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龄前儿童肥胖相关饮食行为的干预研究

张红梅

关键词:儿童肥胖, 饮食干预, 饮食习惯
摘要: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肥胖相关饮食行为的干预,规范儿童的饮食习惯,减少儿童肥胖率。方法:从幼儿园中随机选取300名儿童,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就按照幼儿园平时的管理,及家里平时的饮食习惯。干预组进行饮食行为干预,包括饮食习惯教育,食物偏好干预,进餐速度干预,摄入能量干预。两组同时进行4个月。结果:对照组的学龄前儿童的偏食程度明显比观察组重(P<0.05);对照组的学龄前儿童进食速度比观察组快(P<0.05);对照组的学龄前儿童摄入能量明显比观察组多且部均衡(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相关饮食行为进行干预对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个幼儿园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疝修补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目的:研究探讨疝修补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为疝修补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患者治疗以及护理效果。结果:100例疝修补术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和切口感染,无其他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出现。结论:对于疝修补术患者积极采取各项有益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术后成功率。

    作者:王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疾病特点及诊治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6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病情特点及临床处置措施效果。结果:3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经综合诊治,12例治愈,14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临床有效率达88.88%。结论:依据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同类型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综合性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仁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支气管炎稳定期的健康教育进展研究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发生在支气管粘膜、气管粘膜、外膜、基底层、粘膜下层的非特异性的慢性炎症[1]。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以痰、咳、喘等症状为主,且以慢性、反复性为特征。慢性支气管炎易合并肺动脉高压、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导致患者丧失不同程度的生活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2]。慢性支气管炎根据病程可以分为稳定期、急性加重期,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对病情的发展,降低疾病的复发率,行健康教育的意义非常重要,现总结综述如下。

    作者:和月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未复发组患者和复发组换捏着的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结果:复发组患者不良情绪比例为57.69%,吸烟饮酒比例为53.85%,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比例为30.77%,治疗不依从比例为34.62,疾病认知度低比例为42.31,显著高于未复发组的30.56%,19.44%,11.11%,11.11%,1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高病人对消化性溃疡疾病的认知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合理用药以及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等措施,从而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作者:龚梅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陈旧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陈旧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陈旧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方式上联用坎地沙坦治疗,皆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临床症状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临床症状及6min步行距离等皆有明显改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在6min步行距离与FPV(左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及临床症状改善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采用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疗效显著,心功能改善更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陈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前颞叶切除术对比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的疗效分析

    背景:前颞叶切除术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是治疗颞叶癫痫的常用手术,但是两者在癫痫控制率上存在争议。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前颞叶切除术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 ,纳入比较前颞叶切除术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的随机临床试验。数据分析采用Revman软件进行。结果:终纳入7篇研究。7个研究均报告了癫痫发作控制率,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I2=0%,P=0.92),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颞叶切除术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的癫痫发作控制率没有统计学差异(OR 0.99,95% CI 0.683.74,P=0.94)。结论:根据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颞叶切除术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的癫痫发作控制率相当,但是本研究纳入研究质量相对较低,样本量较小,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大规模、严格实施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价前颞叶切除术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产房助产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职业暴漏问题以及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对助产士发生职业暴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降低助产士暴漏的危险性,保证其工作质量和生命健康。结果:产房助产士发生职业暴漏的主要原因与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特定液体具有较为明显的关系,除此之外也包括生物、化学、物理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结论:医院相关部门要增强产房助产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职业暴漏预防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流程,确保主产人员的身心健康,降低职业暴漏的危险性。

