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与诊疗分析

蒋助锋

关键词:重症支气管哮喘, 治疗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致敏因素或非致敏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可逆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主要以小支气管阻塞改变主要特征,目前尚无特殊根治方法重症哮喘常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现将医院7年间收治的6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舒适卧位对产妇康复的影响

    目的:对施行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舒适卧位指导,探讨舒适卧位对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18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两组,观察组给予舒适卧位指导,对照组为传统去枕平卧位.观察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并发症、肛门排气、泌乳时间、心理舒适度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术后早期生命体征、并发症无显著差异,肛门排气、泌乳时间、心理舒适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连硬外麻醉剖宫产术后舒适卧住可以促进产妇康复.

    作者:李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IP)是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的主要因素,文章分别从VIP的诊断标准、高危因素、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杨明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60例妇科患者,按住院就诊时间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给予B组患者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调查160例,收回160例,有效率100%.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A组患者:非常满意40例(25.00%),满意40例(25.00%),满意率为50.00%.B组患者:非常满意65例(40.63%),满意65例(40.63%),满意率为81.26%.B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具有极其显著的应用效果,进而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观察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

    目的:对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足癣患者100例,并对所有的患者均给予硝酸咪康唑乳膏进行治疗.治疗频率为1天1次,在15-25d后,根据治疗前后的比较,从而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在该100例患者中,被完全治愈以及有显著改善效果的患者分别为38例和55例,有效率达到了93%,药物的平均起效时间为2.5±0.5d,在之后复发的患者倘若继续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进行治疗,仍会有治疗效果.结论:足癣患者通过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可以有效地治疗和抑制足癣的复发,并且硝酸咪康唑乳膏有着经济、使用、便携的优点,值得广泛地进行推广.

    作者:李晓娟;黄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实施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神经根颈椎病患者6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推拿牵引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推拿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颈椎病临床评分(CASCS)各维度分值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针刺与推拿牵引等治疗,均能够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推拿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使用方便、无创伤及毒副作用,患者耐受性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严兵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罗伊适应模式在临床上的新研究进展

    对罗伊适应模式在临床上应用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罗伊适应模式在护理当中的作用,以利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不孕症临床探析

    目的:临床观察中西药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择102例在我院已经确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并跟踪指导.结果:通过中西医治疗女性不孕患者,共计怀孕72例,占66.7%;无效30例,占29.4%.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比较单纯使用中药或者西药方法疗效显著.

    作者:申燕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仿真环境下带教护生心肺复苏规范化、精细化操作的教学效果分析

    目的:依据2010心肺复苏新指南,在仿真环境下对护生进行心肺复苏(CPR)规范化、精细化操作带教指导,从而使得护士的CPR操作更加精准,为临床实践打好基础.方法:选取本校2010级护理专业5班(50人/班)为实验组,同时选取本院校护理专业4班(50人/班)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观察组在仿真环境进行细节指导,并反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按压施加、平均呼吸时间、连接平均用时、平均抢救时间、抢救成活率、期末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仿真环境下,利用高仿真综合模拟人作为被操作对象,根据新指南标准建立操作要点,指导护生CPR操作中注意细节,规范每一步,提高学生考核成绩和模拟人的成活率.

    作者:吴冬英;洪勤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8例女性黄褐斑的治疗分析

    笔者用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2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对象全部为门诊病例,将符合观察条件的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28例,均全部为女性,并排除有系统性疾病的及愿意配合激光治疗的.1.1 治疗组:年龄大39岁,小18岁,病程长6年,短4个月,1.2 对照组:年龄大38岁,小19岁,病程长5.5年,短3个月,两组在年龄.病程.病因.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于东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性化服务策略在门诊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效性研究

    目的:对人性化服务策略在门诊患者护理管理中所具有的实效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1000例门诊患者为样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服务策略)和对照组组(实施常规服务策略),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医院就诊环境、医生医治技术、护士职业技能、护士服务态度以及总体满意情况均在93分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价结果(82.3分~90.1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医院的各项服务质量和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妇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及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为了研究本地区妇女恶性肿瘤发病的情况以及高位因素探讨,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选取近一月来我院收治的242例各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在Epi Data之下建立数据库.结果:通过对对照组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同妇女糖尿病、吸烟年龄、绝经年龄、被动吸烟、高血压、冠心病等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及相关性.结论:女性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妇科恶性肿瘤,做到早治疗.对于高危因素应该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妇科肿瘤的发病率,保护妇女健康.

