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婷婷;卞晓璐;史为伍;彭艳;王心佳;张强
慢性咽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顽固且不易治愈。临床病理主要分为单纯性、肥厚性、萎缩性三种。该病症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弥漫性炎性。
作者:陆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老年是人生命中的一个阶段,是组织及器官逐渐退化和生理功能衰退的过程。老年人患病的症状常常是不典型的。肺炎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应重视老年肺炎的诊断治疗及护理。
作者:刘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灌肠液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腹泻,介绍灌肠液的配制及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方法:对符合腹泻病诊断标准,需要用灌肠液治疗的腹泻患儿,采用“蒙脱石散、云南白药、自制石榴皮煎液”三联药物保留灌肠。结果:采用保留灌肠治疗的腹泻患儿,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结论: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尹书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加强产前的健康教育会对降低剖宫产率有何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15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7例。观察组中产妇接受孕妇学校的产前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未接受任何孕妇学校的产前健康教育。回顾分析所选两组产妇终的剖宫产率以及自然分娩率。结果:观察组中的产妇,其剖宫产率仅为36.4%,而对照组高达59.7%。这表明,观察组剖宫产率远低于对照组,其组间的剖宫产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产前,对其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极大提升选择自然分娩的几率,这对降低剖宫产率存在重大影响。
作者:刘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早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皮肤创面感染的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清创面程序: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皮肤创面处理,其程序是清创→涂药→包扎。观察组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采用 GYS23型低压冷光紫外线灯消毒法。结果:观察组取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可得到早期愈合,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朱庆花;胥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探讨如何在基础护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护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从心理、生理上关心病人的情况,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及时了解患者所需,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主要对基础护理中患者所需进行分析,并实施人文关怀措施。
作者:何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菟丝子为常用药材,因其产量的减少和用药量的增加,目前市场上伪品较多,南菟丝子已成为商品的主流品种。本文从原植物和性状上介绍了正品菟丝子与几种常见伪品的鉴别,还有关于理化鉴别的一些方法,并建议扩大菟丝子的药源。
作者:金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药针剂作为一种新剂型开始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它改变了中药一直以来煎服的用法,使其使用更加方便,疗效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中药针剂通过不断的研究而完善,逐渐成为以中国比较成熟的剂型。但是毕竟从中药制备成针剂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也只是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因此仍然还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检出和控制。中药针剂在临床中的应用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了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合理用药以及给药方案进行综述。
作者:丘百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发生出血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方法:以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在我县医院接受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随机抽取47例病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致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6例为胃癌所致,其占12.8%;14例为十二指肠溃疡所致,占29.8%;8例为胃溃疡所致,占17.0%;11例为急性胃黏膜损伤所致,占23.4%;5例为食管胃底静脉发生曲张破裂所致,占10.6%;4例为其它因素所致,占8.5%。相关因素: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中老年的发病率比青年高;冬春季节的发病率比夏秋季节高。结论:致使上消化道发生出血的病因比较复杂,其病因分布不仅同性别、年龄相关,还与季节变化存在关系。
作者:田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螺旋C T 定位成像技术在脑梗塞的价值诊断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类患者共89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32例。两组在螺旋C T 确诊的基础上,均行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脑通胶囊(主要药物:石斛、麦冬、黄精、石菖蒲、三七、熟地等)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为78.12%。两组患者的各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尤以治疗组效果显著,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螺旋 CT 定位成像技术在脑梗塞中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且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许静;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差异及对生活质量的不同影响。方法:我社区在2012年管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具有可比性的102例服用氯丙嗪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52例患者选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仍用氯丙嗪进行治疗。治疗观察12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症状水平、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总分用 PANSS 评定。结果:利培酮与氯丙嗪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评分都明显下降,得到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高于氯丙嗪治疗的患者。结论:利培酮和氯丙嗪药物都能对患者的症状起到改善效果,但在生活质量的改善上,利培酮更具优势。
作者:孙松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综述近年来乳腺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研究的文献,分别从古代中医的病因病机和治法、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病因病机和治法等几个方面探寻乳腺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思路,发现目前关于乳腺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的现状,从而指导临床更好的为患者解决病痛。
作者:周晓慧;高宏;殷东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血液透析中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31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总结低血压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原因,探讨有效防治措施。结果:低血压原因主要有超滤过多多快、身体素质差、透析中进食、透析前或透析时服用降压药、透析液温度偏高、透析液钠离子浓度偏低和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结论:分析并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原因、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预防低血压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和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20例脑血管偏瘫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促进患肢功能恢复,进行心理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加快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地降低致残率。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介入,有效地降低了肢体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骏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到2014年2月我县住院治疗的12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流行病学、具体临床表现以及治疗与转归情况。结果: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高,占96.9%(124/128),构成比高的为3岁以下的患儿。1.34∶1为男女比例,男性患儿要比女性患儿多;发病季节多集中在4-11月,其中4-6月为发病高峰期。引发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多的为肠道病毒71(EV71)和柯萨奇病毒 A16型(CoxA16)。结论:要积极做好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的防控工作,使发病率得到降低,其中要想使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早诊断与早治疗是关键所在。
作者:张孝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阑尾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陆敬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简称LPT)对于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于诊断宫颈病变以及宫颈癌的防治作用。方法:从2008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LPT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700例,对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以此探讨LPT检查对于宫颈病变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2700例经LTP检查的患者中,共有2595例患者在正常范围内,占96.11%,检查为阳性结果的患者共105例,占3.89%。105例阳性患者经阴道镜下活检,检测组织学结果为良性病变或炎症的患者共51例,宫颈上皮非典型性增生(CIN)Ⅰ型与Ⅱ型患者共39例,CINⅡ型、Ⅲ型以及CIS患者共12例,SCC/AIS患者共3例。结论:LPT检测对于宫颈病变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是患者及早发现、及早防治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玲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方法和三管引流在十二指肠破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以来施行8例闭合性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例。死亡2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被漏诊,早期明确诊断,选择合理的术式,术后充分引流,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金洪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有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院时间,疾病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精心护理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获取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改良传统巴氏涂片及TCT检测进行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铜仁市2012年进行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的两个项目县数据,其中使用改良传统巴氏涂片20000例、使用TCT法20000例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结果:在两组受检者中,宫颈细胞直接涂片方法制片和薄层液基方法制片标本没有明显差异,两组受检者的异常细胞检出率、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统计学比较无差异。结论:改良传统巴氏涂片适合大范围的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筛查。
作者:杨华;雷成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