    作者:朱敏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利普刀与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利普刀与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利普刀组与微波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微波组手术时间与阴道流液时间比利普刀组更长,而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流血大于月经量发生率则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要根据病情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唐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房助产心理压力相关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究产房助产士心理压力状况及造成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助产护士15名及一般护士15名,依照压力指数评分表对上述人员压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调查评分中处于0~5分2例、6~10分4例、11~20分7例、21~30分2例,各项指标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工作环境封闭性较高,工作时处于高压力、高风险、高责任应激状况,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作者:吴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目的:通过对基层医院的中药房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改进方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基层医院对中药房的管理模式进行了解,对其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结果: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的主要问题在于在药材入库前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药物的配方、炮制等过程中缺乏监管,药物的储藏也缺乏科学性,药房整体的信息化程度太低等问题。结论:加强工作人员的资格认证,保证药房的规范与科学管理,确保药材的入库安全和完善储存,强化药房的信息化建设,及时的发放病人所需药材,保证病人的利益。

    作者:李红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就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起到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并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全年来我院妇产科咨询、体检或就诊的180名妇女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有关数据,评估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效果。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培训的妇女样本在妇科保健相关知识、意识和行为等方面的均有了显著提升,数据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妇女积极参加各类妇幼保健活动,也有利于医院相关工作的开展。

    作者:曾麟;吴其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影响股骨干骨折术后愈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股骨干骨折术后愈合的有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51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通过对他们进行术后随访,总结影响股骨干术后愈合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随访发现,共有20例出现骨折不愈合。结论:医源性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是造成股骨干术后不愈合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化强;李雪勇;李佳伟;陈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患沟通与护理语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护患沟通和护理语言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住院患者,在护理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相关调查。结果:所有患者在护理之后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对于在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培训其护理沟通技巧以及护理语言的运用,减少护患矛盾,创造良好的救治环境,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舒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将大剂量甲氨蝶呤(HD -MTX)应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的实际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从2008年12月到2013年1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同程度急性白血病患儿中随机选取30例病例,根据患儿病情情况分为标危组与中高危组,并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在不同时间内的血药浓度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标危组患儿在用药后44h时血药浓度为(1.13±0.35)μmol/L ,68h时血药浓度为(0.42±0.19)μmol/L ,中高组这两个时间点血药浓度为(0.83±0.29)μmol/L和(0.22±0.18)μmol/L。两组患儿68h时血药浓度明显低于44h时血药浓度(p<0.05);此外两组患儿不良反应以及排泄延迟的发生情况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 HD -MTX应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程度。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治疗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两组,接受手术方法治疗设为观察组;接受保守方法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等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65%(44/46);对照组则为86.96%(40/46),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17%(1/46)、并发症率为6.52%(3/46),而对照组患者则分别为0%、0%,两组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的患者,必须结合其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准确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以便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率及死亡率,保证良好的预后。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腰痛病中医康复指导

    对腰痛病患者从日常生活、情志、饮食、疼痛治疗、功能锻炼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康复指导,以缓解疼痛、加强脊柱稳定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腹产术终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剖腹产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根据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处理原则不同进行对症治疗,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采取休息、镇静等处理后,临床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对于子痫前期处理,除一般的处理外,还要进行解痉、降压的治疗,必要时则需要终止妊娠;对于子痫患者则需要控制抽搐发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在控制抽搐后应立即终止妊娠;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就以降压为主。结果:42例患者中有15例进行剖腹产术终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其余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进行分娩,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产妇确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后,应遵循镇静、解痉、降压、利尿的原则适时终止妊娠的原则。对于药物早期治疗后效果欠佳或伴随有并发症发生的应当采取剖腹产手术。利用剖腹产术终止妊娠高血压疾病可有效降低死胎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有效保证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作者:李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进行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罗哌卡因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罗哌卡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分别实施全屏静脉麻醉、全屏静脉麻醉+罗哌卡因局麻,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不同麻醉时间点的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0.38±2.39vs22.32±3.1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罗哌卡因局部麻醉,效果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毛崇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对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36例血液透析病人动脉内瘘闭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成功的只有两例,主要原因是低血压,穿刺不当引起内瘘血管的损伤,相应宣传不到位等原因。结论: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延长内瘘寿命,对患者寿命的延长、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