    作者:张爽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的:调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分析相应管理对策.方法:根据《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13年4月对所辖区内流动儿童逐户上门进行拉网式调查并随机筛选104例分析有关数据,根据其居住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结果:观察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均为100%,四苗盖率及单苗合格接种率在98.08%以上;对照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均在99%以上,四苗覆盖率在86.54%以上,单苗合格接种率在86.96%以上;观察组儿童四苗覆盖率及单苗合格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儿童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和政府与社区管理力度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儿童接种的规范化建设来完善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作者:王必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2例糖尿病患者有计划的实施社区护理,观察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遵医率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通过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和血糖控制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李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因过敏源或其他非过敏原因引起,以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管变应性炎症和气管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导致易感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可逆性广泛气道阻塞的症状[1].临床表现为喘促或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气急、胸闷、焦虑不安,危重病人呼吸肌严重疲劳,呈腹式呼吸,出现奇脉,病人不能活动,意识障碍,大量出汗,明显紫绀,心率> 140次/min,甚至呼吸极度困难,有濒死感等.在我医院呼吸科护理部自2010年5月~2013年11月共收治重症哮喘患者43例,其诊断及严重度分级均符合1997年中国5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6标准.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脐部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对腹股沟斜疝患儿经脐部实施单孔腹腔镜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腹股沟斜疝3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双侧斜疝90例,左侧斜疝68例,右侧斜疝204例,均采用单孔腹腔镜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362例病患皆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手术方案;单侧疝平均手术时间(12.3±6.7)分钟,双侧疝平均手术时间(27.2±5.4)分钟;平均住院时间(3.6±1.2)天,小范围血肿及淤血10例,轻度阴囊水肿36例;术后随访1年,无1例复发.结论:针对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单孔腹腔镜经脐部进行治疗不仅有效、安全,且操作方便,不留瘢痕,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毅;何朝生;黄文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宫腺肌病76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病因及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5年间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次妊娠、分娩、及宫腔操作使子宫壁创伤造成子宫肌层薄弱及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导致子宫腺肌病的主要原因;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结论: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可能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之,早期诊断本病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子宫切除可达根治目的.

    作者:周美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床旁护理在临床中的运用

    目的:在临床产科中运用床旁护理,对其应用方式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8月到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35例母婴床旁护理(护理组),另35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相应护理,产妇在婴儿臀部和脐部护理以及抚触合格程度上,护理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婴儿沐浴合格程度上,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婴儿变化量上,护理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分娩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能够使产妇照顾婴儿的能力得到提高,加快婴儿生长发育速度,明显提高分娩产妇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小仙;罗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前置胎盘与产后出血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而导致产后出血的除了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科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这四大因素外,糖尿病、子痫前期、绒毛膜羊膜炎、过期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也可引起产后出血[1].

    作者:缪淳;胡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ERCP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到ERCP手术病人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02月在我科行ERCP术的病人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按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对比两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节约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病人身心上所受的痛苦,降低经济负担,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周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腹腔镜手术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产生的原因、诊治要点及使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2013年间至我院治疗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患者常有长期反复的上腹部疼痛史,手术前对患部进行多普勒彩超、CT、钡餐、纤维胃镜等常规检查均无法确诊,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发现.经确诊后通过腹腔镜手术3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临床上少见,容易误诊,进行腹腔镜手术时医生需保持耐心慎重,可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随访时术后的并发症少,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罗如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