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洋
目的:对比和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体层显像术(SPECT)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症状、体征、B超、CT 及生化检查等确诊为肾脏疾病患者的99m Tc -DTPA 肾动态显像和IVP检查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8例患者,其中63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有功能,占92.65%;5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无功能,占7.35%;27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有功能者,占39.71%;41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无功能,占60.29%。由此可见,核素显像有功能明显高于 IVP 检查X2=21.25,P<0.01)。IVP不显影的患肾核素显像图多表现为2级以上,主要为2到3级。讨论:核素肾动态显像操作方便、准确度高、零创伤并且可重复测定,是目前临床上评价肾功能的有效方法,并且可以在早期有效的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的情况,为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力保证,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肾脏核医学在肾脏疾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保护和肺复张通气策略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RDS )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 A RDS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肺保护性策略治疗,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佳呼吸末正压(PEEP)和小潮气量的保护性通气策略行机械通气;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行肺复张性通气策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的氧合指数、动脉CO2分压以及气压伤的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肺复张后的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5),动脉CO2分压明显降低(P<0.05),气压伤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肺保护和肺复张的通气策略联合治疗 A RDS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于老年慢性肺炎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经护理后,其病情的变化情况,如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有2天,平均住院时间有10天,有2例发生并发症,达6.67%,1例死亡。对照组:有6天发热持续时间,25天平均住院时间,7例发生并发症,占有25.0%,3例死亡。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护理效果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声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中医方法对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寻找治疗该疾病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4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5%,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法与针灸治疗相结合,可达到良好的协同作用,缓解临床病症,对临床上治疗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谢仙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会阴侧切口皮内缝合的临床效果,从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分娩同时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1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皮内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进行分层缝合。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疼痛状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甲级愈合人数为77人、乙级愈合人数为3人、丙级愈合人数为0;对照组甲级愈合人数为68人、乙级愈合人数为11人、丙级愈合人数为1。实验组轻度疼痛人数为74人,占总人数的92.50%、中度疼痛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的5.00%、重度疼痛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2.50%;对照组轻度疼痛人数为59人,占总人数的73.75%、中度疼痛人数为12人,占总人数的15.00%、重度疼痛人数为9人,占总人数的11.25%。实验组患者有两人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有7人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75%。结论:会阴侧切口皮内缝合临床效果良好,临床上推荐使用。
作者:夏同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78% VS77.78%),且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 VS17.7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 U 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的 SAS 评分与 SDS 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ICU 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管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髋关节周围骨折中,股骨粗隆下区骨折是一种难处理的骨折类型,通常都是由于高能量创伤所造成的粉碎性骨折。对股骨粗隆下骨折进行非手术治疗时,往往存在较高畸形愈合、不愈合和其它并发症发生率,所以,临床一般主张手术治疗粗隆下骨折。临床中,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是RusseⅡ-Taylor法,对指导选择内固定方法非常有利。而小粗隆以下平面骨折,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交锁髓内钉。如果骨折至小粗隆而未波及到梨状窝,则较为理想的治疗是95°角或者头髓钉固定。如果大粗隆骨折波及到梨状窝,那么可以对其实施滑行钉器械固定。
作者:卜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职业暴漏问题以及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对助产士发生职业暴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降低助产士暴漏的危险性,保证其工作质量和生命健康。结果:产房助产士发生职业暴漏的主要原因与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特定液体具有较为明显的关系,除此之外也包括生物、化学、物理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结论:医院相关部门要增强产房助产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职业暴漏预防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流程,确保主产人员的身心健康,降低职业暴漏的危险性。
作者:朱敏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对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观察组单纯的使用呋塞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2%,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8%,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的利尿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体液潴留的情况,防止患者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突出。
作者:苏渊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全麻唤醒术后,探讨老年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常规护理,干预组除此还给予准备必备器材、保证呼吸通。等护理干预。结果:伤口感染、并发症、苏醒时间方面,干预组明显减少,有差异;生活质量方面,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时间醒来,改善其生活质量,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8例,采用地塞米松对其进行治疗,加强对用药时间的控制以及对药量的掌握,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8例患儿中有27例患儿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后7~11d陆续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6.43%;在治疗过程中1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2例患儿出现烦躁的症状,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治疗中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过应该注意使用时间和使用剂量的控制,一般应随着病情的缓解而酌情减少用量,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杜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来我院治疗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共有40例患者。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一线治疗方案联合放疗,实验中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患者治疗后产生的毒副反应主要以血液学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胰腺炎等为主。实验组3-4级白细胞减少、1-2级转氨酶升高和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中没有出现肾脏毒性。结论:临床上,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新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对腰痛病患者从日常生活、情志、饮食、疼痛治疗、功能锻炼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康复指导,以缓解疼痛、加强脊柱稳定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儿感冒宁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型)的疗效。方法选取5例儿童上呼吸进感染的患儿,口服小儿感冒宁糖浆,3-4岁儿童1次6-10mL ,5-7岁儿童一次11-15mL ,8至11岁1次16-20mL ,1日3-4次,连用3天。结果:痊愈者4例,无效者1例。服药1剂者1例,2-4剂者3例,5-6剂者1例。结论:小儿感冒宁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昭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肿瘤术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42位口腔颌面肿瘤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21位)与护理组(21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护理组成功概率为95.24%,对照组成功概率为71.43%,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病情做严密的观察,并且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以及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孟凡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20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辩证治疗研究,按门诊序号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中医治疗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对比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8.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性(96.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多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常见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治疗患者前血糖高出现脑梗塞率越高;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多为多发性脑梗死,而脑梗死以腔隙梗死和中心梗死为主;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患者治疗不仅要维持血糖平衡,还需提升脑供血量,避免出现多发性脑梗死。
作者:范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疹的预后观察。方法:分别应用中西医和西医方法治疗药疹病人,西医对照组治疗药疹36例,观察比较治疗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在用药治疗后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7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药疹,可以明显缩短疾病病程,提高临床治愈率,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
作者:王桃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愈风宁心片治疗高血压伴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愈风宁心片(药物成份为葛根)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4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1%,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服用愈风宁心片治疗方法对高血压伴头痛患者有显著疗效,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贺采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云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