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张兰

关键词:米非司酮, 药物流产, 临床观察护理
摘要:药物流产就是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由于口服给药终止妊娠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具有简便安全,痛苦少,效果好,副反应少和损伤少的优点,易被医务人员和患者接受,大大减少负压吸引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GADA 、ICA 联合检测对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糖尿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早期诊断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糖尿病。方法:对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CA)联合检测。结果:胰岛素依赖型患者GADA 为39.1%,ICA 为27.8%,明显高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GADA22.1%,ICA9%。结论:GADA、ICA 联合检测可提高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高娟梅;岳巧莲;张仲梅;刘克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性干预对婴幼儿湿疹防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对婴幼儿湿疹实施综合性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内确认的婴幼儿湿疹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干预组实施有计划的综合干预;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及一般的处理措施。随访一年,干预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和需激素治疗的病例数。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复发率只有21.42%,明显低于对照组45.23%差异学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选42例病例中,干预组需激素治疗的,只有17例,而对照组有27例,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干预是治疗和预防婴幼儿湿疹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对减少婴幼儿湿疹的发生,终止婴幼儿湿疹过敏进程的发展,防止远端病变,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发生,以及减少皮质激素的使用和副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何宁峻;谢崇健;蒋瑜;李美銮;何峻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60例,每组各30例,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给予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增添上行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和自主排尿时间。结果:康复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自主排尿早,并发症少。康复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给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有利于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和排尿功能恢复,使患者减少排尿次数和尿路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春雪;黄春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与无发生患者相比,LVEF值显著降低(p<0.05),BNP显著增高(p<0.05);无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使用胺碘酮患者和使用中药类患者相比,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与预后无关,临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且对出院后服用抗心衰药物有重要影响。

    作者:欧阳吉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治疗的80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和丹参酮磺酸钠综合治疗方案在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快速的缩小患者心肌缺血的面积,而且降低了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保护了患者的心肌,且复发率不高,费用较低,效果良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凡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慢性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于老年慢性肺炎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经护理后,其病情的变化情况,如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有2天,平均住院时间有10天,有2例发生并发症,达6.67%,1例死亡。对照组:有6天发热持续时间,25天平均住院时间,7例发生并发症,占有25.0%,3例死亡。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护理效果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声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脑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血肿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治疗组在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对脑出血进行治疗,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效用,增强药物的疗效,帮助提高治愈率,降低脑出血导致的致残致死率。

    作者:谢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78% VS77.78%),且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 VS17.7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预见性的护理在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程序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工作人员对护理工作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实施后,患者依从性明显上升,医护人员工作能力得到提升,病区环境得以改善,呼叫铃响频率显著下降。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外科患者护理中效果较好,可大力推广。

    作者:邓兰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将我院泌尿科收治的16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57.6%,痊愈率分别为67.6%和25.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和11.25%,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2=12.43,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副作用小、排石效果好和疼痛少等优点,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时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阳文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院特选取2012年至2013年一月入院患者为22人为普通护理组;2013年至2014年1月入院患者为25人为风险护理组。对于新收入的风险护理组进行一下风险管理的护理方式,而普通护理组只选择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风险护理组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患者有2人,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8.00%;普通护理组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患者有5人,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有22.73%。风险护理组中,对护理人员非常满意的有18人,一般满意的人有5人,相对满意率为92.00%;普通护理组中,对护理人员非常满意的有10人,一般满意的人有8人,相对满意率为81.82%。且两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对于减少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十分有效,可以在医院内广泛推广。

    作者:侯凯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急性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为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26例腹腔镜下进行急性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同时对比我院同期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病例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急性患者急性胃穿孔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如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

    近年来,很多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开始呈现上升趋势,流感、肝炎、口蹄疫等疾病的强大传染性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在很多的偏远地区,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救治水平低下等原因,致使很多被感染者很难得到及时救治。更有甚者还可以造成相关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及呈现出村子性爆发,给人们的生命产生了一定威胁。笔者就其传播途径及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出了相关意见,希望对抑制及预防此类传染病有一定助力。

    作者:周兴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清洗方法对妇科人流吸头管腔清洗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妇科复用金属人流吸头管腔的有效清洗方法,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确保复用金属人流吸头的灭菌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科门诊同质污染的复用金属人流吸头100个,分为A、B2组,每组各50个。 A组:人工刷洗---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水煮---烘干。B组:人工刷洗---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烘干。采用目测法,隐血试验,检测清洗效果。结果:A、B2组妇科复用金属人流吸头合格率依次为100%,95%。结论:妇科复用金属人流吸头的佳清洗方法是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水煮。

    作者:刘文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锁骨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锁骨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方法:手术治疗并且随访80例骨折患者,比较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在骨折的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全部的病患随访半年到1.5年。用 spass10.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骨折的愈合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所用的平均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克氏针组明显高于钢板钢板组,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的优良率,克氏针组低于锁骨钢板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的治疗中,锁骨钢板的治疗疗效比克氏针更明显,并发症发生率小,固定更坚强,具有肩关节能更好的恢复的优点。

    作者:苏启旭;何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患沟通对住院患儿家长焦虑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护患沟通对于住院患儿家长焦虑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间收治163的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我院自制,对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及患儿家属的焦虑状况进行评分。结果:实施护患沟通后,患儿家属的焦虑状态评分有明显的下降,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得到提升。结论:护患沟通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医院的信赖感,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状况,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对于儿科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符海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中医针刺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43例本院收治的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共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共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针刺治疗效果良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作者:赵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SPECT 肾脏显像在评价肾功能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比和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体层显像术(SPECT)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症状、体征、B超、CT 及生化检查等确诊为肾脏疾病患者的99m Tc -DTPA 肾动态显像和IVP检查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8例患者,其中63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有功能,占92.65%;5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无功能,占7.35%;27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有功能者,占39.71%;41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无功能,占60.29%。由此可见,核素显像有功能明显高于 IVP 检查X2=21.25,P<0.01)。IVP不显影的患肾核素显像图多表现为2级以上,主要为2到3级。讨论:核素肾动态显像操作方便、准确度高、零创伤并且可重复测定,是目前临床上评价肾功能的有效方法,并且可以在早期有效的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的情况,为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力保证,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肾脏核医学在肾脏疾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探讨其防范性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并发生护理投诉的24例患者,归纳相关风险因素,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患者采取一定防范措施观察防范效果。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后之后,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上一年(p<0.05)。结论:采取适宜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能够降低投诉率,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作者:毛恩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阑尾根部坏疽穿孔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阑尾根部坏疽穿孔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多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名阑尾根部坏疽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名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无一例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阑尾根部坏疽穿孔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文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