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露醇罕见不良反应一例

雷雯

关键词:甘露醇,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面部皮肤, 颈椎退行性变, 颈部, 结膜充血, 椎间盘变性, 盐酸苯海拉明, 氯化钠注射液, 静滴, 颈椎病, 查体, 现报告如下, 左眼, 药物, 肾脏疾病, 神经根型, 瘙痒, 荨麻疹样, 肌肉注射
摘要:甘露醇是我科常见的一种药物,出现了一例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4岁。因右肩痛伴右上臂痛、麻木半年,加重2月入院。门诊以颈椎病收入院。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肾脏疾病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入院时查体:T 36.2℃,P78次/分, R19次/分,BP140/90mmHg ,心肺腹阴性,辅查:颈椎 MRI 示:颈椎退行性变,颈2、3-胸2、3椎间盘正中向后突出,颈5、6-颈7、胸1椎间盘变性。入院后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入院后予20%甘露醇125M L 快速静滴,丹参250M L 静滴。输入甘露醇约5分钟后出现心悸,恶心、欲吐,无胸闷胸痛,无呼吸困难,10分钟后出颈部及面部皮肤发红、瘙痒,查体:T36.3℃,P9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 ,左眼结膜充血,枕后部及颈部可见广泛性荨麻疹样风团疹。立即停止甘露醇,改为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盐酸苯海拉明20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静推45分钟后颈部及面部皮肤无发红、瘙痒,查体:左眼结膜充血消失,枕后部及颈部风团疹块消失。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脑蛋白水解物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脑蛋白水解物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疗效观察。方法: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改善内环境等常规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新生儿 NBNA 评分情况。结果:乙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4-6d、7-10d的 NBNA评分与甲组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有利于脑功能的早日恢复,预后效果良好,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马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腺症的体会

    子宫肌腺症是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病变,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分为弥漫型、局限型两种类型。可同时合并子宫肌瘤或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其病理改变与其他部位的内膜异位症无明显差异,但两者在病因、临床表现、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各有不同。

    作者:龚丽红;王心佳;田晓宁;付巍;赵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硬化病人潜在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的探讨

    肝硬化是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临床上有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本病无特殊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和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及延长其代偿期;对失代偿期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抢救并发症。常见的护理问题有: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2.体液过多(腹水);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5.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6.潜在并发症-感知改变;7.潜在并发症-出血。

    作者:陈鸿雁;王锐;韩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5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四川绵阳立德LDRF -120S多极射频消融仪,电极成伞形张开,治疗的功率以及电极张开大小由计算机控制,在肿瘤消融后,该仪器的治疗自动停止。结果:50例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方式下顺利完成治疗,1、2、3年的生存率分别达到85.6%、57.3%、50.2%,患者肿瘤消融比较明显。结论:肿瘤的大小以及位置会影响到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但是采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存活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杨闯;张永川;李华国;古广强;万祎;刘文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0-6岁儿童贫血原因调查结果分析

    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综合征,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红细胞压积也可减少,但不一定平行。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当海拔为0时,小儿血红蛋白低限值为:6个月到6岁110g/L ,6岁到14岁120 g/L ,海拔每升高1000米,血红蛋白上升4%,低于以上值称为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小儿多见。患病后使儿童生长发育缓慢,学习能力降低,易发生各种感染。该病起病缓慢,常不被家长注意,轻度贫血多在体检时发现。为了解小儿贫血的患病情况,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邢台县第三医院防保所属地段内散居儿童进行贫血调查。

    作者:贾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有55例患者选择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的综合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仅给予克霉唑栓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4%,复发率为1.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5%,复发率为12.8%,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胶囊和克霉唑栓的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沈桂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环磷腺苷葡胺在治疗哮喘病中的疗效观察及分析

    目的:研究环磷腺苷葡胺在治疗哮喘病中的疗效。方法:从我院哮喘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环磷腺苷葡胺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各为47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肺通气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87%,较对照组患者的80.85%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通气功能,两组患者的 PaCO2、PaO2、PEF及 FEV1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治疗哮喘病中环磷腺苷葡胺具有明显作用,其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马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严重多发性创伤167例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早期如何及时有效的抢救严重多发性创伤伤员的生命,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5年间收治的167例伴有腹部脏器损伤的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诊治情况。结果:14例伤情严重和/或伤后较晚到达科室患者死亡。153例患者得到成功救治,总体救治成功率91.6%。其中1h内接受处理患者死亡率4.6%;1~6 h接受处理患者死亡率10.8%。结论:早期积极、准确判断伤情和提前干预病情,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和多学科协作小组,简化住院流程、缩短各个环节可能延误的时间亦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胡小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常见肠梗阻病因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通过障碍,而导致肠道和全身的病理变化。各种病因引起肠梗阻的频率随年代、地区、民族、医疗卫生条件等而有所不同。例如:30年前,嵌顿疝所致的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率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预防性疝修补术得到普及,现已明显减少,而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在新生儿和婴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是出生缺陷,肠内容物中有坚硬粪块(胎粪),或肠道自身扭转(肠扭转)。在成人,胰腺癌、溃疡瘢痕、既往手术、克罗恩病或结缔组织的纤维带缠住肠段等都可能引起十二指肠梗阻。当一部分肠道通过腹部的潜在开口(疝气),如腹壁肌肉薄弱处膨出并被嵌顿时,也可发生肠梗阻。罕见情况下,胆结石、未消化食物团块或一大群蛔虫也可造成肠梗阻。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胰腺外伤患者在临床急救探查中的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胰腺外伤患者在临床急救探查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胰腺外伤患者47例。将47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4)。对照组行一期确定行手术;观察组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成功率、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 与APTT 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56.52%),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 及 APTT 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住院时间、出血量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8%)显著低于对照组(47.84%),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腺外伤应用损伤性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成功率较高、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可简单、有效且快速的进行止血,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王晓燕;任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心理问题及临床护理对策

