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针干预中风后遗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张文军

关键词:眼针, 中风后遗症,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眼针干预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性.方法:检索相关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按照一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临床资料提取,应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5项眼针干预中风后遗症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在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病症有效率方面,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RR=1.17, 95%CI[1.06, 1.30]).结论:眼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韩旭从肝肾论治头痛经验

    介绍了韩旭教授分期论治头痛的指导思想、常见证型的处方用药规律,并列举了2个典型案例.韩旭教授治疗头痛注重调补肝肾.

    作者:花木莲;韩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补肾活血汤联合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NP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TNBC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NP方案化疗(长春瑞滨+顺铂),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均治疗2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LQ-C30评分、CD3+、 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QLQ-C3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化疗治疗TNBC骨转移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作者:王贤彬;胡金辉;袁博;杨争;王巧;马争;孟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针刺益气调神穴位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针刺益气调神穴位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50例和非穴浅刺组50例.针刺治疗组采用益气调神特定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穴位浅刺治疗.每周治疗2次,共8周,治疗结束后每8周进行随访,共随访2次.结果:针刺治疗组治疗后MoCA、 MMSE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升(P<0.05),且在治疗8周后疗效明显(P<0.01),与非穴浅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次的两个量表评分与非穴浅刺对照组及针刺治疗组治疗前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2次的MoCA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MMSE量表评分却与非穴浅刺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针刺治疗组疗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在MMSE的子量表评价中记忆力、回忆能力和MoCA子量表评价中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方面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益气调神穴位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萃;韩冬;张玉;李娜;张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连翘水提醇沉工艺链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及抑菌活性的变化

    目的:探讨连翘药材水提醇沉工艺的合理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工艺链中(水煎煮-浓缩-乙醇沉淀-回收乙醇)各环节提取物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含量,滤纸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连翘水煎液经醇沉后有效成分损失率较大,抗菌活性亦有所降低.结论:醇沉工艺对含连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均有较大影响.

    作者:常星洁;丁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铺棉灸结合半刺治疗孕期带状疱疹2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铺棉灸结合半刺治疗孕期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纳入22例孕期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铺棉灸结合半刺疗法治疗,取穴为阿是穴(疱疹部位)及相应夹脊穴,阿是穴采用铺棉灸和半刺围刺,夹脊穴采用半刺斜刺,总疗程为5~15次,观察疱疹消退和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 2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其中20例患者完全治愈,2例患者好转,总治疗次数少5次,多15次, 10次之内临床治愈率为77.3%.结论:铺棉灸结合半刺治疗孕期带状疱疹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曦;李金香;潘诗敏;陈魏;李莹;张罗琴;周丽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疗效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库、PubMed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NoteExpress电子数据库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全部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检索年限自建库年至2017年4月.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本研究的数据处理.结果:终共纳入7篇RCT文献,共计561名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Meta分析显示:I2=0%,Z=5.46,OR=3.88[2.39,6.32],P<0.000,01,试验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肝功的Meta分析显示:I2=99.2%,Z=4.42,OR=-0.18[-0.26,-0.10],P <0.000,01,试验组在改善肝损伤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的Meta分析显示:I2= 97.2%,Z=13.00,OR=-1.07[-1.24,-0.91],P<0.000,01,试验组在改善血糖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的Meta分析显示:I2=95.7%,Z=13.65,OR=-0.58 [-0.66,-0.50],P<0.000,01,试验组在调节血脂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所有纳入试验均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特别是在改善患者肝功、血糖、血脂等方面具有明确的疗效,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周婵媛;高天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壮医手法及敷背散贴敷治疗风热犯肺型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敷背散贴敷后采用壮医手法按摩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2例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1例,治疗组在敷背散贴敷后配合壮医手法按摩,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并记录其临床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88.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退热、止咳、肺部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3+、CD4+、CRP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敷背散贴敷后配合壮医手法按摩治疗,能减少治疗时间,改善症状及整体疗效,并提高其机体内的相关免疫指标水平.

    作者:刘云;董剑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重症化患者的中医体质及免疫学指标研究进展

    从中医体质分类标准及影响体质分布的因素、乙型肝炎发生发展的机制、中医体质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几方面进行综述,认为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演变主要是宿主、病毒作用的结果,且CD4+、CD8+水平在各中医体质类型中有明显差异.

    作者:蓝艳梅;王娜;毛德文;张荣臻;王明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眼针干预中风后遗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眼针干预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性.方法:检索相关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按照一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临床资料提取,应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5项眼针干预中风后遗症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在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病症有效率方面,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RR=1.17, 95%CI[1.06, 1.30]).结论:眼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作者:张文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对养生身体的论述

    养生是中医学鲜明的特色之一,早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就有大量的论述.通过对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关于养生论述的总结,指出当时医家认为养生身体的表现主要有发黑肤泽、耳目聪明、身轻善行、性功能正常、力强寿长、气充精足等6个方面.

