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强龙;叶海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化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总结紫杉醇临床应用特点。结果:骨髓抑制100%,胃肠道反应82.0%,肌肉关节疼痛65.6%,10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脱发;8.8%患者发生轻度肾功损害;无1例发生过敏反应。结论:加强化疗整个过程的观察和护理对保证紫杉醇化疗方案的顺利完成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肝硬化是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临床上有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本病无特殊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和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及延长其代偿期;对失代偿期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抢救并发症。常见的护理问题有: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2.体液过多(腹水);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5.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6.潜在并发症-感知改变;7.潜在并发症-出血。
作者:陈鸿雁;王锐;韩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6例化疗患者进行静脉炎防治后观察效果。结果:105例患者没有明显的静脉炎症状,21例患者有较大反应,采取治疗措施后,症状减轻。结论:加强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化疗静脉炎的发生和症状。
作者:张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药指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某一乡镇管理的糖尿病的老年患者747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747例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4例、对照组373例。观察组实施用药指导。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结果,观察指标为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药物副反应率为5.34%,对照组为20.11%,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严重副反应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心病病人睡眠质量与护理干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来我院治疗肺心病的8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87例健康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评估两组人群的睡眠质量,同时对肺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对肺心病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肺心病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比健康正常人群差,通过护理干预后较护理前肺心病患者睡眠得到了显著地改善。结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睡眠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出院,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元教学方法在神经系统传导通路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本校2010级和2011级共310名医学中专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学生对神经传导通路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主观感觉和赞成度。结果:310名学生中,248名学生认为能够加深理解与记忆(80.00%),其次分别为突出重点占(75.48%)、提高兴趣(72.90%)、系统化掌握(70.97%);285名学生赞成(91.94%),22名学生认为一般(7.10%),3名学生不赞成(0.98%)。结论: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对神经传导通路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作者:祝宝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产程中脐带绕颈护理方法的探讨,论证加强产程监护与及时正确处理,可以降低由于脐带绕颈而增加的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本次通过收集脐带绕颈初产妇28例为 A组,抽取同期分娩无脐带绕颈初产妇28例为B组,对两组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状况、新生儿情况、产程监护与护理方法及产程进展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作者:竹诗影;孙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螺旋C T 定位成像技术在脑梗塞的价值诊断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类患者共89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32例。两组在螺旋C T 确诊的基础上,均行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脑通胶囊(主要药物:石斛、麦冬、黄精、石菖蒲、三七、熟地等)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为78.12%。两组患者的各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尤以治疗组效果显著,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螺旋 CT 定位成像技术在脑梗塞中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且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许静;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探讨如何在基础护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护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从心理、生理上关心病人的情况,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及时了解患者所需,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主要对基础护理中患者所需进行分析,并实施人文关怀措施。
作者:何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吉非替尼(Gefitinib ,商品名:lressa ,易瑞沙)是一种121服的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i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町阻断肿瘤细胞增殖过程的信号传导途径,是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具有抗增殖、抗血管生成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1]。但其不良反应(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十燥、痤疮、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腰痛等)的发生同样应引起重视[2]。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由于其生理及疾病原因,皮下脂肪和皮下毛细血管减少,皮肤弹性降低,厚度变薄,松驰,对外界各种刺激的耐受性和伤口愈合能力降低,某种原因造成老年人腹泻时,极易发生肛周红肿,甚至破溃渗出或继发感染[3]。
作者:陈柳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院曾收治一例席汉氏综合征患者阑尾切除术后突发精神障碍。该患者起病急,病情重,经过医护人员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情介绍患者,女,51岁,以急性阑尾炎入院。即往有席汉氏综合征病史20年余。查体:T36.8℃ P67次/分,R17次/分,BP16/11kpa。阑尾切除术后第六天,反复出现不语、幻觉、恐惧、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等精神障碍症状。经精神科医师会诊,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
作者:孙凤英;谢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评价,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和常规治疗。研究进行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和IL -8、TNF -α监测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进行治疗,具疗效显著,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可加强应用。
作者:谢佳楠;魏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终止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行终止妊娠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显效40例(80%),有效8例(16%),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宫颈软化显效20例(40%),有效18例(36%),总有效率76%。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情况等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米索前列醇口服比较,阴道给药具有宫颈软化更充分、缓解疼痛、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可作为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首选给药途径。
作者:陈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以及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初产妇为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增加产前产后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泌乳时间比对照组提前,母乳喂养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加强对初产妇的产前护理以及产后护理,能够改善初产妇的泌乳情况以及产后喂养情况,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李艳;李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啶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复发率为15.8%,对照组为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水肿、口干等副反应。结论: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不易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美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总结蔡洼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用药方法及心得。方法:对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消渴丸、二甲双胍、诺和灵30 R、优降糖四种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在用药时应打破传统模式,用药档次有待提高。
作者:赵剑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社区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7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生命质量、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另外对患者进行 KAP问卷调查以及SF -36量表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理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了年龄、知识水平、饮食习惯、生活收入以及服药依从性等。结论:为了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在社区医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改善,并加强患者的服药监督,特别是对于高龄患者要进行密切的观察,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来提升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提升患者的治疗质量。
作者:宋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护理工作担负着指导患者康复的重要责任,护理工作的责任心具体体现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而护理工作的失误,常常体现在一些护理人员不专业或是忽略了护理工作的一般流程而导致的。当然,有的也由于责任心不够强所致。因此,现就腹部手术后的普通护理进行阐述。探讨腹部手术治疗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除了医生实施正确的手术治疗和精细的手术操作以外,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手术之后应该何时开始下床活动?何时可以进食?怎样注意自己的伤口?有哪些症状和体征需要密切观察?当我们必须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怎样处置呢?腹部手术患者常常因麻醉方式的选择不同,手术创伤程度的不同及腹腔各种引流管管、胃管及留置导尿管的刺激,会引起各种各样的不适,现将腹部手术后护理体会加以总结。
作者:何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治疗组各1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长托宁合用碘解磷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品合用碘解磷定治疗,并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用药次数、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治愈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长托宁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廖炜;陶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抗血栓”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通过半年的严密随访观察。结果:68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恢复至Ⅰ级5例,Ⅱ级31例,Ⅲ级17例,Ⅳ级11例,死亡4例,治疗有效率达78.9%。结论:倍他乐克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可有效的抑制心室重塑发展,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是现代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药物。
作者:罗宇;冷国英;杨建;江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