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林小燕

关键词:心理护理, 初产妇, 分娩方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初产妇在分娩时候的心理护理越来越重视.怀孕期间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心理活动十分的复杂,分娩的方式也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接受教育的程度、身体的健康状况、家庭的遗传因素等等.虽然怀孕期间的妇女的心理活动十分复杂,但是这都是可以找到规律的,汽们在怀孕的各个时间的反应和心理活动是不一样的.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是保证母子平安和顺利生产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导致产妇产生不良心理的各种因素,接着介绍初产妇在分娩前期的主要心理状态类型,使人们了解孕妇分娩时心理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而尽可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再次介绍初产妇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顺产的影响.后说明如何进行人工的干预,保障初产妇的顺利分娩.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清除氧自由基方面的探讨

    糖尿病肾病(DN)在糖尿病病症中经常见到,由相关资料可知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20%~40%.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肾病的另一名称,DN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人体肾小球内部的毛细血管管壁变厚,从而导致血管间质基底膜样物质堆积、积累,并且常伴随肾功能的减退甚至衰竭.

    作者:时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5月份到2013年5月份收治的7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三组,每个组别各25例.Ⅰ组患者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Ⅱ组患者采用垂体素进行治疗,Ⅲ组患者采用三腔管气囊压迫止血.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Ⅰ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上述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内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以奥曲肽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张国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渗漏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对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渗漏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2010年01月-2013年06月在我科住院肺结核咯血病人300多例,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静脉用药,出现静脉渗漏27例,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皮肤肿胀、疼痛、化脓、坏死、溃疡形成,为减少静脉渗漏,认真评估选择血管和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出现渗漏后予相应处理.结果:通过以上预防及护理措施,使局部组织损伤及静脉更得到相应处理.结论:针对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渗漏的预防及护理,不仅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还避免了护理纠纷.

    作者:韦彩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时照组,观察组给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1.18±1.03)分]明显小于对照组[(1.57±1.42)分],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大于对照组(63.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均无一过性,不影响治疗.结论:依巴斯汀在荨麻疹的治疗中安全、有效.

    作者:王巧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ICU中鼻饲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其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ICU中鼻饲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ICU中收治的90例需要给予鼻饲法护理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并将2010年6月-2011年收治的80例ICU中鼻饲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5.5%,对照组为15.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中鼻饲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临床上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预防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13年收治的16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X线、胃镜检查确诊率分别为15.4%和12.5%.全部行手术治疗,大部分辅以化疗,手术切除率为87.5%.5年生存率为40.0%.ⅠE、ⅡE期和ⅢE、ⅣE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25.0%.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极易误诊为胃癌,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率和预后均优于胃癌,临床分期是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眼科手术室护理隐患及防范措施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眼科高,难,精的手术方式不断创新,对眼科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眼科手术室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对于其护理安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更应得到重视并加强防范.现对眼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将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蔡淑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8例女性黄褐斑的治疗分析

    笔者用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2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对象全部为门诊病例,将符合观察条件的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28例,均全部为女性,并排除有系统性疾病的及愿意配合激光治疗的.1.1 治疗组:年龄大39岁,小18岁,病程长6年,短4个月,1.2 对照组:年龄大38岁,小19岁,病程长5.5年,短3个月,两组在年龄.病程.病因.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于东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胆总管探查术后留置T管护理要点

    目的:总结我科自2012年9月~2013年10月78例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T管引流的护理流程,预防因护理不当导致引流管堵塞及感染的发生;方法:系统性分析总结78例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引流病例;结果:78例患者术后无感染及T管堵塞的情况发生,均顺利出院.

    作者:惠欢;蔺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09年~2013年定西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本文对2009年~2013年定西市红十字中心血站60762无偿献血者献血前进行体检和血液初筛,方法严格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要求,所有检测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表明2009年~2013年无偿献血者检测不合格为1419份,检测不合格率从2.94%下降到2.19%,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作者:张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与护理体会

    目的:开展C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于我院CCU留置导尿管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尿路感染的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例行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中发生尿路感染的例数为9例,感染率为17.3%.C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成正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与患者的年龄和密切相关.结论:通过开展C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无菌操作,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可有效降低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几率.