    作者:熊益亮;赵希睿;王群;沈艺;陈锋;张其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刺络药罐联合针刺治疗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验案1则

    介绍临床采用刺络药罐联合针刺治疗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验案1则,认为刺络药罐联合针刺能够有效治疗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期能够有效止痛及缓解各症状,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宁晓霞;李二梅;金远林;黄汝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溃结Ⅱ号灌肠方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溃结Ⅱ号灌肠方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溃结Ⅱ号灌肠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合锡类散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组织形态学评分均降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组织形态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Ⅱ号灌肠方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可缓解发作期症状,缓解脓血便,改善大便性状,减少溃疡面,修复受损黏膜,恢复结肠功能.

    作者:周鹏飞;刘佃温;刘世举;杨会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药外治方剂治疗骨折后期的用药规律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临床骨折后期常用中药外治方剂进行分析、总结,挖掘临床中药治疗骨折后期外治法方剂组方规律.方法:搜索近15年来治疗骨折后期的中药外用方剂的文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熵聚类等方法,分析方剂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86个处方分析得到治疗骨折后期的常用外治药物出现的频次、药物模式、药物关联的网络化展示等,演化得到10个新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骨折后期常用外治中药多为补血活血、补益肝肾、祛瘀除湿通络之品.结论:骨折后期中医外治主要以补血活血、补益肝肾、祛风除湿药为主.

    作者:罗石任;刘立云;张虹;刘培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健脾祛湿溃结汤经肠道水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IL-6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脾祛湿溃结汤经肠道水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IL-6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53例采用健脾祛湿溃结汤肠道水疗,对照组53例采用 5-氨基水杨酸(2 g/100 mL)肠道水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1、IL-6、生存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1及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IL-1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祛湿溃结汤经肠道水疗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IL-6,可能为其治疗本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朱彬;皇甫沁媛;韩颖;范利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针刺左侧侠溪穴对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PI、RI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左侧侠溪穴对大脉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及PI、RI的影响,建立基本数据库,为临床安全使用该穴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30名健康青年,分为男、女两组进行实验,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记录针刺左侧侠溪穴时双侧大脑中动脉在针刺前5 min,进针时,留针15 min,留针30 min,出针时,出针后5 min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大血流速度(Vd)、阻抗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针刺左侧侠溪穴,男性双侧MCA在进针时、留针15 min的Vs、Vd、Vm均较进针前5 min增高,且左侧较右侧变化明显,持续时间长.双侧PI、RI值无显著变化.女性双侧MCA的Vs、Vd、Vm在各个时间点均无显著改变,仅左侧参数较右侧略有升高.双侧PI、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左侠溪穴对男性双侧MCA的血流速度有增加作用.未引起女性双侧MCA血流速度的变化,且对血管的顺应性及弹性无影响.

    作者:云天婵;程为平;任琦;吴浩楠;李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柱前衍生化法测定雀脑中丙氨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雀脑药材中丙氨酸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采集时间的样品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色谱柱为Elite C18 ( 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A为乙腈-水(1∶1),流动相B为0.05 mol/L醋酸钠缓冲液(pH=6.4),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丙氨酸含量在0.04~0.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RSD%为1.67%,不同批次雀脑药材中丙氨酸的含量为3~5 mg/g.结论:丙氨酸的柱前衍生化HPLC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雀脑的质量控制.

    作者:尹昭晔;王优;刘湘;李艳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

    报道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并介绍运用中医药治愈该病例的临床经过.

    作者:马丙娥;赵正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三针组穴健脾法对脑瘫患儿脾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针组穴健脾法(头针配合健脾组穴)对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脾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三针组穴健脾法及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在初次就诊时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用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的结局量表(SSD-PRO)and)和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4.0)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的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根据SSD-PRO和PedsQL4.0的评定,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组内比较,经过检验,4个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过对两组SSD-PRO得分的检验,生理、独立性及环境领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领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两组 PedsQL4.0得分的检验,生理功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情感、社交、学校表现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运用三针组穴健脾法干预脑瘫患儿,可以显著改善其脾虚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张利聪;于海波;刘永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益气活血化瘀汤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分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汤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FFR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FFR在治疗后均明显上升,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FR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85%,对照组为18.52%,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有较好临床疗效,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FFR.

    作者:范辉;韩轶;马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热熔胶和橡胶型通络祛痛膏中挥发性成分体外透皮特性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热熔胶和橡胶型通络祛痛膏中的挥发性成分体外透皮情况,为开发新型橡胶贴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离体乳猪腹部皮肤,用Franz扩散池考察两种不同基质中药物的体外透皮特性,以樟脑、薄荷脑及冰片3种挥发性成分为指标进行气相色谱测定,并计算24 h累积透过量、样品滞留量及皮肤滞留量.结果:以热熔胶为基质的通络祛痛膏有更好的体外透皮特性.结论:热熔胶是制备中药贴膏的理想基质,具有渗透速率快、渗透量高的优点.

    作者:谷彩花;熊维政;李磊;庞黎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