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晓东

关键词:剖宫产, 产后出血, 改良B-lynch缝合术
摘要:目的:探析改良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实施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止血,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血红蛋白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同时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研究

    目的: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从我院在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当中抽取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自愿同意的基础上依照摸球法随机给予其中43例常规西医治疗(乙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另43例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中医辩证加减治疗(甲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通过相应治疗,43例甲组中有30例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3%.43例乙组中有15例治愈,10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流变改善指标上,甲组的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低切以及全血黏度高切均显著低于乙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来说,运用常规西医配合中医辩证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使病情进展得到延缓,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杨雪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社区干预及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社区内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门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遵医嘱情况进行比较,其中研究组遵医嘱68例,所占比例为97.1%,对照组遵医嘱53例,所占比例为75.7%,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能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宏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助产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高龄初产妇分娩安全、高质量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高龄初产妇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助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等.结果: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方面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龄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可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高分娩成功率,其护理效果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玲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中期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中期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引产为实验组,共300例;单独利凡诺引产的为对照组209例;两组孕周在16周到27周+6,孕产次、孕妇年龄均无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总引产程明显缩短,疼痛减轻,宫腔内残留少,出血量减少,采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进行引产不但安全可靠,而且并发症少.

    作者:刘艳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渗漏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对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渗漏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2010年01月-2013年06月在我科住院肺结核咯血病人300多例,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静脉用药,出现静脉渗漏27例,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皮肤肿胀、疼痛、化脓、坏死、溃疡形成,为减少静脉渗漏,认真评估选择血管和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出现渗漏后予相应处理.结果:通过以上预防及护理措施,使局部组织损伤及静脉更得到相应处理.结论:针对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渗漏的预防及护理,不仅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还避免了护理纠纷.

    作者:韦彩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精神病房短期内发生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肠梗阻6例——病例分析和护理

    目的:对我院本精神病房短期内发生的6例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肠梗阻进行分析,了解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探讨护理观察要点,提高治愈率.方法:对6例病历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总结出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因素,以腹泻为首发症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护理观察要点.结论:精神病房发生类似病例要早发现,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

    作者:王伟卓;魏亚欣;高亚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荡石片中石韦的含量测定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荡石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5%磷酸溶液(11∶89)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6 nm.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40~3.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试验RSD为1.23%,重复性试验RSD为1.11%,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为1.19%(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荡石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周香珍;姜先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壳聚糖在瘘道翻转术术后应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壳聚糖在治疗经括约肌间瘘的瘘道翻转术术后应用的作用.方法:在瘘道翻转术术后换药中应用壳聚糖凝胶,与普通换药患者对比.结果:瘘道翻转术术后换药中应用壳聚糖凝胶,与普通换药患者对比病灶愈合期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结论:壳聚糖在治疗经括约肌间瘘的瘘道翻转术术后应用可预防感染促进切口愈合缩短疗程.

    作者:李磊;李长龙;廖云峥;栾丽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围产期心肌病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围产期心肌病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抛硬币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国产期心肌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给予治疗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治疗后LVEF、LVESD、LVEDD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围产期心肌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肌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严重创伤急救流程的优化

    目的:探讨优化后的急救流程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在原有急救流程的基础上,采用作业重组理论,对严重创伤的急救流程进行优化,并应用于严重创伤的急救实践;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应用新的救治流程送至我院住院治疗的205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与1年前经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救治的186例非流程组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院外急救时间、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组的急诊室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均优于非流程组,两组比较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严重创伤急救流程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急诊室急救时间,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作者:汤中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导致心胸外科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为了探讨导致心胸外科手术产生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932例,回顾分析本次研究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引发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按照国家卫生机构制定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对这些病患进行相应诊断,932例手术病患中,共有48人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2%,术后感染部位包括:手术切口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肠胃感染等.结论:经分析得出,导致上述部位产生感染的因素有:呼吸设备侵入性治疗、术后引流管留置之间过长、术后出现肺水肿与心力衰竭、术前有慢性病史等.因此要为病患制定相应策略,包括:提高呼吸设备管理,掌握吸痰技术、提高引流管护理、做好基础护理、正确使用抗生素等,这样才能减少术后感染因素的发生,进而使院内感染率下降.

    作者:孙作永;冯勇;张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房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的:归纳分析中药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方法:依据医院里中药房管理的现状,归纳分析本院中药房自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在管理中出现问题的77例资料.结果:中药房管理存在入库药品采购验收不严,加工炮制粗糙,仓库管理不合理,信息化管理落后,中药配方不严格,药房人员管理制度不正规等问题;其中,所占比例大的是药品采购验收不严问题,与其他问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合理管理中药药房,以提高药品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李红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68例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采用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观察比较干预组情志护理其特殊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与生活能力的评分以及生存质量比较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梁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交腿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交腿皮瓣移植是采用健侧小腿胫前或胫后血管作为血管蒂修复患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大64岁,小27岁,平均年龄55岁.均由车祸引起的小腿软组织缺损,创面较大,需进行交腿皮瓣修复.术后经过精心护理,皮瓣存活,四周后断蒂,恢复良好.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与患者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方法及成功病例,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加强饮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许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成人股骨干骨折进行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04月至2013年06月期间进行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的1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后均没有伤口感染的症状出现,同时也没有任何由于手术导致的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出现.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没有出现任何的刺激症状,在手术后大约14个月将髓内针取出,没有任何再骨折情况发生.结论: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以及心理护理,同时在手术中密切观察病情以及对患者精心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效果.

    作者:程兴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咪唑安定对患者麻醉手术前的身心应激作用的影响

    目的:分析采用咪唑安定对患者麻醉手术前的身心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期间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咪唑安定以及鲁米那进行手术前用药,对患者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血浆内皮素以及焦虑视觉模拟评分,评价咪唑安定对患者麻醉手术前的身心应激作用的影响.结果:用药前后两组患者HR、RR、SBP、SPO2、DBP未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血浆内皮素水平以及焦虑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用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用药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咪唑安定能够用于手术前用药,使用咪唑安定能够有效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以及恐惧情绪,使患者有效镇定,降低了患者的基础代谢和神经反射的应激性.

    作者:刘国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42例急性胸部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胸部损伤病例的护理体会,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42例急性胸部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抢救及护理措施等.结果:全部病例基本抢救成功治愈出院.仅有少数病例因其他特殊原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熟练的急救技能和全面得当的观察和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陆凤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护理

    本文总结了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和观察点.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判断、精心的护理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之一,有效的康复指导促使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的体会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使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对优生优育的要求越来越南,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少生优生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普及率也越来越广.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通过采集足跟部血液的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及早的发现新生儿是否有危害严重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以进行群体的筛查,在没有临床表现和轻微症状的情况下,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从而避免了重要器官如脑、肝、骨等不可治愈的危害,大限度的降低死亡和避免影响生长及智力上存在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探索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方法,推动新生儿疾病筛查这项工作积极开展.

    作者:李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综合性预防及临床干预在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性分析

    目的:评价综合性预防及临床干预在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性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5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0例及对照组290例,两组维持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补气养阴生津汤(主要药物:玉竹、南沙参、石斛、枸杞子、白芍等).水煎服2次,合并煎液400ml,一日分2次口服.4周为1疗程,两组均观察2个疗程.同时进行预防: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血糖监测等措施.结果:两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86%;对照组达68.9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性预防及临床干预在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的康复疗效满意.

    作者:王勤富;许春华;丁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