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凤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结果:通过这种方法的治疗有效的治疗了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复位比较理想,固定比较牢固,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比较少,肢体的恢复功能也比较快。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68例小腿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使用单边的三维骨科外固定结合封闭负压引流 VSD技术进行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先报道如下。
作者:金素霜;张琳;杨家仙;黄贵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脑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血肿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治疗组在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对脑出血进行治疗,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效用,增强药物的疗效,帮助提高治愈率,降低脑出血导致的致残致死率。
作者:谢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生长抑素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4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给予泮托拉唑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辅助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在总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给予止血治疗时,可采取辅助使用生长抑素的条件下,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该治疗方式止血起效快,且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经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抢救20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18例抢救成功,2例由于伤势太重,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抢救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时,要做到一急、二救的原则,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症状,及时抢救是关键。
作者:田俊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临床上以突发高热,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其特征,重症森林脑炎患者可致呼吸衰竭、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全沟硬蜱为本病的主要生物媒介,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外,同时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肌麻痹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作者:吕小龙;张晓光;韩淑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患沟通和护理语言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住院患者,在护理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相关调查。结果:所有患者在护理之后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对于在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培训其护理沟通技巧以及护理语言的运用,减少护患矛盾,创造良好的救治环境,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舒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 DHS、近端锁定钢板及 PFN 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A 组、对照组B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PFN 治疗,对照A 组采用DHS治疗,对照B组采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愈合时间以及 Harris 评分。结果: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A 组和对照B组(P<0.05);三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的患者采用 PFN 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严万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发生在支气管粘膜、气管粘膜、外膜、基底层、粘膜下层的非特异性的慢性炎症[1]。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以痰、咳、喘等症状为主,且以慢性、反复性为特征。慢性支气管炎易合并肺动脉高压、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导致患者丧失不同程度的生活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2]。慢性支气管炎根据病程可以分为稳定期、急性加重期,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对病情的发展,降低疾病的复发率,行健康教育的意义非常重要,现总结综述如下。
作者:和月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接受过院前急救的患者70例,未接受院前急救而是家属送入医院的50例,接受过院前急救的为观察组,未接受院前急救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优于对照组79%(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57%低于对照组64%(P<0.05)。结论:采用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仅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袁黔峰;曹春玲;邵明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5例观察组和25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身体疼痛缓解和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疼痛缓解和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没有病例出现复发,对照组4例出现复发。结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于爱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局麻腹部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局麻腹部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40.3±2.5)min ,平均住院时间(3.8±0.5)d ,并发症2例(4%),术后2个月随访患者未复发。结论:局麻腹部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操作便捷、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腹股沟疝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兴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简单易操作,对机体损伤小,安全系数大,避孕有效率高,术后恢复快,不影响夫妻生活质量的绝育手术。从2006年我院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以来,我院围绕“四优一满意”,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视每一位服务对象为亲人,而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作者:黄齐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治疗的老年手术病人1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使用更为优质的护理方式,对两组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对照组也明显高于观察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能够提高老年手术病人及其家属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为老年手术病人营造了更为舒适的环境,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0例患者中治愈129例,好转110例,植物生存54例,死亡27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进行科学密切的病情观察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白湘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进行抽样,选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手背静脉留置针方法,观察组采取头皮静脉留置针方法,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2.5%,留置时间(6.19±0.48)d ;对照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82.5%,留置时间(3.50±0.30)d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效果显著,且头皮静脉留置针相对手背静脉留置针效果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利用。
作者:蒋巧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局部冲洗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50例符合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观察组切口缝合前给予0.5%甲硝唑液冲洗切口,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 静滴,每天2次;对照组20例切口缝合前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 静滴,每天2次,结果:观察组有28例达到甲级愈合,乙级和丙级愈合各1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14例达到甲级愈合,有3例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感染率为20%,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左氧氟沙星静滴抗感染相比,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联合0.5%甲硝唑液局部冲洗手术切口可明显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可作用一种有效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治疗方案。
作者: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71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阿德福韦酯、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 vs76.7%),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5% vs16.7%),且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抢救与护理的经验。方法:抢救时合理安排输液、补液,应用胰岛素抢救。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护理方面采取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上导尿管持续导尿等措施。结果:本组27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及时合理准确的抢救至关重要。
作者:李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序贯性血液净化对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先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贯性血液灌流(HP)与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仅进行 H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治愈率提高(P<0.05),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HP序贯CVVH 治疗对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贾维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为上消化出血的预防以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收治的3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有93.3%的患者是由于价格便宜,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有90.0%的患者是由于使用前未得到用药指导,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上述两个原因为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发因素(P<0.05)。结论:非甾体抗炎药价格便宜、易于购买以及患者用药前未得到专业药师指导是非甾体类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加强该类药物的管理,注意对使用该类药物的患者进行指导,从而对预防非甾体类药物所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石昌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