    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而导致糖尿病得不到控制,对患者的病情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内心情绪,从而使患者维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另外,护理工作还能帮助患者了解和认识糖尿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陈燕婷;王金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静滴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诱发癫痫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于2012年11月13日因停经40周,阴道流血4小时入院待产,因羊水过少,胎儿巨大,建议手术终止妊娠,于当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麻醉效果好,术毕病人清醒于21:00安返病房,即测血压122/90mmHg ,术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g ,2次/日抗感染、白眉蛇毒2单位,2次/日止血,催产素20单位入瓶促宫缩、补液等治疗,于23:35患者全身抽搐,四肢僵直,问之不答,持续10余秒,神智不清,呼之不应,双眼紧闭,立即撤下头孢孟多酯钠,即给予安定10mg 缓慢静推,开口器固定,给氧,测血压150/100mmHg ,给予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抽搐持续10余秒后停止,患者昏睡,神志不清,持续10分钟后神志恢复,问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测末梢血糖8.4mmol/l ,给予心电监测,急请神经内科医师会诊,患者神智清楚,问答切题,患者不记得刚才抽搐时发生事情,脑电图提示:癫痫。追问病史,患者诉13岁时有癫痫病史。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有诱发癫痫可能,暂停该药物,改用头孢西丁钠1g ,2次/日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床边备用开口器,安定针,连续5天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随访2个月,患者无癫痫症状出现。

    作者:肖林;林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盆腔复杂手术输尿管损伤的预防及早期诊治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检术及输尿管插管在盆腔复杂手术输尿管损伤的预防及早期诊治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23例盆腔复杂开放及腹腔镜手术患者。结果:15例术前行输尿管镜检查,发现1例宫颈癌患者双侧输尿管下段受侵犯,宫颈癌根治术中将下段病变输尿管一并切除后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4例输尿管置管、术中无一例发生输尿管损伤。8例术前未行输尿管镜检查,7例术中怀疑输尿管损伤,术中行输尿管镜检查,诊断输尿管损伤3例,另1例术后3周出现腰痛,行输尿管镜检查诊断为输尿管损伤。结论:对于盆腔复杂开放及腹腔镜手术患者,行输尿管镜检查或输尿管置管,可有效防止输尿管损伤、及时诊治输尿管损伤,手术操作安全。

    作者:周青春;符浩;段斌;谢小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多种疾病护理临床路径变异因素分析及管理

    目的:分析护理临床路径变异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为临床路径的实施提供保障。方法:在我院普外科、妇科、产科选取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六种疾病共141例病例做为观察对象,详细记录变异情况,并对变异进行分析及管理。结果:在导致临床路径变异的众多因素中,主要来自以下方面的影响:患者方面、患者和医生双方面、患者和护士双方面、患者医生护士三方面、医院方面。结论:通过对外科多种疾病护理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分析及管理,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并为科学制定护理临床路径提供依据。

    作者:徐文萍;张芳;杨英;任华伟;陈莉;江燕;柴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成人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成人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诊断准确率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方法:选取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98例慢性咳嗽患者,分析其诊断和治疗过程及结果。结果:98例慢性咳嗽患者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42例,占42.86%,咳嗽变异性哮喘28例,占28.57%,胃食管返流性咳嗽23例,占23.46%。进行相应治疗后91例患者咳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慢性咳嗽的诊断易出现误判,严格遵循慢性咳嗽的诊疗原则及行诊断性治疗是病因诊断的重点。

    作者:谢海策;夏晓欧;王一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分析与控制血脂水平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其对血脂水平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码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有52例患者。一组应用辛伐他汀药物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DL -C、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 HDL -C、TC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治疗后,BNP浓度显著性减少,且与治疗前相比,并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显著,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低血脂水平,是临床治疗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的首选药物,安全有效。

    作者:苏选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谈电子文件的归档在我院档案管理中的影响及应用研究

    目的:主要探讨电子文件的归档在我院档案管理中的影响及应用。方法:首先从当前我院电子文件归档方式及途径的选择入手,加强对档案业务管理的影响,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包括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档案管理向立体化方向发展,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等措施。结果:电子文件的归档得到了系统管理,实现了档案信息自动化及档案现代化的管理,解决了医院档案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快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取得重大提高。结论:加快电子文件的归档进程,实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有机管理,更好地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李秀云;李莉;段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预防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进行针对性预防。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08年11月至2013年11月行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未见切口感染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历史性回顾。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肥胖情况、切口类型、引流管留置情况以及阑尾切除方法存在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治疗期间,应严格无菌操作程序,根据其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切除阑尾,缩短手术时间,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顾建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麻醉应激反应及围麻醉期并发症防治研究

    目的:探究手术麻醉应激反应以及麻醉期并发症的发生规律,研究其防治方法原则,提高临床手术麻醉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到2014年1月之间的200台手术,记录病人基本信息、麻醉方式、麻醉应激反应、围麻醉期并发症、术后护理等有效信息,分类管理并比较分析。结果:麻醉应激反应及围麻醉期并发症的发生在不同的手术部位、不同的年龄段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对于有基础疾病、自身抵抗力差、解剖部位、年龄特殊的患者在手术麻醉过程及围手术期中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较大,应加强医护监护。

    作者:陈翔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应用人工法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法于普通血液透析机上行血浆置换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应用普通血液透析机手工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神志恢复情况及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神志恢复,血常规、血色素及血小板上升,血清白蛋白、乳酸脱氢酶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人工法于普通血液透析机上行血浆置换治疗可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董雪莲;李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