    作者:陈利;柳素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与传统经腹输卵管结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和传统经腹腔输卵管结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结扎手术的对象54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经腹输卵结扎,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输卵管结扎,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267例患者均结扎成功,2例(0.74%)因盆腔粘连无法暴露输卵管而未进行手术,1例穿刺失败放弃手术(0.37%),术后妊娠0,结扎成功率为98.89%,对照组262例患者结扎成功,结扎成功率为97.04%;两组间结扎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别,同时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三项指标对比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结扎成功率高于传统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尤其是对有下腹部手术史对象更适宜,且前一种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创伤少,这对于推广计划生育,消化计划对象顾虑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梁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局麻下腹腔镜行输卵管绝育术300例分析

    目的:分析局麻下腹腔镜行输卵管绝育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012-2013年到我心采取腹腔镜绝育术的300例受术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服务对象全部成功进行了腹腔镜绝育术,手术平均时间均为7-10min,并且无中转开腹以及脏器损伤情况发生.结论:采用局麻下腹腔镜行输卵管绝育术手术切口小,受术者无明显痛苦,术后创口处无明显疤痕,手术过程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并发症较少,经实践证明,可以将该技术应用到计划生育方向上.

    作者:王钢;邓仁玲;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析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普内科住院的14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4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除了给予出院指导外,还在患者出院后给予家庭护理干预,包括:制定家庭护理计划、健康教育、电话访视、家访等.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再次住院率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肺功能、再次住院率、生存质量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再次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益肾调气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血瘀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血瘀型)患者,采用益肾调气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PSD患者150例,通过抽签法将PSD患者平均分为B1组(观察组75例)与B2组(对照组75例).B2组:利用疏肝法,选择逍遥散对患者进行治疗;B1组:选择益肾调气法,采用颐脑解郁方对患者进行治疗.利用HAMD量表对两组PSD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在临床治疗显效率方面,B1组PSD患者高于B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B1组在准备治疗前,HAMD量表评分为(28.26±5.42),完成治疗后,评分为(10.33±5.87).准备治疗前与完成治疗后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B2组完成治疗后,利用HAMD量表进行评分为(21.37±5.21).同B1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PSD患者,采用益肾调气法进行治疗获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成功凸显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曾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opathy,PHG)是指门脉高压症伴发的胃黏膜病变,主要发生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系出血症症状,是上消化系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时危急生命.本文就近年来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雯;李士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仿真环境下带教护生心肺复苏规范化、精细化操作的教学效果分析

    目的:依据2010心肺复苏新指南,在仿真环境下对护生进行心肺复苏(CPR)规范化、精细化操作带教指导,从而使得护士的CPR操作更加精准,为临床实践打好基础.方法:选取本校2010级护理专业5班(50人/班)为实验组,同时选取本院校护理专业4班(50人/班)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观察组在仿真环境进行细节指导,并反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按压施加、平均呼吸时间、连接平均用时、平均抢救时间、抢救成活率、期末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仿真环境下,利用高仿真综合模拟人作为被操作对象,根据新指南标准建立操作要点,指导护生CPR操作中注意细节,规范每一步,提高学生考核成绩和模拟人的成活率.

    作者:吴冬英;洪勤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喷昔洛韦乳膏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喷昔洛韦乳膏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生殖器疱疹的患者4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给予外用喷昔洛韦乳膏涂患处4-5次/d,对照组患者24例,给予阿昔洛韦软膏涂患处4-5次/d,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和痊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喷昔洛韦乳膏是治疗生殖器疱疹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刘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助产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高龄初产妇分娩安全、高质量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高龄初产妇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助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等.结果: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方面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龄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可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高分娩成功率,其护理效果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玲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35例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回顾性分析收治经确诊为药物性肝炎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停用已知或可疑药物,加强支持治疗.结果:在2周内出现症状明显有缓解或者消失,没有死亡病例.结论:药物性肝炎预后较好,应重视中草药对肝损害.

    作者:周玉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