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2例急性胸部损伤的护理体会

陆凤琼

关键词:急性, 胸部损伤,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胸部损伤病例的护理体会,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42例急性胸部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抢救及护理措施等.结果:全部病例基本抢救成功治愈出院.仅有少数病例因其他特殊原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熟练的急救技能和全面得当的观察和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医院普外手术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医院普外手术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660例普外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660例患者切口感染率为6.2%.患者的年龄、切口类型、身体状况、手术方式、住院时间、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室环境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净化手术的环境、加强无菌操作观念、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医生对手术的熟练程度、缩短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等措施都可以有效控制切口感染.

    作者:洪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放射科的诊疗安全

    近些年,各地频发医疗事故,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医院管理之中,放射科的诊疗安全是较为薄弱的科室.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较快,各种尖端的高科技产品也投入到医院治疗之中.放射科的医、技、护等关键环节面临着种种不确定的医疗风险.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放射科诊疗安全的管理,主要论述的内容有诊疗行为的安全、X光片的质量、辐射防护安全、诊疗资料的安全等等.

    作者:王晓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6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与诊疗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致敏因素或非致敏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可逆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主要以小支气管阻塞改变主要特征,目前尚无特殊根治方法重症哮喘常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现将医院7年间收治的6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蒋助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抗生素应用状况,提高抗生素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选本院1年来门诊处方8243张,对含抗生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43张处方中含抗生素处方3129张(37.96%);不合理处方748张,占抽查处方的9.07%,占所查抗生素处方的23.90%.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有:无适应证用药、选择药物不合理、用法不当、用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配伍不当、重复用药及用药疗程过长等.结论:我院用药情况较为理想,但在抗生素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及与其他药物配伍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徐华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2013年2月就诊我院的9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酚要拉明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指标,如观察患者QRS波时限、短阵室速数、PR间期状况等指标,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差异分析,观察组患者的QRS波时限、室早数、短阵室速数、QTc及PR间期状况、ESV及EDV均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酚妥拉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罗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切口手术法碎核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法碎核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硬核白内障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切口手术法碎核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散光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在接受本次治疗的50例患者(70只眼),其中术后30天视力达到0.5以上的概率为72.9%,视力在0.8以上的概率为27.1%;患者在手术前平均散光度数为(0.37±0.25)D,手术后1d、7d、30d平均散光度数无明显差异,在50例患者(70只眼)中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8.6%.结论:在对小瞳孔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小切口手术法碎核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书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议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

    笔者从煤矿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角度,对下属各煤矿职业卫生工作的管理模式.通过探讨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评估体系及工具,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提出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工具,通过同行评议、现场验证以及全国征求意见、标委会审议等方式进行修正完善.提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评估体系、评估组织、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就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能够量化反映大企业所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和薄弱环节,其评估工具可帮助指导企业采取措施解决其职业卫生问题,为改善和加强大中型企业自我管理、行业自律、政府监督和评价、主动参与提供了有效手段和客观工具.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前置胎盘孕妇期待疗法中系统化护理与效果观察

    目的:对前置胎盘孕妇期待疗法中系统化护理的应用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住院行期待疗法的前置胎盘孕妇87例,在治疗基础上,将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行系统化护理,并对两组孕妇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在期待疗法之后的妊娠时间、分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孕妇SDS、S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异常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孕妇期待疗法中应用系统化护理措施,可延长孕龄,提高围产儿存活率,保证孕产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莉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治疗组,并另外选取10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在对照组中采用普通的降压药进行规范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普通降压药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经过护理干预,艰对照组相比,老年患者的血压得到平稳的控制,且并发症减少,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两组患者质量效果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控制、并发症的降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丁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护理

    本文总结了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和观察点.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判断、精心的护理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之一,有效的康复指导促使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实施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神经根颈椎病患者6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推拿牵引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推拿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颈椎病临床评分(CASCS)各维度分值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针刺与推拿牵引等治疗,均能够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推拿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使用方便、无创伤及毒副作用,患者耐受性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严兵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研究

    目的: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从我院在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当中抽取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自愿同意的基础上依照摸球法随机给予其中43例常规西医治疗(乙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另43例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中医辩证加减治疗(甲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通过相应治疗,43例甲组中有30例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3%.43例乙组中有15例治愈,10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流变改善指标上,甲组的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低切以及全血黏度高切均显著低于乙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来说,运用常规西医配合中医辩证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使病情进展得到延缓,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杨雪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治疗体会探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8例,采取胰岛素治疗、补液治疗、基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对患者的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在经过胰岛素、补液、基础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均较为理想,平均在5小时后血糖下降到13.9mmol/L,平均在10小时后血糖下降到7.8mmol/L,平均在20~36小时后尿酮体消失.其中有4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3.75%,有3例患者死亡,占6.25%.结论:对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进行尽早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抢救率得到提高,使患者的死亡率下降.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分析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疗效

    目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在采用社区康复治疗方法上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所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对60例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主要在家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院部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为肢体功能的锻炼、红外线治疗、痉挛肌治疗等,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通过采取社区康复治疗的方法,43例显效,13例有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采取社区康复治疗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后遗症症状,同时还提高着患者的日常自理能力,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商宏琳;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实践

    目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实践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92例患者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并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与护理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192例使用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有54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8.1%.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护理之后,54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已痊愈出院.结论: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需要医护人员及时的使用系统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不仅能够大大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与经济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左毅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家庭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对6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支持的得分高低对其总生活满意度、健康和功能有影响(P<0.01),而对自我概念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护理工作中应注意调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家庭支持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世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梗塞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脑梗塞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状况,指导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其对健康教育需求状况.结果: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依次为康复训练、家庭支持、用药知识、心理疏导、基础知识、饮食指导、预防知识;教育方式倾向于医护人员一对一教育及专家讲座.结论:了解脑梗塞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助于临床给予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魏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对其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ARF患者190例,通过抽签法将ARF患者平均分为B1组(试验组95例)、B2组(对照组95例).B2组:实施传统护理;B1组:传统护理+精心护理.对比B1组、B2组ARF患者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完成护理后,在模糊数字评分方面,B1组低于B2组患者极其明显(P<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B1组高于B2组ARF患者极其明显(P<0.05).结论:针对ARF患者,对其实施精心护理后,在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以及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表现出了显著的作用,成功凸显了精心护理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42例腹部损伤脾脏破裂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损伤导致的脾脏破裂在临床当中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腹部损伤引起脾脏破裂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结果:对42例患者分别进行手术治疗,治愈41例,死亡1例.结论:因腹部损伤而导致的脾脏破裂临床症状明显,诊断较为容易,可通过腹腔穿刺、CT或B超等检测手段进行辅助诊断.在治疗方面,进行脾切除术能够有效治疗因腹部损伤导致的脾脏破裂,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有效降低,是临床上应用性较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新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80例,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资料、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治愈率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宫颈病变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受影响较少,适合在临床进行应用.

    作者:黄云辉;桂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