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军
目的:了解广大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的情况,为相关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提供直接有效的依据。方法:统一制定调查问卷,并在接种门诊外、幼儿园以及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向6周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对回收的480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大部分的儿童家长全部或部分知晓本地区应预防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接种程序,家长知晓率较高的师乙肝疫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糖丸、百白破等;家长对基础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破伤风等相应疾病的知晓率也较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绝大多数来源于预防接种门诊医生的告知。文化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了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结论: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自觉性以及参与性,进一步促进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展开。
作者:袁靖芳;丁利萍;马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甘露醇是我科常见的一种药物,出现了一例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4岁。因右肩痛伴右上臂痛、麻木半年,加重2月入院。门诊以颈椎病收入院。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肾脏疾病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入院时查体:T 36.2℃,P78次/分, R19次/分,BP140/90mmHg ,心肺腹阴性,辅查:颈椎 MRI 示:颈椎退行性变,颈2、3-胸2、3椎间盘正中向后突出,颈5、6-颈7、胸1椎间盘变性。入院后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入院后予20%甘露醇125M L 快速静滴,丹参250M L 静滴。输入甘露醇约5分钟后出现心悸,恶心、欲吐,无胸闷胸痛,无呼吸困难,10分钟后出颈部及面部皮肤发红、瘙痒,查体:T36.3℃,P9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 ,左眼结膜充血,枕后部及颈部可见广泛性荨麻疹样风团疹。立即停止甘露醇,改为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盐酸苯海拉明20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静推45分钟后颈部及面部皮肤无发红、瘙痒,查体:左眼结膜充血消失,枕后部及颈部风团疹块消失。
作者:雷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与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22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为53±16min ,术中出血量为73±26ml ,肠粘连为25.0%,剩余胆囊为10.0%;22例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为40±11min ,术中出血量为13±6ml ,肠粘连为4.5%,剩余胆囊为0%,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受这一手术方法的完善性和细致性,不仅能保证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还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占90%,而病毒感染则以上呼吸道为主,有普通感冒、咽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婴儿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以及流行性胸痛(pleurodynia)等。1.引起肺炎的病毒不多见,其中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其他为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如柯萨奇、埃可病毒等,以及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风疹、麻疹等病毒。婴幼儿还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产生肺炎。
作者:于明月;王心佳;曹楠;任晓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于2012年11月13日因停经40周,阴道流血4小时入院待产,因羊水过少,胎儿巨大,建议手术终止妊娠,于当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麻醉效果好,术毕病人清醒于21:00安返病房,即测血压122/90mmHg ,术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g ,2次/日抗感染、白眉蛇毒2单位,2次/日止血,催产素20单位入瓶促宫缩、补液等治疗,于23:35患者全身抽搐,四肢僵直,问之不答,持续10余秒,神智不清,呼之不应,双眼紧闭,立即撤下头孢孟多酯钠,即给予安定10mg 缓慢静推,开口器固定,给氧,测血压150/100mmHg ,给予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抽搐持续10余秒后停止,患者昏睡,神志不清,持续10分钟后神志恢复,问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测末梢血糖8.4mmol/l ,给予心电监测,急请神经内科医师会诊,患者神智清楚,问答切题,患者不记得刚才抽搐时发生事情,脑电图提示:癫痫。追问病史,患者诉13岁时有癫痫病史。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有诱发癫痫可能,暂停该药物,改用头孢西丁钠1g ,2次/日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床边备用开口器,安定针,连续5天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随访2个月,患者无癫痫症状出现。
作者:肖林;林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妇产科护理学的学科专业性要求很高、技术要求也很高。随着经济大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健康的意识以及医师的护理技术也随之提高,临床医学中也空前地遇到了许多难题。其中在妇产科的临床实践护理措施当中有很多风险因素。以下就妇产科护理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难题和隐患开展研究与梳理,并寻找解决的方案。
作者:谢菊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胆囊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各68例的两组,一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另一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75.2±4.3)ml、手术时间(54.3±16.4)d、切口长度(1.3±0.5)cm、术后排气时间(1.2±0.3)d、术后输液时间(3.4±0.3)d、住院时间(5.5±1.1)d、胆总管损伤率(10.29%)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结论:肝硬化胆囊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胆总管损伤小、切口短、排气早、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永聪;杨俊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评价,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和常规治疗。研究进行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和IL -8、TNF -α监测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进行治疗,具疗效显著,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可加强应用。
作者:谢佳楠;魏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阿比多尔佐治儿童病毒性肺炎的效果。方法:2013年6-12月从我院随机选择150名病毒性肺炎的儿科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比多尔进行治疗,每天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对各项指标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止咳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止咳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比多尔佐治儿童病毒性肺炎有显著性疗效。
作者:谢福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发掘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儿童保健管理效率低下,特别是农村儿童保健的管理低,管理质量低下等,由于基层保健队伍不相对稳定、妇幼卫生保健的三级网络底层薄弱,基层保健工作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以及受到我县的经济、地理条件限制等,为此,迫切需要加强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加大儿童保健基础设施的建设,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升基层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开展适合我县具体情况的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儿童保健有效的长效机制。
