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杨春红

关键词: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新辅助化疗
摘要: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体力状况和功能状态,同时随访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3年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为58.33%,对照组为37.5%,观察组患者3年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腹腔镜手术,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体力状况,改善功能状态,并提高患者3年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对比分析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常用数据库如万方、知网、维普等(2006年1月~2013年13月)有关于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比较的对照试验(RCT)进行检索,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Meat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总计有15个RCT纳入,共有休克患者5782例,经Meat分析可知,采用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相较于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能明显增加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巴胺治疗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明显比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要高近3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巴胺治疗后患者心脏指数相较于去甲肾上腺素有显著增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在心率与平均脉压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相较于多巴胺治疗更有效与安全,能降低患者住院时死亡率、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肖成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体力状况和功能状态,同时随访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3年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为58.33%,对照组为37.5%,观察组患者3年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腹腔镜手术,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体力状况,改善功能状态,并提高患者3年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逐瘀活血汤联合尿激酶对糖尿病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逐瘀活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糖尿病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70例糖尿病玻璃体积血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35例,观察组采取逐瘀活血汤与尿激酶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使用逐瘀活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采用单一尿激酶治疗的对照组的6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活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糖尿病玻璃体积血具有众多优势,针对发病病因一一解决,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漫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及其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及其健康状况.方法:对昌吉州孕妇健康情况开展调查,测定在不同妊娠期血清叶酸水平.结果:影响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的因素是不同妊娠阶段和叶酸服用史.结论:在孕期给孕妇增补叶酸十分必要.孕妇叶酸的缺乏不仅影响着孕妇的健康状况,而且对胎儿以及婴儿的生长发育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作者:马彦华;温靖玄;陈筱萍;盛红爱;马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两种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影响观察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方法及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拟实施手术的老年病人66例,按照麻醉方法分成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研究组给予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对照组则实施全身麻醉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术后6h、24 h及72 h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OCD发生率为21.2%,对照组POCD发生率为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硬膜外麻醉方法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所产生的术后认知功影响比较轻,可以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一种良好的老年患者手术麻醉的方法.

    作者:王长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2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高龄患者中选取68例,随机分成采取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观察组(34例)与采取预混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34例),观察组每晚22:00点给予1次甘精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并给予阿卡波糖于每日三餐第一口饭时嚼服,对照组于每日早晚进食前的30min给予预混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8、12周的FBG空腹血糖,2hPBG餐后2h血糖等指标变化与低血糖情况.结果:两组空腹与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同时采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其空腹、餐后血糖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质量效果,同时可有效减少低血糖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何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正弦波振动对抗肌萎缩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正弦波振动对肌萎缩临床病例的对抗作用.方法:选用一侧肢体制动卧床病例,采用高频正弦波振动作为对抗治疗措施,检查内容为胫神经传导速度、M波和H反射.结果:卧床后制动组胫神经传导速度明显较振动组减慢,卧床后制动组M波潜伏期明显较振动组延长,振动组卧床前后的H反射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频正弦波振动对于制动肢体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作者:石磊;杨侃;李宝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75例前置胎盘的观察护理体会

    目的:对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降低出血发生率,提高围产儿生存率.方法:对5年来收住我院的75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产科医护人员积极的配合、规范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对孕周≤37周者采用期待疗法,无1例孕产妇死亡,围产儿存活率97.33%.结论: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期待疗法及适时行剖宫产术,提高了围产儿的成活率,保证了母婴的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昌吉州高中学生近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昌吉州高中学生近视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收集昌吉州高中学生体检资料及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相关数据及与近视形成有关的相关因素.结果:汉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为67.48%,民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为20.47%,学生总的患病率为43.75%,被调查者中有487名男生和505名女生,其中男生患病率为56.47%,女生患病率为58.81%.结论:长时间持续近距离作业、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是引起昌吉州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作者:盛佩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份到2011年7月份期间住院的4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结果:根据48例患者临床症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结核性胸膜炎病情的恶化,吸收患者胸腔的积液.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该及时的采取抗痨治疗,将患者胸腔内的积液吸收出来,并且在利用激素进行辅助治疗,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胸膜炎症,让患者尽快康复.探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份到2011年7月份期间住院的4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结果:根据48例患者临床症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结核性胸膜炎病情的恶化,吸收患者胸腔的积液.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该及时的采取抗痨治疗,将患者胸腔内的积液吸收出来,并且在利用激素进行辅助治疗,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胸膜炎症,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韩雪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绩效考核用于护理管理中的概况

