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凯波
目的:研究影响股骨干骨折术后愈合的有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51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通过对他们进行术后随访,总结影响股骨干术后愈合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随访发现,共有20例出现骨折不愈合。结论:医源性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是造成股骨干术后不愈合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化强;李雪勇;李佳伟;陈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电针联合 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腰椎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电针联合mckenzie疗法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陶聪;汪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临床治疗对策,探析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入住我院的156位偏头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诊治,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156例偏头痛患者中,痊愈112例,好转2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愈率71.8%,总有效率98.7%。结论:对于偏头痛的治疗,应辨证分型,在基础方之上针对不同的症状的患者适量适度增减药物及其剂量,止痛的同时不致损伤元气,使药物治疗效果佳化。
作者:吴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运用小切口双手取核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92例(21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手工小切口双手取核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力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患者视力恢复较好,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少,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散光、角膜水肿、残留晶体皮质、后囊膜破裂、切口渗漏以及术后眼压高等;手术方法相对简便,容易操作。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运用小切口双手取核法治疗的切口较小,患者视力恢复块,伤口愈合佳,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只要注意手术技巧和细节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卫生院及基层医院均可应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卢兵;梁庆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重症急性肾衰利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相应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均利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来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完成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4.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利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在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100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患有心血管并发症以及使用呼吸机等都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做好预防和监控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世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房助产士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方法:总结本院产房助产士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据此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应用于产房助产士护理实践中,对应用防范措施前后护患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助产士风险及防范意识显著加强,而对职业损伤的担忧、心理与人际关系则显著降低,P<0.05。通过实施护理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后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防范措施可为产房助产士的日常工作提供指导,有效防范护理风险,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张菊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老年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即通过及时有效的社区管理对引起疾病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一系列全方位的管理和做到及时预防的过程,老年患高血压十分常见,这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早已成为影响人类长寿,健康的主要杀手。为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社区管理人员可以对该社区的老年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追踪管理,并在大力宣扬高血压的危害的同时,可采用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群体宣传健康教育,网络远程进行干预等方法。社区的管理人员应该对老年人的这一常见的疾病给予高度的重视,制定一套可行见效的方案,来控制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生,及由该病引发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张玉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来我院治疗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共有40例患者。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一线治疗方案联合放疗,实验中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患者治疗后产生的毒副反应主要以血液学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胰腺炎等为主。实验组3-4级白细胞减少、1-2级转氨酶升高和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中没有出现肾脏毒性。结论:临床上,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新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对孕产妇预后的影响,观察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孕期保健及住院分娩期间所发现的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共计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220例患者中,3例患者检出急性肝炎,所占比例为1.36%,217例患者检出急性肝炎,所占比例为98.64%,慢性肝炎检出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为主,多为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孕产妇预后水平低,死亡率高,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孕产妇肝脏受损情况,是改善孕产妇预后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红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分析研究本院2013年10月29日收治的一例腹痛腹泻的病人,对患者进行系列经体格检查、既往病史与各项理化检查,诊断为乙型副伤寒并中毒性脑病,伴有感染性休克、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低血钾症等,建议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糖皮质激素、喹诺酮类、奥美拉唑、护肝片以及三磷酸腺苷二钠片治疗。
作者:汤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临床上控制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通过设立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达100%。P<0.05,两组具有明显的差异统计性。结论:针对阑尾炎术后感染要及时控制,通过抗生素和物理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余浩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冶疗跟骨舌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25例跟骨舌形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这25例患者使用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每隔一年进行检查,从而分析这25例患者采用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SPSS 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2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术后随访,经X线检查和CT 扫描,所有跟骨舌形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对患者采用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骨折,取得了比较不错的的临床疗效,并且并发症的几率很低,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培;田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就进行药物流产时即使施行清宫术的临床意义进行简单探究。方法:将接受了药物流产后伴有阴道异常出血经由B 超检测结果显示存在有宫内残留的患者分为 A、B两个小组,A 组采取药物治疗手段,B组则采取清宫术治疗方法。观察两个小组的治疗结果。结果:A 组患者的出血量、出血时间以及受感染的人数等都要高于B组,并且 A 组患者终有82%仍需要进行清宫手术。结论:若患者在经药物流产后出现宫内残留的情况,应及时接受清宫术治疗,以减轻和缩短阴道异常出血的症状及时间,并且能有效预防宫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敏;吕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通过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症状的疗效,并且总结相关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到我院就诊的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配,其中对照组采取我院常规治疗疗法。治疗组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匹多莫德进行治疗,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8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匹多莫德在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大范围临床推广。
作者:吕学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肿瘤中晚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救治的肿瘤中晚期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中医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VS 47.4%),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5% VS76.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肿瘤中晚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毒性反应,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罗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血液净化中心作为医院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既为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也为急性药物中毒、器官衰竭以及其他部分疾病的提供了临床抢救的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医疗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血液透析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但是随着透析患者越来越多,患者人数的剧增与血液技术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也给众多的血液透析患者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本文将对当前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相关的介绍和分析,并就相关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作者:徐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耳鼻喉异物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诊治的81例耳鼻咽喉异物的患者,对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异物的种类、存留的部位,同时总结临床上误诊耳鼻咽喉异物的原因。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81例耳鼻喉异物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咽喉部异物比例大,共41例,占50.62%,鼻腔异物的为27例,占33.33%,耳部异物为13例,占16.05%。通过对上述数值进行分析,在耳鼻喉异物中,发生率高的为咽喉部异物,之后依次为鼻腔异物,耳部异物。结论:对于耳鼻咽喉异物的患者,临床医生在诊治的过程中应认真细心检查,详细询问病史,这是预防漏诊和误诊的关键方法。
作者:王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供应室医务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策略。方法:对10例在我院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其职业危害及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安全干预措施。结果:调查报道分析表明,锐器损伤、噪音干扰等危险因素明显高于烫伤、血液污染等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强化供应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规则制度,对保障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尚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自愿终止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终止其妊娠;对照组直接对其采用依沙吖啶终止妊娠。对比两组自愿终止妊娠妇女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对比,研究组妇女终止妊娠总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妇女终止妊娠总有效率为75.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终止妊娠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产程,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安敏;邓仁玲;王钢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