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至8月住我院的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指导。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在入组前及入组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问卷测评。结果:研究终点时研究组患者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实施能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程度。
作者:杨宝钗;王怀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于静脉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麻醉管理的总结和体会。方法:选取通过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67例,对比和分析患者在注射麻醉的整个过程中的血压、心率以及气道压等各项常规数值的变化。结果:注射麻醉后其中有6例出现血压下降,而三人均无心脑血管疾病病史;而且发现充气后的血压较充气前比较均有稍微上升,适当的加大麻醉后血压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所有患者气腹后,其中有5例患者出现心率下降,其中有一例患者的心率降低到每分钟45次,个别患者的心率高值达到130分/次,而大部分患者都处在<130次/分以下,同时气腹后通过调节呼吸参数后发现气道压平均上升到了4.5mmHg左右,且指标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技术上,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的每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在麻醉时应该注意,尤其是对于患有一些心肺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该患者的麻醉管理。
作者:杨继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提升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4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152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控制,只有2例因并发并发症而死亡。结论: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还可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儿感冒宁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型)的疗效。方法选取5例儿童上呼吸进感染的患儿,口服小儿感冒宁糖浆,3-4岁儿童1次6-10mL ,5-7岁儿童一次11-15mL ,8至11岁1次16-20mL ,1日3-4次,连用3天。结果:痊愈者4例,无效者1例。服药1剂者1例,2-4剂者3例,5-6剂者1例。结论:小儿感冒宁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昭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患者的急救护理分析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2例创伤患者,给予规范化创伤护理模式。分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死率。结果:本组抢救成功占91.8%(112/122);患者满意率91.0%(111/122);出现病死患者3.3%(4/122);出现并发症患者4.9%(6/122)。结论:创伤性患者给予系统的急救护理,院前急救护理、入院后护理,包括伤情评估、监测生命体征、伤情处理、呼吸道通.、维持有效循环及心理护理,可以减少病死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赵桂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近年来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本文在解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城乡差距并提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作者:仇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 U 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的 SAS 评分与 SDS 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ICU 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管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68只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68只眼)角膜中央区翼状胬肉分离操作过程中沿前弹力表层分离难度较低,仅有少数眼分离难度较大;68只眼中有50只眼视力不变,14只眼视力上升,4只眼视力下降;50例(68只眼)痊愈62只眼,复发6只眼,治愈率为91.2%;本组68只眼中角膜完全透明28只眼,另有线状角膜混浊30只眼,轻度角膜雾状混浊6只眼,中度混浊2只眼,重度混浊2只眼。结论:采用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冯书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患沟通对于住院患儿家长焦虑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间收治163的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我院自制,对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及患儿家属的焦虑状况进行评分。结果:实施护患沟通后,患儿家属的焦虑状态评分有明显的下降,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得到提升。结论:护患沟通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医院的信赖感,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状况,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对于儿科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符海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肝胆管结石的手术疗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完整资料为分析依据,所有患者均接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总结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50例手术患者无一例发生死亡,手术总优良率为81.33%(122/15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67%(28/150),结石残留率为21.33%(32/150),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胆、胆道出血。结论:根据肝胆管结石患者具体病情及周身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在大程度上保障治疗方式的合理化,规则性的结石肝叶段组织切除术是彻底清除病灶及降低复发率的关键。不失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胡玲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 RI )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56例进行关节镜检查,观察组56例进行核磁共振扫面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核磁共振诊断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的表现上,均优于关节镜检查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骨关节炎的检查,临床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临床特异性高、灵敏性好,检查结果清晰,准确,适合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俊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60例,每组各30例,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给予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增添上行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和自主排尿时间。结果:康复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自主排尿早,并发症少。康复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给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有利于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和排尿功能恢复,使患者减少排尿次数和尿路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春雪;黄春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和调查玉龙县山区居民慢性行为危险因素的现状,为制定和实施健康行为干预方案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2012年丽江市卫生机构及疾控机构对玉龙县山区居民慢性危险因素的调查数据,分析慢性病症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在山区局面的分布情况。结果:调查人群中,其中18岁以上成人群中吸烟率、饮酒率、主动锻炼率、居民肥胖率、健康教育率分别为24.23%、7.48%、11.34%、50.34%和31.51%,其中在吸烟率、饮酒率等四项行为指标中,男性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女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龙县居民普遍存在吸烟、过度饮酒、饮食不当、肥胖超重、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慢性病症行为危险因素,尤其是男性,应加强该县保健知识及慢性疾病知识宣传,这对促进该县山区居住人民身体素质上升,降低慢性病症发生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木云仙;和皋;洪国伟;和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中医针刺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43例本院收治的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共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共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针刺治疗效果良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作者:赵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度及护理满意度,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临床上以突发高热,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其特征,重症森林脑炎患者可致呼吸衰竭、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全沟硬蜱为本病的主要生物媒介,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外,同时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肌麻痹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作者:吕小龙;张晓光;韩淑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治疗的老年手术病人1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使用更为优质的护理方式,对两组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对照组也明显高于观察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能够提高老年手术病人及其家属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为老年手术病人营造了更为舒适的环境,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硬膜外麻醉(EA )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 )用于剖宫产术效果进行比较,为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提供选择和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单独的硬膜外麻醉(EA 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 组)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根据两组结果的比较显示,硬膜外麻醉(EA )组麻醉效果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 )的麻醉效果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两组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作者:卢华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后气管导管留置病人使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进行 PCIA 和肌注盐酸哌盐酸哌替啶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的患者40例,采用全身麻醉完成手术,术后随机分成咪达唑仑舒芬太尼 PCIA 组(A 组)和盐酸哌替啶组镇痛组(B组),每组20例,术后 A组患者静脉接镇痛泵,泵内药物配方:咪达唑仑30mg+舒芬太尼100μg 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B组患者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 ,盐酸异丙嗪25mg合剂。术毕待患者呼吸节律恢复良好生命体症稳定后留置气管导管送病房。持续低流量吸氧,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VAS 评分,咪达唑仑舒芬太尼 PCIA 组(A 组)明显优于肌注盐酸哌替啶组(B 组),差异显著(p<0.05)。镇静评分:A组优于B组,两组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有13例无法耐受气管导管,并在24h内拔管,A 组无1例在24h内拔管,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镇痛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现象发生,恶心发生率相似(A 组3例B组2例)。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病人静脉镇痛,镇静镇痛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稳定,且病人对气管导管耐受良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飞;唐吉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职业暴漏问题以及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对助产士发生职业暴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降低助产士暴漏的危险性,保证其工作质量和生命健康。结果:产房助产士发生职业暴漏的主要原因与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特定液体具有较为明显的关系,除此之外也包括生物、化学、物理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结论:医院相关部门要增强产房助产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职业暴漏预防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流程,确保主产人员的身心健康,降低职业暴漏的危险性。
作者:朱敏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