    绩效考核是指以系统化的方法原理为指导评价员工本岗位工作行为与效果的动态性评判指标,评价内容包括员工工作能力、质量、效率与效益等多项指标,综合评判结果,可通过应用多种针对性举措来激发员工潜力,为管理运营服务.目前绩效考核广泛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医疗形象有积极作用.下面我们就绩效考核应用于国内护理管理的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马达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晚期食道癌患者注射rAd-p53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晚期食道癌患者注射rAd-p53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晚期食道癌患者22例,对其采用rAd-p53瘤内注射治疗,用量1×1012VP/次,1次/周,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症状发生,并在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在注射2h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3例患者在治疗后第1d出现发热症状,未经处理均自行缓解,经检查患者无严重出血或者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有2例患者的肿瘤发生缩小,占总病例数的9.09%,16例患者肿瘤没有发生变化,占总病例数的72.73%,4例患者的肿瘤发生增大,占总病例数的18.18%.结论:rAd-p53注射应用于晚期食道癌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和改善疾病的发展,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伟刚;彭庆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规范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1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等方面的临床观察,寻找造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除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自动出院外,其余8例经临床治疗及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抢救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氧及早期康复干预能有效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玉婷;林再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36例疗效观察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损伤是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由于特殊物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或耐受性降低,导致肝损伤称药物性肝损伤.主要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目前可明确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超过1000余种以上.

    作者:苗韫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液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控血液科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血液病中心收治的484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48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2例,256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5%,52.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血液、和下呼吸道为主,分刺为20.3%、16.4%、14.8%,67%的感染发生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住院时间长是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化疗及住院时间与感染呈正相关,做好化疗期间及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能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章美华;梁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44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施行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与临床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与对照组相比76.19%%明显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孙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单用氟康唑、单用制霉菌素、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VVC)的疗效,探讨联合用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治疗的87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28)采用阴道后穹窿放置制霉菌素治疗,B组(n=28)采用口服氟康唑治疗,C组(n=31)采用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对比3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C组复发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治疗RVVC的效果显著,提高治愈率同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危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妇女产后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本辖区妇女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探析产后抑郁症状学发病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7月间颖西办事处辖区内的分娩后7~30天的510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以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抑郁评估,筛检BID评分>5分的产妇190例作为抑郁组,以BID评分<5分的320例产妇作为正常对照组,从社会人口学、心理学及围产期一般情况等因素对两组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7.3%,其中轻度占79.0%,中度占10.5%,重度占5.3%.与对照比较,产妇的年龄、学历、婴儿性别、产后护理、居住条件、夫妻关系、是否为高危妊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产妇的职业、家庭收入、喂养方式的不同对产后抑郁无影响.结论:本辖区妇女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社会心理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析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依达拉奉在治疗脑血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共94例脑血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次,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2次/天).对照组仅给予胞二磷胆碱(0.75mg/次,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静脉滴注,1次/天).两组均以14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药物对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72%,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改善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对预防脑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阻滞技术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用2013年1月-2013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阻滞,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麻醉措施.比对两组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宫口扩张速率,并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能够有效缩短分娩时间,提高宫口张开速率,镇痛效果明显,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阻滞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分娩镇痛,加快宫口张开速度,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巧云;罗昌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