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岷
目的:总结出关于“120”院前急救电话的拨打方法.方法:我院对近年来300个“120”院前急救电话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导致急救电话超时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拔打技巧.结果:呼叫者导致的急救电话超时原因有情绪因素、对地理位置不熟悉、方言因素、对患者病情的不了解、通讯工具的因素和对法律和医疗费用的不了解.拔打技巧有呼叫者要保持镇定、注意提供的信息和配合调度员的急救指导等.结论:提高群众“120”院前急救电话的拨打技巧,可以做到分秒必争、准确有效地抢救患者,从而减少其痛苦和死亡率,从而达到佳的救治效果和医疗质量.
作者:杨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麻醉深浅的调控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术后恢复的快慢及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麻醉深度的监测在临床麻醉中日趋重要,本文简要综述了全麻过程中各种麻醉深度监测方法,以期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麻醉质量,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晓青;戴茹萍;成芳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合适起始时间,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了从2009年2月到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已经确诊的4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这些患者均将进行手术治疗,将这些患者分为4组,每组10例,分别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6h、12h、24h、48h等不同时间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其中术后6h、12h、24h分别记为实验1组、2组、3组,术后48h则记为对照组,观察这四组患者在术后2h的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或腹部不适等情况,观察患者在术后7d的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以及血糖等各项生理指标.结果:术后的观察显示,实验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的要早,虽然腹胀腹痛的发生率比对照组要高,但这些症状可自行痊愈,实验组的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以及血糖等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手术后6h就可给予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这可以加快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而且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
作者:黄绪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已婚育龄妇女免费育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及模式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方法:在2012年10月-2013年12月随机抽取在我县辖区内的计划怀孕的育龄女性1200例为调查对象,对上述抽取对象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相关知识及行为进行调查.结果:1200名调查对象,1200份问卷调查报告,其中有效报告1178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8.2%;1178例对象中,准备妊娠女性占71.4%,了解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女性占83.4%,知道生育缺陷是因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形成的女性占76.4%,愿意参加孕前检查女性占76.7%.结论:虽然大部分女性对出生缺陷知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仍需要加强对该方面的知识和孕前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同时应成立专门的出生缺陷干预部门,提供专业、有效率的服务,对改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妊娠目标人群的健康参检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周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化后的急救流程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在原有急救流程的基础上,采用作业重组理论,对严重创伤的急救流程进行优化,并应用于严重创伤的急救实践;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应用新的救治流程送至我院住院治疗的205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与1年前经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救治的186例非流程组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院外急救时间、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组的急诊室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均优于非流程组,两组比较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严重创伤急救流程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急诊室急救时间,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作者:汤中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上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挑选我院40例病人,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护理、心理护理、预防感染护理、出血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研究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病人病情的缓解状况.结果:4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都完成了两个化疗的疗程,其中36例患者完全缓解,4例患者死亡,总有效率为90%.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有助于患者顺利的度过化疗期,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的痛苦进行缓解,促进病人快速的康复,从而降低白血病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朱亚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理念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月到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分成甲组和乙组,各35例,甲组采用常规型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乙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明显低于甲组的35.4%;而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理念指导下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可以减少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也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医学上的推广使用.
作者:王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50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详细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存活下来,其中13例患者在经过后续一系列治疗之后,总体恢复状况良好.7例患者在手术之后,恢复到中等残疾的程度.还有5例患者,在手术之后,恢复为重度残疾.50例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恶性脑肿胀以及血肿时间比较长,压迫到脑组织,终导致脑干功能衰竭而亡.结论:通过总结自身工作经验,结合50例患者的治疗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必须要尽早给予气管插管,保证患者顺利进行机械性呼吸,并且要尽快给患者制定手术方案,明确手术方式,患者尽早实行开颅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清除患者脑部血肿,并且可以使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来缓解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从而达到提升患者生存率的目的.
作者:汪建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LEEP术治疗宫劲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3年8月我院接诊的1226例慢性宫劲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选择LEEP术治疗的735例设为观察组,将其余491设为对照组,对其采取微波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6.8±2.1)ml,明显少于对照组(12.3±2.9)ml,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痊愈者5例,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操作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且疗效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郑美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时照组,观察组给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1.18±1.03)分]明显小于对照组[(1.57±1.42)分],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大于对照组(63.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均无一过性,不影响治疗.结论:依巴斯汀在荨麻疹的治疗中安全、有效.
作者:王巧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产生的原因、诊治要点及使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2013年间至我院治疗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患者常有长期反复的上腹部疼痛史,手术前对患部进行多普勒彩超、CT、钡餐、纤维胃镜等常规检查均无法确诊,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发现.经确诊后通过腹腔镜手术3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临床上少见,容易误诊,进行腹腔镜手术时医生需保持耐心慎重,可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随访时术后的并发症少,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罗如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肝硬化多数由乙型肝炎导致,而肝硬化容易引起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后的病理变化是门静脉高压症,之后出现腹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破裂会引起出血,甚至大出血[1].在无肝移植条件下,往往采取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来防治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此类患者肝功能储备功能较差,术前肝功能大多不在正常范围,手术风险度较大.如果麻醉前不进行适当护肝降酶及术中麻醉药物选择不当,不但肝功能会进一步恶化,患者苏醒时间还会大大延长,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因此,术前合理用药及术中合理使用麻醉药物对此类患者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院对此类手术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沁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电针及中药熏蒸等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采用颈椎牵引、电针及中药熏蒸等综合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疗程开始前及结束后各进行VAS评分1次,对治疗前后及组间评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4.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椎牵引、电针及中药熏蒸等综合疗法治疗本病较单纯西药效果明显,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此方法简便、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先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姨妈”为何迟迟不来?许多妇女发生月经失调后,多数是从子宫发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去考虑,其实许多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或许多不良习惯因素也可能导致月经失调.
作者:龙桂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6-12月,从我院的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220名,按就诊的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为110人.观察组的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而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在此期间,就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就诊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以及投诉的数量和比例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各项门诊护理质量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得门诊护士的护理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患者对其护理工作更加的认可,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患者的满意度,门诊的工作质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郑天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加强管理与监测,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方法: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制度落实,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加强呼吸环路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结果:通过规范化管理、监测,对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重大意义.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必须通过有效措施,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感染管理为手段.
作者:刘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神经外科导管分级护理评估表,根据表格,对患者进行有效评估,实时观察,采用综合护理措施,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1日~2012年6月1日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共40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2组在ICU期间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术后意外拔出导管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建立神经外科导管评估表,可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提高护理安全,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黄传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70例宫颈组织学异常或疑似癌前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分析差异.结果:所有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都消除了恐惧焦虑心理并积极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活检术,护理效果较好,在完成活检例敷、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对比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并保证电子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顺利完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措施,为百草枯中毒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结果:通过对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及时抢救与积极护理,其中2例病人在我院住院治疗5至30天后均痊愈出院,2个月时随访均无不适,复查胸片及胸部CT均正常;患者死亡1例,患者为院内死亡,死亡原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结论:尽早洗胃、导泻、血液灌流,以增加毒物排出;早期大量应用甲泼尼龙及环磷酰胺,以减轻肺损伤;加强重要脏嚣的保护和基础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抢救以及高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百苹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贺小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与654-2注射液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降糖、降脂,应用维生素B1、B12等以营养周围神经,治疗组以复方丹参和654-2联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1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丹参与654-2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复方丹参与654-2注射液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极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昭锐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