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如江
目的:个性化护理队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方法:选择100例风湿免疫科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措施。对照组实行常规优质的护理服务措施。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在7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两组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免疫科患者的运用有着明显提升临床满意度的效果,获得较高水平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临床治疗对策,探析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入住我院的156位偏头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诊治,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156例偏头痛患者中,痊愈112例,好转2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愈率71.8%,总有效率98.7%。结论:对于偏头痛的治疗,应辨证分型,在基础方之上针对不同的症状的患者适量适度增减药物及其剂量,止痛的同时不致损伤元气,使药物治疗效果佳化。
作者:吴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来我院治疗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共有40例患者。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一线治疗方案联合放疗,实验中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患者治疗后产生的毒副反应主要以血液学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胰腺炎等为主。实验组3-4级白细胞减少、1-2级转氨酶升高和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中没有出现肾脏毒性。结论:临床上,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新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接待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托拉塞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其中 LVEF、LVEDD及血浆BN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则为78.79%(26/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后,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托拉塞米治疗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作者:李蕊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分娩的婴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的10例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的婴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婴儿体格、智能发育,有无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如窒息、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各系统发育等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值<0.05)。结论: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明显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威胁母亲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导致新生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做好预防及治疗措施,保障新生儿健康。
作者:许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疹的预后观察。方法:分别应用中西医和西医方法治疗药疹病人,西医对照组治疗药疹36例,观察比较治疗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在用药治疗后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7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药疹,可以明显缩短疾病病程,提高临床治愈率,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
作者:王桃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修补术以及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腹股沟疝患者111例随机分为69例对照组和42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好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股沟疝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创伤程度小、疼痛程度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林福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椎骨骨折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方法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前Cobb角度平均为(21.98±6.79)°,平均椎体压缩率为(58.19±11.12)%。愈合人数0例;术后3个月后,Cobb角度平均为(5.69±4.89)°,平均椎体压缩率为(16.01±6.56)%,愈合人数29例;术后1年,Cobb角度平均为(6.88±5.01)°,平均椎体压缩率为(18.68±6.98)%,愈合人数34例。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颜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会阴侧切口皮内缝合的临床效果,从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分娩同时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1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皮内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进行分层缝合。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疼痛状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甲级愈合人数为77人、乙级愈合人数为3人、丙级愈合人数为0;对照组甲级愈合人数为68人、乙级愈合人数为11人、丙级愈合人数为1。实验组轻度疼痛人数为74人,占总人数的92.50%、中度疼痛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的5.00%、重度疼痛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2.50%;对照组轻度疼痛人数为59人,占总人数的73.75%、中度疼痛人数为12人,占总人数的15.00%、重度疼痛人数为9人,占总人数的11.25%。实验组患者有两人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有7人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75%。结论:会阴侧切口皮内缝合临床效果良好,临床上推荐使用。
作者:夏同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口服不同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将研究组与对照组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在治疗之后肠道反应与血细胞计数下降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1mg/kg 甲氨蝶呤对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比较低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单次肌内注射,结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到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俞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其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135名作为观察组,选取进行体检的肺肝硬化患者140名为对照组。比较各个级别患者期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肝硬化患者其胆囊结石发病率差异。结果: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组患者的发病率是44.44%,而对照组患者的发病率是7.86%,肝硬化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发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由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容易漏诊,经常被医生所忽略,所以在临床诊断时值得重视。
作者:刘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COPD患者采取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59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EV1、FVC 以及 FEV1/FVC等肺部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COPD患者给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明确,对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毛红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予以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实施LCP钢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0年2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中,随机抽取6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是选择LCP钢板加以治疗。对所选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中,13例被治愈,10例为有效,9例为无效,其总有效率是74.2%;而观察组中,16例被治愈,13例为有效,2例为无效,其总有效率是93.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LCP钢板对肱骨外科的颈骨折进行治疗,其疗效同常规方法相比更加显著。
作者:王磊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4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整体的临床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40%)与对照组(22.22%)相比明显较低,满意度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中全面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进行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使用外固定支架来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在手术后的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235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20例,对照组115例。对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只采用常规骨科护理,而干预组在手术前后除了常规的骨科护理外附加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手术后的康复效果的优良率达到86.67%,对照组的优良率为56.62%。干预组较对照组康复的优良率高出30%。结论:在使用固定支架来对胫腓骨骨折进行临床治疗时,完善齐备的综合干预护理能够大大的提高其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徐欣;于颖;顾玲;罗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8例,采用地塞米松对其进行治疗,加强对用药时间的控制以及对药量的掌握,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8例患儿中有27例患儿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后7~11d陆续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6.43%;在治疗过程中1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2例患儿出现烦躁的症状,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治疗中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过应该注意使用时间和使用剂量的控制,一般应随着病情的缓解而酌情减少用量,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杜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后气管导管留置病人使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进行 PCIA 和肌注盐酸哌盐酸哌替啶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的患者40例,采用全身麻醉完成手术,术后随机分成咪达唑仑舒芬太尼 PCIA 组(A 组)和盐酸哌替啶组镇痛组(B组),每组20例,术后 A组患者静脉接镇痛泵,泵内药物配方:咪达唑仑30mg+舒芬太尼100μg 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B组患者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 ,盐酸异丙嗪25mg合剂。术毕待患者呼吸节律恢复良好生命体症稳定后留置气管导管送病房。持续低流量吸氧,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VAS 评分,咪达唑仑舒芬太尼 PCIA 组(A 组)明显优于肌注盐酸哌替啶组(B 组),差异显著(p<0.05)。镇静评分:A组优于B组,两组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有13例无法耐受气管导管,并在24h内拔管,A 组无1例在24h内拔管,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镇痛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现象发生,恶心发生率相似(A 组3例B组2例)。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病人静脉镇痛,镇静镇痛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稳定,且病人对气管导管耐受良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飞;唐吉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供应室医务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策略。方法:对10例在我院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其职业危害及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安全干预措施。结果:调查报道分析表明,锐器损伤、噪音干扰等危险因素明显高于烫伤、血液污染等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强化供应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规则制度,对保障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尚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前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就要抓好计划生育,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率,除使用避孕套及其它措施外,对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必须采取绝育的方法,经腹输卵管结扎是我国农村地区广泛运用的永久性节育措施,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绝育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过去手术中用4号丝线缝合皮肤,给术者和受术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但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其它因素,常引起各种并发症,给育龄妇女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此,我站自2010年12月-2014年12月采用横切口皮下组织皮内缝合,(不需缝合皮肤),切口上覆盖无菌纱布固定,观察4-6小时,无特殊情况方可离去,通过皮下组织内缝合的改进,此法不需住院,创口愈合好,节省经费开支,深受群众的欢迎,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冉祝连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