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治疗的护理

程兴盛

关键词:成年人, 股骨干骨折, 内固定,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成人股骨干骨折进行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04月至2013年06月期间进行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的1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后均没有伤口感染的症状出现,同时也没有任何由于手术导致的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出现.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没有出现任何的刺激症状,在手术后大约14个月将髓内针取出,没有任何再骨折情况发生.结论: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以及心理护理,同时在手术中密切观察病情以及对患者精心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效果.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无菌切口手术中手术室实施护理干预的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手术采用无菌切口的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的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12例进行手术采取无菌切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时照组采用手术治疗配以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配以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加以特殊的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感染有关情况及改善情况等数据进行对比记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感染例数及发生率差异较为明显,通过研究分析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组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临床意义(P<0.05).结论:通过手术室常规护理联合特殊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手术治疗过程中及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

    目的:对全麻患者在术后的麻醉恢复期躁动与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实施有效分析,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013年收治的6000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患者的麻醉恢复期的躁动情况与认知功能实施有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中,有1000例患者出现了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6.67%.而在这1000例全麻术后认知障碍患者中,又有600例患者在术后麻醉恢复期出现了躁动现象,躁动发生率为60%.其中,引起术后认知障碍患者出现麻醉期躁动的原因主要有尿管刺激、气管导管刺激以及肌松恢复不满意、短时性的缺氧、苏醒期恐惧心理等,其中尿管刺激占了50%,有300例,明显要高于其它诱发原因(P<0.05).结论:全麻患者在术后麻醉恢复期间的躁动是其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而尿管刺激又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恢复期躁动的主要原因,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与拔管的时机,并有效避免各种相关不良刺激,是减少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国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于腹泻患儿的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在腹泻患儿治疗当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腹泻患儿,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之上增加综合性的合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9.4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小儿腹泻的同时辅以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其止血的效果.结果:60例患者经过三腔二囊压迫止血术的治疗都能达到预期的止血目标.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速度较快,医护人员在准备插管前、置管中配合、置管后的的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俞智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发育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措施有抚触和游泳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身高、体重的增加速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在1个月时的神经发育行为(NBNA)和NBNA附加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早产儿智力发育情况,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作者:董翠英;李新连;虞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参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比两组的血压、硝酸甘油片用量、血脂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降压、血脂含量变化及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氯胺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庆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试析长期卧床老人的压疮护理

    压疮的产生是由于病人得不到及时的翻身,皮肤与皮下组织受到长时间压迫导致缺血、缺氧、溃烂、坏死形成溃烂创面.对于出现压疮的卧床老人必须进行有效的护理与治疗,否则会因创面感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死亡.

    作者:金凤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腹腔镜手术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产生的原因、诊治要点及使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2013年间至我院治疗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患者常有长期反复的上腹部疼痛史,手术前对患部进行多普勒彩超、CT、钡餐、纤维胃镜等常规检查均无法确诊,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发现.经确诊后通过腹腔镜手术3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临床上少见,容易误诊,进行腹腔镜手术时医生需保持耐心慎重,可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随访时术后的并发症少,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罗如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应用精索固定和阴囊皮肤肉膜外腔固定睾丸术治疗隐睾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精索固定和阴囊皮肤肉膜外腔固定睾丸术治疗隐睾的效果.方法:对90例隐睾症患者,采用腹股沟斜切口,充分游离精索后将睾丸牵引到扩大的阴囊皮肤肉膜外腔,行睾丸肉膜囊固定和精索固定,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90例应用该术式治疗隐睾,随访12个月均睾丸复位良好,阴囊饱满.术后没有明显并发症.无睾丸萎缩和回缩到外环口以上病例.结论:该术式创伤小,不易损伤睾丸的血运,恢复快,痛苦小,不需再次手术,睾丸复位成功率高,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振层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内科护理体会.方法: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并在治疗的过程中提供内科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对症护理、饮食及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结果:痊愈65例,好转7例,无效2例,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护理满意率为98.65%.结论:内科护理工作的实施有利于加快老年患者的疾病康复进程,在临床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社区干预及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社区内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门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遵医嘱情况进行比较,其中研究组遵医嘱68例,所占比例为97.1%,对照组遵医嘱53例,所占比例为75.7%,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能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宏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术前临床疗效评价进展

    新辅助化疗针对性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对于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临床疗效的评价是新辅助化疗(NACT)研究所面临的问题.由于目前新辅助化疗尚无理想的治疗疗效评价方法、方式,因此新辅助化疗手段凭借其巨大的研究空间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重视.现就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评价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谢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苦参素胶囊进行治疗.治疗24周、4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经治疗24周、48周后,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与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与单纯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讨论物理疗法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安全问题

    讨论物理疗法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安全问题.

    作者:海其古丽·提力瓦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市1幼儿园集体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1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与常见病发生率的变化趋势,便于幼儿保健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方法:对我市2005-2009年1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幼儿园儿童男女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儿童体格发育、体格达标率呈波动性上升,营养不良与贫血症状的出现率虽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的波动,常见疾病的出现率逐年呈波动性上升.结论:儿童保健机构需要从膳食方面切入,培养儿童的良好饮食习惯,然后指导儿童进行适当强度的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免疫率,在常见病高发季节需要定期做好检查与治疗工作,不断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作者:田孟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80例,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资料、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治愈率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宫颈病变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受影响较少,适合在临床进行应用.

    作者:黄云辉;桂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7例宫颈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微波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罗伊适应模式在临床上的新研究进展

    对罗伊适应模式在临床上应用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罗伊适应模式在护理当中的作用,以利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腹泻临床治疗及效果观察

    目的:对小儿腹泻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36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的腹泻相关的临床表现如患儿的大便情况、食欲并进行相关的常规检查,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对患儿出现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感染、补液以及相关的对症治疗.结果:本组患儿在接受系统治疗后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2~13天,平均住院时间6天.结论: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病因、临床表现及时给予治疗,根据不同患儿的患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叮嘱家属积极预防腹泻的发生,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杨光远;晏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教学视频在高职护理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解剖实验教学逐渐陷入困境,学生过多、教师太少,标本不足是主要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已在笔者院校实行的全新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分析和探讨了对此教学模式的拓展和完善方法,以供各兄弟院校借鉴和批评指正.

    作者:刘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