作者:王文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探讨临床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临床治疗中发生尿路感染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尿路感染常见因素主要有糖尿病、留置导尿管、肾炎等。结论:临床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主要是肾炎、糖尿病。留置尿管时间越长,易容易引起感染,临床只有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对减少尿路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柳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县2011-2013年条统计的109例手足口病确诊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疫情呈明显的夏季发病特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患儿,占总病例数的92.77%。其中又以1~3岁组报告病例数多,占3年总病例数的72.48%;临床表现多为发热、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膝等为主,部分患者合并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结论:手足口病在我县的流行,给儿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应着重加强防治工作力度,有针对性采取积极隔离、抗病毒与对症治疗措施,积极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科学指导托幼机构做好防病工作。
作者:吴显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的执行情况,探讨其对护理工作的积极影响。方法:对306名住院患者进行 NOSIE量表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制定相应护理计划,使护理重点难点一目了然,护理工作有章可循。结果:NOSIE的有效实施,对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奎玲;李高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析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溃疡部位、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痛不典型,观察组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镜下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胃体、贲门和胃底部溃疡、巨大溃疡的发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容易造成漏诊、误诊,需要结合病史做出诊断,必要时进行胃镜检查进行确诊。
作者:王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以及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初产妇为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增加产前产后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泌乳时间比对照组提前,母乳喂养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加强对初产妇的产前护理以及产后护理,能够改善初产妇的泌乳情况以及产后喂养情况,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李艳;李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进行针对性预防。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08年11月至2013年11月行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未见切口感染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历史性回顾。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肥胖情况、切口类型、引流管留置情况以及阑尾切除方法存在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治疗期间,应严格无菌操作程序,根据其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切除阑尾,缩短手术时间,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顾建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病例介绍:患者,女,65岁,主因发现血糖升高20年,伴乏力、肢麻加重一月入院。详问病史:20年前于本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二甲双胍0.5 tid治疗,血糖控制理想。出院后因血糖控制不佳多次调整降糖药物治疗。6年前,口服二甲双胍0.5 tid ,并开始用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晚12u i .h 治疗,空腹血糖(FPG )波动在6-7mmol/L ,餐后2h 血糖(2hPG)波动在9-11mmol/L。1年前患者停用二甲双胍,并据血糖情况自行改变甘精胰岛素用法用量,且血糖控制不理想。一月前,甘精胰岛素用量已增加至早35u ,中15u ,晚35u i .h ,并维持至今,但血糖仍未达标, FPG波动在10-11mmol/L ,2hPG波动在25mmol/L 左右。既往卵巢囊肿切除术后40年;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高达220/170mmHg ,服用吲达帕胺(寿比山)2.5mg po qd ,现血压控制平稳;脑梗塞病史10年;心肌梗死病史6年,口服阿司匹林0.1 po qd。现症见:口干、乏力、双膝下及指尖麻木,视物模糊,精神状态差。相关检验:入院后测随机血糖(GLU )21.3mmol/L ,急查尿常规示尿糖(++),酮体(-);眼底检查:双眼可见微血管瘤及出血斑。诊断:1.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高血压Ⅲ级(极高危)3.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4.脑梗塞后遗症。专科治疗:嘱停用甘精胰岛素,临时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8ui.h,测餐后血糖11.4mmol/L ,予诺和灵30R早22u晚12u i .h ,餐前30min i . h ,维持该剂量2日,患者 FPG8.1mmol/L ,2hPG 波动在10.5-13.7mmol/L ,予诺和灵30R加量至早24u晚14u i .h ,阿卡波糖50mg 正餐开始时嚼服,余用药不变。3日后患者 FPG5.4mmol/L ,因患者不配合,2hPG 未测,考虑患者为老年女性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故将诺和灵30R用量降至早24u晚12u i .h ,继续监测血糖4日控制平稳,未发生低血糖事件,出院。一月后随访,患者严格糖尿病饮食,坚持适当运动,应用诺和灵30R早24u晚12u i .h ,血糖控制平稳。三个月后门诊复查空腹血糖6.4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1%。
作者:刘梦;张效科;宋宗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嗜酸细胞腺瘤好发于涎腺、甲状腺、泪腺、胰腺等脏器,但发生于肾脏者较少见,大多为偶然发现。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占肾脏肿瘤的4%,双侧同时发生更为罕见。临床上常误诊为肾癌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近年来随着辅助检查的运用和临床病理水平的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发病例数逐渐增加,目前全世界报道病例已近千余例,国内报道近200余例[1]。我院确诊1例右肾嗜酸细胞腺瘤、左肾嗜酸细胞腺瘤伴囊性变。
作者:肖辉;秦刚;孙崇全;谢英金;房波;赵墨林;向菲;张继伟;何俊杰;马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交流反复发作慢性阑尾炎在术中如何识别与寻找到阑尾。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2年1月到2012年122月共20年收治212例阑尾炎中共有48例属于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这些患者在做阑尾切除前平均发3-7次,后没办法只好行手术治疗,术中寻找阑尾困难时只好解剖疑似物,后证实确为阑尾再按常规步骤行手术切除之,所有病例术后切口1期愈合,术后跟踪随访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无一例再发生右下腹疼痛,手术效果好,作者总结经验,愿与大家交流探讨。
作者:翟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刚分配到内分泌科的新护士,由于刚刚毕业被编入科室对糖尿病、甲亢、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肾上腺疾病、垂体性疾病、糖尿病足部感染等临床表现停留于纸面,当问题出现时,出现焦躁情绪,独立完成护理能力欠缺。本文笔者想通过自身内分泌科工作多年的临床经验与操作实践,以个人工作的亲身经历和心得提出观点:如何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糖尿病护理与病症处理能力,当遇到突发病情变化时不慌乱,从容的协助医生,早日从一名护生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
作者:张启朗;陶倩;叶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