患者疗效显著,且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作者:施梁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笔者用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2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对象全部为门诊病例,将符合观察条件的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28例,均全部为女性,并排除有系统性疾病的及愿意配合激光治疗的.1.1 治疗组:年龄大39岁,小18岁,病程长6年,短4个月,1.2 对照组:年龄大38岁,小19岁,病程长5.5年,短3个月,两组在年龄.病程.病因.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于东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措施,提高对肺结核病人的护理质量.方法:从一般护理到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饮食治疗等方面实施科学有效的措施.结果:为肺结核病人的药物治疗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治疗,提高了肺结核病人的治愈率.结论:肺结核病人除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的药物治疗外,积极有效的护理和饮食治疗也是不能忽略的.
作者:宋兰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5年1月-2010年1月本院实施新式剖宫产术分娩孕妇900例临床资料,分析其中74例娩头困难原因及探讨防治措施.结果: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主要有手术切口、麻醉效果以及胎头位置等方面,且新生儿窒息是娩头困难的主要并发症.结论:产科医生应对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着力探寻预防新生患儿窒息死亡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石广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对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46例发生降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结合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原因提出临床对策,观察效果,指导临床糖尿病患者用药.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降糖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依据占比率依次为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皮疹、肝肾功能损害、乳酸中毒,临床处置对策后患者血糖水平在6.42±0.66 mmol/L,较之前稳定(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降糖药物不良反应时有发生,通过对不良反应的表现、原因进行分析,进行针对性干预,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低不良反应复发率,促使患者合理正确用药,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蒲仁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罗伊适应模式在临床上应用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罗伊适应模式在护理当中的作用,以利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程序和干预措施.方法:对100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疗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穿刺部位血肿2例、出血1例,尿潴留0例,经相应对症治疗及护理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系统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保证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手段.
作者:梁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紧随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众维权意识日趋增强,公安机关在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中面临的任务及压力在急剧上升.非正常死亡事件变得异常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家属、亲属质疑、上访,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贵州瓮安事件就是例证.如何积极有效地预防、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及时依法妥善处置,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使的公安机关在处置非正常死亡中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作者:王宗明;韩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时照组,观察组给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1.18±1.03)分]明显小于对照组[(1.57±1.42)分],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大于对照组(63.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均无一过性,不影响治疗.结论:依巴斯汀在荨麻疹的治疗中安全、有效.
作者:王巧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腹泻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思密达)口服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指的临床推广.
作者:李德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我市高危儿进行早期智能筛查,发现异常者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意在提高对高危儿保健的认识和重视,减少误诊和漏诊率,降低残障发生率.方法:从2009年7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择出有高危因素的高危儿40例,采用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量表(DST)定期进行智能筛查,对异常和可疑者给予神经发育疗法、高压氧疗、输注营养脑细胞的药物、婴儿抚触、家庭环境刺激训练等综合措施进行干预.结果:3月龄时6例(15%)大运动发育落后,智力方面未见明显异常;5月龄时8例(20%)大运动发育落后,1例(2.5%)智力发育落后;7月龄经干预3例大运动发育落后,2例运动及智力发育落后;12月龄1例(显效72.7%,好转9.09%)大运动发育落后,2例(无效18.2%)运动及智力发育均落后;18月龄情况同12月龄.结论:重视高危儿保健,掌握识别高危儿异常发育信号,早发现早干预,对提高高危儿生存质量,降低残障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卿赤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2009年1月到2013年12月的20例糖尿病并发肝脓肿患者经过采取经皮肝脏穿刺抽脓治疗的护理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在手术之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治疗,对血糖进行监测;在手术的过程中严格监护,配合穿刺抽脓工作;在手术之后要限制患者的活动,加强饮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监控血糖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出现.20例患者经过细心的治疗护理,手术之后恢复情况良好,可以出院.
作者:唐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护理中的风险和防范对策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期间出生的新生儿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新生儿只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的新生儿在给予护理的同时对护理风险进行预防和管理,统计两组的新生儿臀红发生率,留置套管针脱出的发生率和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新生儿臀红发生率是7.66%,留置套管针脱出的发生率为1.52%,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40%,时照组的新生儿臀红发生率是27.66%,留置套管针脱出的发生率为10.78%,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9.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同时实施风险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护理过程中给新生儿来带的不利的因素,降低了护理缺陷,使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良好的效果表明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