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外孕流产致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盛华

关键词:宫外孕, 流产, 破裂出血
摘要:目的:研究宫外孕流产导致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收治的20例宫外孕经药物流产致破裂出血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B超检查,11例采取腹腔穿刺治疗,9例采取后穹窿穿刺治疗。在治疗时,所有病患均接受剖腹检查,观察到患者腹腔内有程度不同的积血。结论:宫外孕患者采取药物流产前应接受详细的妇科常规检查和B超检查。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 RI )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56例进行关节镜检查,观察组56例进行核磁共振扫面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核磁共振诊断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的表现上,均优于关节镜检查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骨关节炎的检查,临床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临床特异性高、灵敏性好,检查结果清晰,准确,适合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俊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个性化护理对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个性化护理队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方法:选择100例风湿免疫科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措施。对照组实行常规优质的护理服务措施。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在7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两组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免疫科患者的运用有着明显提升临床满意度的效果,获得较高水平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及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结果:实施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且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人数有明显增多,干预前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能明显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这对提升患者疾病预防意识,增加护理配合度,保证降糖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玲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煤矿井下事故致复合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

    总结8例因煤矿井下事故致复合伤伤员的急救护理经验,认为该类伤员抢救护理成功的关键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成抢救小组,开放绿色通道,根据伤情级别严格观察病情,沉着应对确保伤员的有效救治。

    作者:昝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80例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对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患者,将他们分为两组,对照组给西药西比灵加颈椎牵引,治疗组给在其基础上给丹参山甲芎芍汤,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控制组(71.2%)。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显著提高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治疗有效率。

    作者:孔秋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学龄前儿童肥胖相关饮食行为的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肥胖相关饮食行为的干预,规范儿童的饮食习惯,减少儿童肥胖率。方法:从幼儿园中随机选取300名儿童,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就按照幼儿园平时的管理,及家里平时的饮食习惯。干预组进行饮食行为干预,包括饮食习惯教育,食物偏好干预,进餐速度干预,摄入能量干预。两组同时进行4个月。结果:对照组的学龄前儿童的偏食程度明显比观察组重(P<0.05);对照组的学龄前儿童进食速度比观察组快(P<0.05);对照组的学龄前儿童摄入能量明显比观察组多且部均衡(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相关饮食行为进行干预对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个幼儿园推广。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冶疗跟骨舌形骨折25例报告

    目的:观察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冶疗跟骨舌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25例跟骨舌形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这25例患者使用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每隔一年进行检查,从而分析这25例患者采用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SPSS 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2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术后随访,经X线检查和CT 扫描,所有跟骨舌形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对患者采用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骨折,取得了比较不错的的临床疗效,并且并发症的几率很低,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培;田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清洗方法对妇科人流吸头管腔清洗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妇科复用金属人流吸头管腔的有效清洗方法,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确保复用金属人流吸头的灭菌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科门诊同质污染的复用金属人流吸头100个,分为A、B2组,每组各50个。 A组:人工刷洗---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水煮---烘干。B组:人工刷洗---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烘干。采用目测法,隐血试验,检测清洗效果。结果:A、B2组妇科复用金属人流吸头合格率依次为100%,95%。结论:妇科复用金属人流吸头的佳清洗方法是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水煮。

    作者:刘文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长岭县农村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探讨

    农村卫生院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末端,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有如建筑物中的钢筋,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以及服务目标的实现。近年中国正在通过不断加大卫生投入,2011年各级财政投入资金总额将达到300多亿元,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卫生服务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可及、均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同时,通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积极履行“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庄严承诺。

    作者:刘艳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

    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未严格依照相关制度实施护理、护理知识掌握度及危险意识不强、护理素质和技能不足、护患沟通不充分、环境因素、风险告知不及时、护理记录不合格、护士自我保护不严、经济负担过重等,临床上应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护理风险应对方案、强化护理风险监控、护理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优化病区环境、健康指导、心理干预,以强化骨外科患者疗效、改善护理体验。

