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香珍;姜先宾
本文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的实现途径出发,提出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的管理办法,以期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建议、帮助,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单用与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组研究,将选取的48例患者按照单双编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不良反应率为3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不良反应率为16.67%;试验组甲氨蝶呤总量、β-HCG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通过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用,可达到非常好的异位妊娠治疗效果,同时,还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率,缩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姚慧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社区卫生服务除了要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同时要为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且经济的策略.我国从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逐步解决了看病难与看病贵等问题,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但是,依旧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健康宣教不足、传染源与传播媒介控制差等,为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应高度重视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相关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效率与质量,本文就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作者:王海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治疗中显微外科修复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选取本院骨科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显微外科修复术实施临床治疗,统计术后愈合时间并采用Puno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骨折均完全愈合,可自主行走,通过Puno标准评估下肢功能,其中优良率达到87.78%(79/90).结论:长期临床研究证实,在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重建伤肢主干血管、修复软组织缺损及神经损伤是提升术后患者肢体存活率、功能恢复的关键,显微外科手术可实现高效重建与修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新锋;刘鸣江;黄雄杰;刘昌雄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研究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3年前来就诊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钻孔引流术组(33例)和开颅清除术组(35例),分别采用两种治疗方法后,观察疗效.研究结果:①手术时间:开颅清除术组手术时间明显比钻孔引流术组长(P<0.05);②病死率及意识回复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远期疗效:钻孔引流术组远期疗效明显好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P<0.05).研究结论:由于钻孔引流术具有操作较为简便、术后恢复好的特点,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选择.
作者:连顺生;许黔凤;朱星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46例早期手足口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73例,给予参考组患儿常规的治疗办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单磷酸阿糖腺治疗,连续3-5d,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时间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5%,参考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征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效果显著,患儿康复较快.
作者:李光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并思考在神经内科践行优质护理服务而产生的意义.方法:选择1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10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基础护理合格率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的护理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促进护理T作的质量.
作者:李赛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的子宫瘢痕处妊娠进行诊疗,分析其效果.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2011年7月收治了4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手术治疗(21例),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21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实验组21例患者,有效16例,显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21例患者,有效12例,显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95%.因此,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因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病因不明确,所以好采用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这样的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永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循证护理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院急诊科实习的50名护士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实习护士使用循证护理教学的方法加以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士循证护理知识的理解及评判思维的能力.结果:实验组中的实习护士循证护理知识的理解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比对照组中实习护士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循证护理教学的方法可以对急诊科实习护士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在护理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的推广.
作者:赵琳;李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剖宫产术后患者切口产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行剖宫产术的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剩余的16例切口未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作为参照组.观察研究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比后,发现术后切口产生脂肪液化主要与患者的营养不良,手术中操作不当,患者身体过于肥胖,患者自身贫血等诸多因素有关.结论:加强剖宫产手术的操作,并且提高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主要阐述了抚触的发展起源和伦理依据,论述了抚触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新生儿黄疸、窒息、咽下综合征、仰趾外翻足及硬肿症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方法:2013年1-12月,抽取在我单位美沙酮门诊的100名海洛因依赖者,将他们按照服药治疗时间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的患者未完成治疗就已经退出,称为脱失组,另外一组一直在接受着治疗并且超过6个月,称为维持组.分析两组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人口学基本资料、药物依赖及治疗剂量、治疗情况等,从而确定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年轻、单身、男性、文化程度低、无业、无亲人和社会支持、治疗剂量低、治疗期间服药不稳定、多药滥用是影响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的结果对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应关注这些危险因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黄恒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产生的原因、诊治要点及使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2013年间至我院治疗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患者常有长期反复的上腹部疼痛史,手术前对患部进行多普勒彩超、CT、钡餐、纤维胃镜等常规检查均无法确诊,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发现.经确诊后通过腹腔镜手术3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临床上少见,容易误诊,进行腹腔镜手术时医生需保持耐心慎重,可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随访时术后的并发症少,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罗如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观察依那普利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性分成对照组(单纯应用依那普利治疗)与观察组(依那普利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每组各有患者32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3.75%(30/32)远远大于对照组的81.25%(26/32),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那普利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获得了满意疗效,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治疗中放心推广、应用.
作者:孙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医院的医疗质量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牵涉到患者家庭幸福安康,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如没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医院将难以生存.本文探讨了通过完善医德医风档案,发挥其在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促进行风建设,医院才能真正为患者服务,真正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陈霞;郝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措施和早晚服用不同剂量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降压效果.方法:总结在我院用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0例病例资料,按照用药剂量不同分为两组:早晚服药剂量为5毫克的低剂量组59例,早晚服药剂量为10毫克的高剂量组51例,治疗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后讨论对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措施.结果:低剂量组早8点时平均收缩压150.1±9.8mmHg,平均舒张压93.4±8.1mmHg,与晚8点的血压情况相比较稳定,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剂量组早8点与晚8点的血压控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晚服用低剂量(5毫克)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具有稳定的临床降压效果.
作者:毛志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发生的因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5月间接收的80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院内发生的感染情况进行回溯性分析研究.结果:本院院内感染率为4.18%,低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10.25%的感染率.按感染部位统计如下: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再依据是否使用抑酸剂、是否存在合并症、是否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药物、有无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心功能水平等方面统计得出两组间患者均具备显著性差异.结论:应通过侵入式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改善患者基础状况等方面来控制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感染率.
作者:李生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肌注治疗虚寒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汤药内服,日3次,结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肌注,隔日1次;对照组30例,仅用中药汤药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8日,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差异,中药内服加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肌注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中药内服.
作者:朱中杰;巩雄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p-J综合征(PJS)又称黑斑息肉病,是由皮肤粘膜黑斑合并消化道息肉,是一类少见病,.多因胃肠道出血、腹痛,肠梗阻而就诊,临床处理常较困难.我们从2007~2012年收治p-J综合征患者3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钱川;赵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126例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6例),两组患者在放疗开始前和放疗结束后均填写抑郁自评表(SDS),评定患者的抑郁状态.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抑郁人数和抑郁程度明显高于干预组.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宫颈癌放疗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小红;张海霞;尚友兰;黄磊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