    作者:徐翠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血压患者的门诊戒烟服务方式与简化控烟流程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门诊戒烟服务方式与简化控烟流程的策略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心内科接诊的确诊患有高血压的吸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戒烟情况、戒烟误区、门诊医疗费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戒烟率、门诊医疗费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内科门诊加强高血压吸烟患者的戒烟服务,可以明显提高他们的戒烟率与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同时还可以减少门诊医疗费用,值得门诊借鉴。

    作者:赵虹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医士对病人家访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基础医院医士家访在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进行家访患者的20例,对家访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本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本组1例患者随访期间,病情复发再次入院治疗,复发率为5%。了解患者的随访效果,本组20例患者中,7例优,占35%,13例良,占65%,中和差均为0例。了解患者对待家访的态度,本组20例患者中,均希望家访,占100%。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家访,有利于提高其对医嘱的执行能力,能够有效控制其病情继续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淑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来我院治疗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共有40例患者。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一线治疗方案联合放疗,实验中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患者治疗后产生的毒副反应主要以血液学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胰腺炎等为主。实验组3-4级白细胞减少、1-2级转氨酶升高和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中没有出现肾脏毒性。结论:临床上,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新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感冒宁糖浆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感冒宁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型)的疗效。方法选取5例儿童上呼吸进感染的患儿,口服小儿感冒宁糖浆,3-4岁儿童1次6-10mL ,5-7岁儿童一次11-15mL ,8至11岁1次16-20mL ,1日3-4次,连用3天。结果:痊愈者4例,无效者1例。服药1剂者1例,2-4剂者3例,5-6剂者1例。结论:小儿感冒宁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昭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吡柔比星在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探究吡柔比星在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介入治疗上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入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使用吡柔比星介入化疗,观察组使用术前全身静脉化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以及稳定率均在观察组之上,两组患者的治疗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柔比星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手术切除的成功率,能够大限度的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娟;黄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痛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电切除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下行结肠息肉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73例结肠息肉者分组:无痛结肠镜组(36例)与对照结肠镜组(37例),无痛结肠镜组于无痛肠镜下诊治,对照结肠镜组于常规肠镜下诊治。比较无痛结肠镜组与对照结肠镜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检查后5分钟之时、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毕阶段,无痛结肠镜组的 DBP 值、SBP值及 HR值均处于下降状态,较之对照结肠镜组,差异明显,P<0.05。无痛结肠镜组插至回盲部用时、诊治用时均比对照结肠镜组短,P<0.05。结论:经无痛结肠镜对结肠息肉者实施电切术诊治效用更强。

    作者:李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56例羊水过少的孕妇,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56例孕检正常的孕妇,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孕妇的围生期结局,并观察比较观察组羊水指数(A FI )程度的围生期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羊水III度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 AFI<5孕妇的剖宫产率、羊水III度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 A FI5~8孕妇(P<0.05)。结论:羊水过少对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有影响,且羊水指数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母儿并发症及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因此,加强产检及时发现、提前预防,且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和终止妊娠时机,能大限度地减少羊水过少不良围生期结局发生。

    作者:施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序贯性血液净化对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先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贯性血液灌流(HP)与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仅进行 H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治愈率提高(P<0.05),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HP序贯CVVH 治疗对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贾维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治疗的80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和丹参酮磺酸钠综合治疗方案在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快速的缩小患者心肌缺血的面积,而且降低了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保护了患者的心肌,且复发率不高,费用较低,效果良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凡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房助产心理压力相关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究产房助产士心理压力状况及造成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助产护士15名及一般护士15名,依照压力指数评分表对上述人员压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调查评分中处于0~5分2例、6~10分4例、11~20分7例、21~30分2例,各项指标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工作环境封闭性较高,工作时处于高压力、高风险、高责任应激状况,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作者:吴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